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日常训练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观,有的人认为“人生来就是受苦的”,有的人则认为“生命很宝贵,我们应该快乐地度过有限的生命,无怨无悔”。但完美的生活似乎一直都是一个伪命题。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即使是圣人也会犯错,也会有遗憾。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样的生活才能称得上是顶级的享受?事实上,这种点击快感是存在的,但它必须基于个人的意愿和感知。对于一些人来说,拥有大量的财富是终极的快乐,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家庭纽带和家庭幸福对他们来说更重要。
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对日常生活的思考方式是外部环境在我们头脑中的投射。简单地说,我们的外在生活环境决定了我们对最高享受的定义。今天我想从主观角度谈谈什么样的生活是最有享受的。
生命的终极享受是来自于外在还是来自于内心的塑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个人的生活享受显然与个人的主观思想有关,不同的心理学家对生活的顶级享受有不同的定义。个人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只有克服自卑感、超越自我,生活才是最幸福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完美的人生是在人的一生中不断平衡自身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同时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我们认为,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还指出,人类的最高享受必须与人的价值实现和精神需求相结合。在心理学的世界里,我们明白你的生活需要实现自我平衡并实现自己的价值。简而言之,即使我们没有很大的财富,只要我们实现每个阶段的小目标,满足我们的基本需求,我们就能对生活感到满意。由于人类最大的快乐来自于内心,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不会给人们带来幸福,更不会对我们的心灵产生严重的长期影响。
一个人最大享受的标准也可能反映他或她对世界的态度。心理学领域已经证明,虽然心理状况和环境的变化确实会对人的生活经历产生重大影响,但简单的环境变化不会引起人的心理大变化,我就是。所以,一个人对待生活最好的态度只能用四个字来概括:“活在当下”。
为什么要活在当下?对于已经规划好人生的人来说,“活在当下”是一个有些负面的词。从字面意思来看,这句话似乎是在呼吁我们享受生活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做出任何努力或改变。
这是一种对世界的迷茫和被动回避,无助于我们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潜力。然而,现实中,活在当下与长远的人生规划并不矛盾,活在当下的更深层次意义是知足与平和,这是通往更高生活的关键,它成为智慧。我们总说,我们不知道哪个先发生:意外还是明天,但只有学会接受生活中的各种变化,才能更好地看到生活的本质。虽然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父母和老师都希望我们对人生有清晰、长远的规划,但事实是,一帆风顺是生活中必需的,这不是重点。沮丧和抑郁实际上可以帮助我们变得更好的心理协调。
就连才华横溢的李白也曾在仕途上遭遇挫折,古今无数文人墨客感叹生错了时代。确实,这些人对自己的生活有着比较清晰的计划,但外部环境的波动往往会打乱他们的计划。心理学中有一个专业术语来描述这种态度:称为“心理弹性”。这是指一个人面对负面情绪时承受压力和恢复的能力。古人说,人能屈能伸。这意味着这类人承受压力的能力更强,心理灵活性也更大。大多数人在追求人生自尊和价值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挫折和障碍,甚至可能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自己的目标没有实现而感到难过。
这个时期的活在当下,是对不利生活环境的适应,也是心理灵活性更大的体现。不能战胜大风大浪的人,往往是心理灵活性低的人。明智的生活方式是关注自己短暂的一生,平静地面对过去的事件,而不用过多担心未来。学会如何活在当下甚至可以解决一个人80%以上的痛苦。这是因为我们经历的常见负面情绪,例如焦虑和不安,是我们的价值观强加给我们的。我们把自己困在思想的牢笼里,总是给自己的生活设限,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感到遗憾,对尚未发生的未来感到焦虑。
通过学习活在当下,您可以在过去和未来的关系之间建立更好的平衡。只有真正理解了活在当下这四个字,我们才能对自己的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就目前而言,过好每一天是我们能给自己最好的礼物,也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 完- 作者| 编辑Tommy | 无雨第一心理写作团队|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Jean Piaget Biographie.(2020年1月29日)。
【人生最高享受是什么,人生的最高享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