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刘芮佚如何把110斤重的氧气瓶从一楼搬运到三楼 女子本弱 为“护”则刚

更新:03-22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中宝集团孝感报道组记者罗永攀张金琪

谁说女人不如男人?你看,这个原本在家里扭瓶盖还得请人帮忙的体弱护士姐姐,穿上防护服后,力量又增强了。从一楼到三楼,面对比自己重20多公斤的氧气罐,就像一股柔软却又强大的力量。

1月26日,重庆市中医院护士刘瑞怡和姐姐驻扎在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隔离病房,主要负责隔离病房的护理工作。这里原本是一栋翻修过的教育楼里的临时隔离病房。第一天来看会场,刘瑞仪就注意到楼下有很多蓝色的“罐头”。

“我们知道这个像导弹一样的东西是氧气瓶。”刘瑞义说,但大家都认为氧气瓶只是一个备用品。到达三楼病房后,大家发现临时装修的隔离病房根本没有中心供氧,病人只能依靠氧气瓶获取所需的氧气。运送氧气瓶的工作人员24小时待命。但为了防止感染,工作人员只能把氧气瓶放在隔离病房外,护士等人还得从一楼搬到三楼,才能搬到“红区”病房,最后还得搬到楼上。

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面对这种情况,刘瑞义还是屏住了呼吸。

在重庆的时候,刘瑞义连氧气瓶都不会用,更不用说搬上楼了。但一旦穿上这件防护服,你就必须去做,无论多苦,无论多累,无论多难。氧气瓶重110公斤,那么这么重的氧气瓶如何运输呢?圆柱体从上到下没有任何可以抓握的地方,而且出于安全规定,不能滚动,以免爆炸。经过反复研究,刘瑞义和同事终于找到了一个好方法。诀窍是将直立的氧气瓶稍微倾斜,用左手握住氧气瓶阀门的底部,然后用右手慢慢摩擦氧气瓶。

“第一天搬氧气瓶的时候,我差点哭了!”刘瑞义小心翼翼地搬动氧气瓶,但氧气瓶纹丝不动。最后,两名男护士只好不停地指导大家。第二天,姐妹俩就习惯了这种交通方式。

熟能生巧,刘瑞义的处理技巧也越来越熟练。目前身高不到1.6米,体重只有90公斤,刘瑞仪可以轻松搬运比她重20公斤的氧气瓶。

“从一楼坐电梯到三楼再到病房,需要10多分钟。”刘瑞义说,需要更换气瓶。当时,每个护士每天要搬运20到30个瓶子。 “拎着瓶子,衣服就湿了,干了就出汗,干了又湿,衣服干了又湿。”身穿全套防护服的刘瑞义身上带着氧气瓶,每次去都感觉像在蒸桑拿,衣服被汗湿透,护目镜里的水雾变成水滴从镜片上滑落。

“换气”只是第一步,换氧气瓶更是对体能的考验。 “用扳手把原来的氧气瓶拧下来,换上新的,然后再拧紧。”刘瑞义说,虽然大家都把气阀拧得很紧,防止漏气,但在更换时,需要非常坚固和坚固。干完活后,我的手套上的戒指总是变黑,手上也有红痕。

“作为一名护士,能够用自己的专业去帮助人们,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们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救治更多的病人!”刘瑞义说,一旦穿上防护服,就不再是一个人了。防护服。女孩。

【护士刘芮佚如何把110斤重的氧气瓶从一楼搬运到三楼 女子本弱 为“护”则刚】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梁思成保护北京古城墙,梁思成建筑故事 下一篇:论语十六则带拼音,论语第十六章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