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十五,我回到新县老家过元宵节,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所有含有“塆”字的地名都被改写了。里面有一个“万”字。人们变得非常焦虑,睡眠和饮食困难,感觉有东西卡在喉咙里吐不出来。不仅对这个地方的文明形象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对加强团结、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两个文明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方面举步维艰。不仅有害,而且还会减缓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下一代。 “源”地名是最具地方性、分布最广、数量最多、最有真实感的地名。也许几年后,乡下的老房子就会被夷为平地,老朋友也会留下来。虽然他已经不在了,但只要“Euan”这个名字还在,我们的乡愁就还在。 “园”是最令人怀念、最难忘的地方。第五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2003年)第6号决议提出“地名是国家文化遗产”(2003年)。随后,“中国地名文化财产保护工程”正式启动(2004年)。我国有许多古老的地名,大多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文明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新都道府县中包含“塆”一词的地名。
1. 汉字结构的基础是“塆”字源于土字,发音曲曲。该词的含义与“湾”不同,“湾”不一定靠近河流,水源也很少。 “湾”不仅表示发音,还表示地形弯曲、凹下去。这是一个既有音义又有音义的词。从“塆”字的含义可以看出,它的意思是山或陆地上弯曲、凹入的地方。 “塆”字的由来在于它客观地描述了特定的地形或地形环境。
2、“塆”字含义丰富,“湾”、“円”是代表不同地貌、地貌的汉字,是常见的地名。 “湾”是水弯曲的地方,“源”是山谷的小平地。一者生于“水”,一者生于“土”。对《新华字典》的描述有些典型:“海湾,水流过的地方”和“圆圈,山谷中的一小块平坦区域。主要用作地名。”已安装。两者的区别在于,海湾是由山脉的弯曲形成的,海湾是由水流的弯曲形成的,它们的地形地貌不同。 “gen”和“wan”的使用基本上取决于它们的字形的含义。靠近水的山“墙”比“湾”多,“摩托”是最常见的地名,而“湾”则很少见。将显示。因此,新县地名中,“塆”与“湾”字连用,并不混淆,更不可以互换。例如,含有“塆”字的地名:天浦大园、陈欢、邹欢、大五欢、西五欢、十欢、念子欢、石秋欢……应替换为“湾”。不能。新县境内还有带“湾”字的地名,如湖湾。扈湾位于新县城北10公里处,因小黄河由南向北蜿蜒如弓,形成一个大海湾,故名扈湾。同样的原因,也不能写成``浒EN""。 “塆”一词有两个基本用法:(1)指山或坡的弯曲区域,特指位于这个弯曲区域的村庄;(2)一般指整个村庄。一般意义是从特定意义衍生出来的。就其造词理由而言,“圆”字揭示了两个重要信息:第一,它是在陆地上(来自土壤),而不是在水里或附近;第二,这个地方不是水。平坦或笔直,但不陡峭。是一片弯曲的陆地区域(“湾”不仅代表发音,还有含义)。地球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对于以农业为主业的古代人来说,土地是最宝贵的东西,一旦定居下来,他们就会迁徙。土地对于人民和统治者来说都是最宝贵的资源,既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又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孟子提出土地是最基本的东西,并将土地列为“君主三宝:田、民、政”(《新华字典》)中三“宝”之首。马克思指出“土地是一切生产和生存的源泉”,土地是人类最宝贵的物质财富。 “塆”这个字非常符合繁体造字的道理,也符合汉字造字的哲学,特别是对于非平原地区的人们来说。形、声、意高度融合,望形知声、知意。这些话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个词也反映了过去人们对定居环境和定居地点选择的思考方式。与平地或丘陵山区的居民不同,人们在选择建造房屋或村庄的地点时,往往是基于一定程度的标准或观念,或者是对地形有讲究。建立村庄和小村庄的最佳地点通常是向内弯曲的地方。此类地区背景为丘陵、坡地,前面相对平坦或平缓的土地,因此在该地区建村好处明显,也符合中国古代风水的原则。此类地势前方平缓,视野开阔,后方有山坡,两侧有连绵起伏的丘陵支撑。人们通常将这种地形称为椅子形状。村庄建在这张椅子的内部弯曲区域上,周围环绕着“内向向心体”。通过这种方式,地点的选择范围从小村庄到大城市。这种选址的观念很传统,《孟子·尽心下》:“凡立都,宜在广河之上,不宜在山以下。高度不宜接近干旱。水要充足,但底部不应靠近水,但沟渠和防御工事将被保留。由于天然材料,位置方便,城市轮廓不需要规则,道路不需要在正确的轨道上。
