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有一个人站在你面前,无论他或她是谁,他或她都会对你说: “你根本就不是一个善良的人!”你肯定不高兴。如果这个人说:“你是个坏人。”这会让你更加不高兴。他可能会生气或打你。如果你不承认自己是恶的,你会承认自己是善的吗?既然你不是坏人,那么你就有两种可能:一是不善不恶的人;二是不善不恶的人。事实上,没有一个人是不坏的,也不是好人的。你对其中之一有偏见。好或坏,只有一种可能;只有死人才没有善恶的问题,因为他没有行动。只要你有思想和行动,你的行动和思想就会偏善或偏恶。好与坏并不是真正的表象,人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时好时坏,是非常复杂的状态。其他人可能承认自己偏向善良,但我们真的善良吗?哪个更好?如果你说你是一个好人,你的好在哪里?写下你做过的所有好事,然后写下你做过的所有坏事。哪个更多?我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坏事应该多于好事。说谎是不好的,咒骂别人是不好的,嫉妒别人是不好的,惹事生非是不好的,议论别人背后是不好的。恶多如牛毛,善却如晨星那么少。这个世界上的善与恶的关系可以解释如下。首先,绝大多数人都倾向于邪恶。请相信这一点。如果你不相信,那就说明你不成熟。其次,对于一个特定的人来说,恶的成分远大于善的成分。很多人说:“为什么我们在街上看不到坏人呢?”恶人是看不见的恶人,但是你怎么能看到他们呢?当你走在街上,你看到的所有的人都是戏剧中的角色。他们都在表演,包括大多数媒体博主。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不是好人。由于善行只有在某些情况下才会被观察到,因此某个特定个体的恶远远超过了他的善。什么是仁慈?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没有对这个词有令人信服的解释。苏格拉底的解释可能更准确,因为他认为人的美德是知识的表现,是智慧或知识的反面。意思是说,有善有智。但这种解释有些笼统,属于难以理解的哲学范畴。一种特别好的解释是,善良就是行正义、仁慈、谦虚。三个特征之一:公正行事。正义就是始终公平、理性、公正、无私地对待每个人,始终把每个人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讲个人利益,行事非常公正,这就是正义。第一个是“功”,第二个是“义”。 “义”就是无罪、无罪的意思。 “功”就是对群众无害、对群众有利,包括行为和态度。 “慈悲”,什么是慈悲?对他人有同情心和同情心,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或理解他人的困难和困难。比如说我现在给你讲课,你基本上是免费听的。过去总有人对我说:“我说话太慢了。”所以我在做节目的时候,有意识地加快了语速。另一个人非常不满,说我说话太快,并口头和书面批评我。
我也不关心你。你觉得我说得太快了。我也不关心你。你以为我说话很慢。我只是说我想说的话。我的自然说话速度很快。我刻意控制自己所说的话,以便每个人都能更清楚地听到我的声音。我的汉语不标准,所以受到家乡江南话和陕西话的影响。慈悲从来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是站在他人的角度,而且不是以自己的好恶来看待问题,慈悲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理解对方的困难,是体谅他人的处境。保持谦虚,永远不要骄傲。谦虚非常重要;没有谦虚,就很难公平对待他人和体贴他人。让我举一个例子。我有一个表弟触犯了法律,被判了重刑。我的嫂子有两个孩子,她为我的弟弟感到难过,因为他行为不端,全村人都对他不好。我很心疼我有孩子的嫂子,但很少有人同情她,还有人骂她说:“你看,他是什么样的丈夫?没有理由心疼他。这是全家人的错!”反正都是表弟犯罪之后,所以很少有人关心表弟的老婆孩子,大家都取笑他们,大家都只是嘲笑他们。我跟他们不是很熟,嫂子,基本上不是特别熟悉。回家探亲的时候,我带着妻子去看嫂子和孩子。因为一个女人抚养两个孩子并不容易。这房子和五百年前最穷的人住的房子没什么区别,只有一张土床和一个破旧的柜子,其他什么也没有。我把钱递给嫂子说:“送孩子上学要花钱,养孩子不容易。”我每次回家都给他钱,但哥哥出狱后,他不知道我的福利,甚至不记得我的福利。如果他不记得你的恩情,就不要和他争论。如果他不欣赏你,就不要和他争论。你做了你必须做的事,当你想做的时候,你是出于怜悯而做的。我们苏州这里还有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过目前情况稳定。他多次住院,内心孤独,再加上父母双双去世,他一个人生活,基本上没有了生活的力气。大约30年前,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而且病情非常严重。他比我大,我妻子也知道这一点。
我定期免费见到他。感谢那个人,我曾经得到过他的建议。我的父母在他们去世前带我去见他们。我连续咨询了他好几次。我一直很关心他,他也非常信任我。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我自己,我不相信任何人。他很害怕,因为他不正常,非常怕人。这就是怜悯,如果没有怜悯,何谈仁慈呢?愿意为贫困地区捐款的人,香港的富人,在香港这样高楼大厦、快车的高度文明的地方过着非常舒适生活的人。当我想到山区还有很多孩子上不了学、吃不饱穿不暖时,我很心疼他们,想捐款。在那里建造学校和医院。如果他这样做只是为了引起媒体的关注,政府的赞扬,或者有人吹捧他是慈善大师,那么他的动机就不是慈悲,所以不是善良。做好事其实是很困难的,做好事挑战我们天生的自私和狭隘本性。自私和心胸狭隘从来都是分不开的;如果一个人自私,那么他的心胸一定是狭隘的。我思考常见问题。中国有很多人在研究心理学,也有很多人在帮助别人。但是有多少人有资格呢?因为有资格给别人提供真正有效帮助的人一定是对人性有深刻认识的人。因为我在想。精神科医生中通常没有这样的人,可能只有少数人考虑过这个问题。比如中国医院的徐友信教授是湖南人,他虽然是精神科医生,但是特别喜欢人本心理学,所以我很尊重他。如果没有对人性的深入了解,我们只能提供表面的帮助,但精神疾病或精神疾病的病因却极其复杂。然而,从人性的角度来看,那些患有疾病的人对人性的认识肯定是肤浅的。就拿我帮助过的一个北京女孩来说吧。她对别人非常友善和慷慨。有一个和我一起上学的外地女孩,我对她很好,带她到我家吃住。结果,他被外地女孩背叛,背地里说很多坏话,让他崩溃了。这件事让她精神崩溃,辍学两年,治疗花费近100万元,但这都是人性的无知。如果你对她好,她也会对你好吗?在这种情况下,“回馈”这个词还有什么意义吗? “报仇雪恨”这句话出自哪里?我只是总结一下我从人们那里听到的情况。但从长远来看,一个人要尽力坚守善,远离恶、丑、罪。它对您自己的生活和家人的生活都有用。这是真实的。作者简介王蓉,心理学家、独立学者、作家,中国整体心理治疗创始人,中国循证心理治疗第一人。他是中国最有实力、最有才华的心理学家之一,曾担任《精神科医生》杂志首席学术顾问、上海仁慈医院高级心理治疗师。出版有影响力的心理学专业书籍10余部,其中《学生心理问题突破性治疗》册被北大、清华等国内百所高校收藏,《50 种心理治疗与调适方法》册被中国高等教育期刊读者收录。最受欢迎的书。 《报刊联盟.奖》《人生最重要的 10 种关系》被中国文化出版社列为心理学大师丛书,《与抑郁症握手言和》荣获最受读者欢迎的专业图书奖。
【世界上的善恶总量不变,世界上有善人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