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旧的农村房产买卖凭证已经成为历史产物,基本很难见到,但你见过民国时期的农村房产合同或质押吗?南京市高淳区雅溪镇关西村小山头自然村村民路易斯洪斌拥有30多件祖传古董。
11月17日,路易洪斌家中的一个装有30多张泛黄证件的保丽龙盒子被搬走。当我们翻开这些契约时,我们发现大部分是1930年代民国时期的质押契约和土地契约,而最近的则是1950年代县政府签发的房地产产权契约。 57岁的路易宏斌说,这些古董是从他的祖父路易超发那里继承的,他已经年近80岁了,如果他还在世的话,至少也有130岁了。这些民国时期的契据,为我祖父一家购买土地、分配房屋、典当物品提供了依据,也是当时家族中尊贵成员的签名和年份刻印的依据。民国时期的月亮。
路易宏斌先生说,他的祖父去世后,这些遗物就留给了他的父亲路易友泰先生,然后在他父亲去世后,这些古董又由他的孩子们继承。这些事迹是爷爷家买田、当铺的历史依据,反映了过去农村生活的历史背景,而祖辈传承下来的古董就是历史的佐证,是典型的物品。他们的美好目的就是让后人更多地了解我们的祖辈,了解当时长辈们的生活状况。路易宏斌表示,这些产权证和房产证大多年代久远,难以保护,他愿意将其捐赠给当地政府部门,以提高收藏和保护。
【高淳民国历任县长名单,高淳古玩市场在哪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