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
爱因斯坦(1879-1955)物理学家,出生于德国。 1900年,他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并成为瑞士公民。 1940年成为美国公民。他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其中最重要的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随后又被提升为广义相对论。 由于他对物理学的贡献,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荣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人之一。 他创造的相对论概念和方法对理论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具有“改变世界”的重大意义。 那么,这样一位科学巨人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呢?
1882年,爱因斯坦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三年了,但他并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天真、活泼、爱说话、爱笑。 他总是喜欢安静地坐在客厅里,歪着头,仔细聆听母亲指间流淌出来的优美动人的音乐。 妈妈看着他专注的样子,开心地笑了,说:“看你这认真的样子,简直就像个教授啊!嘿,我的小宝贝,你怎么不说话呢?” 爱因斯坦动了。 他的嘴唇没有回答母亲的问题,但一双明亮的眼睛却不停地眨着,流露出幸福的光芒。 他心里已经体会到了音乐的美妙和流畅,但却无法大声说出来。
爱因斯坦的父亲很喜欢郊游,经常开开心心地带着全家人去野外玩耍。 小爱因斯坦非常喜欢这种活动。 美丽的湖光山色,参天大树,颂歌般的松浪,金色的阳光,都让他陶醉其中。 但他不爱说话,也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而妹妹却像百灵鸟一样,一路上快乐地唱着、喊着。
邻居的孩子们经常在一起玩游戏。 小家伙们尽情地唱歌、跳舞、喊叫,但他们中间没有爱因斯坦。 他喜欢安静地坐在客厅的角落里,长时间地玩积木。 然后他静静地坐着,忘却地欣赏着他的杰作。 就这样,小爱因斯坦四五岁了,还不会说话。 这时,他的父母有些担心了:“他是低能儿还是傻子?” 他的父母赶紧为他叫了医生,但没有给他检查。 有问题。
在普通人眼里,小爱因斯坦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不善言谈,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总是问一些奇怪的问题,让人感觉有些低能和愚蠢。 成年人我什至怀疑他的智商是不是有问题。 人们无法理解,这个年幼的孩子提出的那些看似荒唐无知的问题,实际上却来自于对未知世界的强烈求知欲。 爱因斯坦那颗被误认为平庸低能的小心灵,充满了对这个陌生世界的痛苦思绪和困惑,几乎没有时间平静。
爱因斯坦四五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送给他一个小玩具——指南针。 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小爱因斯坦对此非常兴奋,立刻就开始无休无止地把玩起来。
罗盘中间有一个北罗盘,尖端漆成红色,颤抖着,始终固执地、坚定不移地指向北方。 爱因斯坦小心翼翼地转动盘子,试图偷偷地改变指针的方向,但无论他如何转动指针,指针都不听从他的指挥,红色的一端仍然牢牢指向北方。 小爱因斯坦急了,猛地转过身,从朝北变成了朝南,心想:“这个指南针应该跟着我吧?” 但当他仔细一看时,不禁大吃一惊:红色的那头还是一样。 指向北!
“真奇怪……”爱因斯坦茫然地低声说道,“这是为什么?”
他想问父亲,但他灵机一动,立刻自己回答道:“是的,旁边一定有什么东西在推动针,所以它总是能保持一个方向。”
于是他一遍又一遍地研究罗盘,试图找出指针周围的神秘东西。 但令他非常失望的是,他什么也没找到。 这个儿时的谜团深深地印在他的记忆里,挥之不去。 或许,爱因斯坦后来对电磁场的深入研究就是受到了他童年时那个神秘的小玩具指南针的启发。
爱因斯坦小时候本来就沉默寡言。 现在有了康帕斯这样有趣的同伴,他就整天精神恍惚,变得越来越沉默。 他的父母认为他这次是真的病了。
儿时关于指南针的这件事给爱因斯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多年后他也常常津津有味地回忆起这件事。
到了上学的年龄,与同龄的孩子相比,小爱因斯坦还是显得很迟钝,动作缓慢而笨拙。 在课堂上,他的学习成绩很差。 每次老师让他背课文时,他都会哑口无言,一句也读不出来。 同学们私下里嘲笑他,认为他是个“落后者”。 爱因斯坦就这样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 虽然他很笨,但是他很善良,很虔诚。 同学们给他起了个绰号“老实头”。
【爱因斯坦(1879)物理学家的名人故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