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时期原始道教的重要经典。也称为《太平清领书》。据《后汉书·襄楷传》记载,汉顺帝年间(公元:年),临清崖人民宫祭祀并进献了其师父虞姬得来的编号为《太平清领书》的圣书。神书是《太平经》。《太平经》在后汉时期非常有名,曾在洛阳出现过3次。 第一次是宫冲献书,但朝廷认为“怪诞无理”,将其保留。第二次,向恺去洛阳献书时,推荐了这本书,却被以“诬告”的罪名入狱,第三次,灵帝即位后,灵帝相信向恺的推荐《太平经》很有道理,这本书风靡全球。这部经书通过上帝(又称天师)与真人昼夜不停的对话,讲述了道教独特的教义和炼丹术的故事。它是一本浩瀚而复杂的书,其主要目的是观察天理、阴阳五行、治疗疾病和精神指导。后汉时期预言神学盛行,宣扬吉祥、不幸、因果、因果的预言神学也受到其影响,但也形成了自己的以遵循规律为目的的体系。包含着修身治天地、修身治己、实现世界和平的简单辩证法。《太平经》还包含了抵制统治者欺凌弱者、主张独立、帮助有需要的人等思想,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张角等早期民间道教领袖提倡农民起义的原因。《太平经》对后来道教各派的教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原稿共170卷,分甲、大津、黑、丁、武、吉、清、信、壬癸十卷,各十七卷。道教藏书目前仅存57卷,但另有唐代昌丘方圆摘录的一卷,《太平经》。近代学者王明将此书编修为《太平经钞)10卷,敦煌遗书《太平经目录》,整体上可窥见原著古貌。
【太平经原文经书,《太平经》经文正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