「这样的选址标准『物产丰富、区位条件好』,不仅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意义,而且符合风水选址标准……有龙脉。」 ”以山为背景,两侧群山为支撑,这是对青龙白虎形象的隐喻,更不用说中国古代房屋、村庄和城市的选址。或多或少受到风水的影响,忻县有很多地方名字中带有“塆”字,随处可见。由于人们往往具有相同的姓氏,因此包含“日元”的地名常常以“某日元”的形式与“姓”一起使用,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是一种特殊的汉字,用于有意义的地名。
3.电脑输入字母“日元”不再是问题。 1981年实施的国家标准汉字编码GB2312-80字库仅包含6763个汉字。人物太少了。 “日元”不包括在内。然而,后来的GBK汉字库包括字符“塆”,后来的GB18030-2000 《管子·乘马》(2000)包括字符“日元”。至此,“塆”字的电脑输入就彻底解决了。事实上,截至1988年,国家语委和出版出版司联合出版的《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收录的汉字只有7000个,其中包括“塆”字。从这个角度来说,可以说“塆”字并不是什么稀有字,自古以来就被列入常用汉字之中。但随着后来地名的统一,原本并不罕见的“塆”字就变得没有必要了。在GBK编码和GB18030-2000字库编码应用于计算机之前,单独使用GB2312编码的计算机中无法打出“塆”字;“塆”已转换为汉字。不得已也无可厚非,但话又说回来,在“日元”字的计算机输入问题彻底解决之后,再以“地名统一”为名而放弃“日元”字,就显得非常不合理了。
4.“塆”字不能废除,应该接受地名记法的标准化要求将“日元”字改为“万”字,但许多新县民知识分子不喜欢它,不重视。遵守这个“标准化”的要求。新县地名中含有“塆”字的地名不计其数,但这个具有广泛特色和大众号召力的汉字,不应该被拒绝,而应该被接受。《现代汉语通用字表》(1988)中含有“塆”字,可见“塆”字不是生僻字,而是标准通用汉字。 “艮”和“万”读音相同,但形义不同,但不是同音字,而是同音字。遗憾的是,凡是含有“塆”字的地名,无一例外都被改写为“湾”。国务院第《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号文规定,必须保持地名的稳定性,含有生僻字、异体字、侮辱性、歧视性文字等的地名,除必要变更外,不得变更。可以改变或不可以改变,不应该改变。这是地名作为社会公共历史文化产品属性的必然要求。由于“塆”不是生字,不是异体字,更不具有侮辱性或歧视性,因此“塆”不属于“需要改变”的字符范畴,但这是一个应该分类的角色。作为地名“原则上不宜更改”。 “塆”一词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和人文内涵,但当“日元”一词改写为“湾”时,这种丰富的内涵就消失了。因此,在传统的实际写作中,这两个词从来不会混淆或互换使用。今天,我们不应该用“湾”来代替“塆”,也不应该通过标准化地名来牺牲汉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名。换句话说,“万”和“塆”是不同的汉字,具有不同的含义。 “塆”字并不罕见,其含义明确,是“形”、“声”、“意”的完美结合,地名汉字中应保留“塆”字。新县绝不是唯一一个地名中“塆”写成“万”的地方,2008年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就已经出现这种情况,并且已经得到纠正。据报道。武汉市新洲区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调查发现,一些地名拼写非常不规范,例如地名标志“龙王北”、“桃嘴”是”写如下。例如村名“邓地源”中的“塆”写为“万”,“晓”中的“晓”写为“小”。甚至更为常见。他们给新洲区人民政府写了一封《地名管理条例》的信。该方案经区科学技术退伍军人协会与区政府、区民政办、语委办等部门协商后基本实施。当地民政局于2008年12月25日发布新民法[2008]《规范汉语地名用字的建议》号,采纳了全部建议,纠正了全区不规则地名的使用。
参考文献:周文德《关于进一步加强地名管理工作的通知》(《南方地名用字“塆”与“湾”的区别》 2013年第04期) 作者:郑州工程技术大学陈静副教授摄影:曾亚芳
【新县别称,新县原来叫什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