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经,十问傅佩荣之第二问:"善和不善"到底该怎么解释了

更新:03-22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网友发帖】

[注:我对每个问题都使用了相同的开头,以便傅先生了解我的10 个问题的全部范围]

说到道经,我可以说傅佩蓉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我一直很信任傅老师,一直认为您对道经的评论是真实的。但读完《与无尤对位译解道德经》后,我才知道这些年来我一直被你们欺骗和误导。注释也漏洞百出,而且最近出版的书和10年前的书内容几乎一样,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有发现问题呢?你不是认真研究道经很多年了吗?或者你整天忙着讲课、忙着赚钱,连学习知识的心思都没有了?我对你很失望,甚至生气,但我还是想问你几个问题,希望能得到你更好的答复。这也是对我自己和你们许多《道德经》信徒的一个解释。给自己一个机会。如果你是中国传统文化负责任的传承者,请勇敢地站出来,正面回答我的问题。我为你的勇气鼓掌。

当然,我想问的问题远不止10个,但是要全部问完会花费很多时间,而且最后还会伤我的脸,所以我会尽量限制在10个以内。

第二个问题:你如何解释“美、恶、善、恶”这四个概念? 《道德经》第二章第一句话说:“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的,也知道它是恶的;人都知道它是不好的。”对此您的评论是: “世人都知道,当它被认为是美的时候,它就变得丑陋了。每个人都知道,当它被认为是坏的时候,它就变得不善了。结合傅老师后面的详细解释,我们得到: “美丽”被理解为“美丽”和“邪恶”。“美丽”被理解为“丑陋,不美丽”。“善”被理解为“善良,不美丽”。行善的善。”“不好”被理解为“善的否定”。我理解,“这不好”。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老子不直接以丑对待美,以善对待恶,而是以恶对待美,以恶对待不仁,你是否以善对待呢?

显然,傅先生所说的“美丑善恶”是儒家的观点,而不是道家的观点,更不是老子的观点。老子之所以反对美与恶,是因为美不应该意味着“美”。同样,邪恶不应该意味着“丑陋”。正如余无忧所说,“美”应该“指一切美好的事物”。 “恶”应该“指一切丑陋的事物”。同样,good并不意味着善良,它的意思是“好”,unkind并不意味着不友善,而是意味着“不擅长”。就是善于用道。

你之所以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你的脑子里充满了儒家思想,你习惯性地用儒家思想来解释道家思想,所以你才这么平庸。

因此,我必须告诫大家: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所谓国学大师,向几千年来了解上古第一人吴尤先生学习,要对经典怀有敬畏之心。 ”,我们要致力于对后人提供正确启发的知识的学习,不要再误导年轻人。传承经典最重要的不是广为流传,而是避免引起误解。

【关于道德经,十问傅佩荣之第二问:"善和不善"到底该怎么解释了】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美之为美,斯恶已 善之为善 下一篇:世界上的善恶总量不变,世界上有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