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万里图古诗朗读,长江万里图赋原文

更新:03-25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南宋赵甫,《长江万里图》卷,纸本水墨,长45.1厘米,宽992.5厘米,画家唯一的传统作品,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打开本书,你会看到烟、云、风雨、山石、关隘、樵夫的旅程、乘风破浪的船、穿云雾飞的鸟、房屋。山谷、村庄、返乡的农民、山中的古刹,东起吴越,西止巴蜀,可谓绵延万里。有山有水,一下子雄伟完整。重点描绘山水雄伟的景色,笔触较为柔和,沿袭李唐风格,但保留了南宋园林画的痕迹。书末落款为“赵浮屠”,并盖有红色“福”字。

赵甫(公元12世纪)【南宋】甫,又名傅,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人,生卒年月不详。南宋(1131-1162)年间,居住在镇江北部绍兴,是一位人物、山水、山石画家,画金山、焦山、江波、烟山等风景。他的笔触纵横有力,神采飞扬。明代张周说:“无姓署名甚多,后人常误称梅符。”

山水是绘画中常见的题材,早在唐代就已出现。据记载,李流云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在墙上画了一幅嘉陵江沿岸三百里的山水画,后来唐玄宗命吴道子在大同殿上画了同样的题材,他一天就完成了。比较两者时,各有其优点。北宋青年画家王希孟创作绿色山水作品《千里江山图》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赵甫的《长江万里图》是该题材作品中风格独特、独具匠心的代表作。

从画中描绘的绘画技法不难看出,赵甫师从宋代画家李唐,学识广博,风格独特。山石用浓笔描绘,先用淡墨勾勒轮廓,然后用浓墨局部,轮廓细致,墨色浓淡相得益彰。水的描绘占据了这幅画的大部分内容,这也是这幅画成功的原因。波浪以淡墨为主,淡墨染深,表现汹涌的波浪冲破天际的力量,堪称南宋绘画“前无古人”的杰作。

明代《文家《钤山堂书画记》、《王地语》《珊瑚网画跋》卷2、3卷,清代《卞永玉《式古堂书画汇考·画考》卷2》、《石渠宝笈·初编》卷32》等。

赵甫,南宋时期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人,生活在长江之滨的北宫山,自幼与长江有着深厚的渊源。两岸有山有水,前面说过,浪、金山、焦山有韵味,有文笔。《图文宝鉴》 长江风光长卷。画面由虚到实,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烟雾缭绕,波涛汹涌,山峦叠嶂,浪涛拍岸,风雨交加,船逆风行,险象环生,形成一个世界。呈现出惊心动魄、史诗般的场面。

从侧面看手机。

书末有元代鉴赏家柯九石题跋,认定此画作者为南宋夏圭。但柯九石的题词是后人杜撰的,这一说法受到强烈质疑。

从时代风格来看,它是明初流行的一种山水画构图方法。由于笔墨手法的原因,这幅画中的“斧劈”是同一个方向表现的,与水纹的描绘类似,也有意识地强调波浪,其造型和装饰效果表明《长江万里图》创作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并且有可能是密切相关的作品。沿袭明代宫廷画院画风。

【长江万里图古诗朗读,长江万里图赋原文】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宋字的历史和现状,宋字字源 下一篇:那些字的读音改了,《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