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媒体评选出近代“十大国学大师”,其中有鲁迅、郭沫若等人,大家都笑了。 鲁迅这些年升得太高了,成了连他自己都不承认的“神”。 事实上,在民国学术界,鲁迅的地位并不高。 他的贡献是思想上的,而不是学术上的。
那么,真正的民国“十大国师”是谁呢?
【章太炎】:1929年,上海《泰晤士报》出版了《文学将领实录》,模仿《水浒传一百零八将》的格式,对当时文化界的大人物做了一个大排名。时间。 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章太炎。
清华大学国学学院成立时,首批确定的导师名单是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 但章太炎却坚决不去,因为他看不起后两个人。 他曾说:“如果梁启超群,还能载入史册吗?” 至于王国维,他甚至轻蔑地称王国维为“败儒”。
【梁启超】:清华大学“四大导师”之首。 他首先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个词。 他一生成就了古代学者所说的:“进者谋天下,退者着书立说”。 “终极境界。
【王国维】:被誉为中国近代最后一位重要的美学、文学思想家,梁启超称赞他:“一位学者,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全世界。”
【陈寅恪】:被称为“教授中的教授”、“大师中的大师”的梁启超曾说过:“我梁启超虽然写了很多著作,但我所有著作加起来,还不及先生的价值。”陈三百字!”
【陈元】:胡适曾评价说:“南史学勤奋,但过于相信过去;北史学可以怀疑过去,但知识太简单;能融合南北之长,而消除它们的”。缺点是王国维和陈元。”
【黄侃】:章太炎的首席弟子,成就不如师父。 有学者评价:“中国历史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总结时代思潮的是孟子、荀子; 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只有章太炎和黄继刚(黄侃小名季刚)概括了其当代思潮。
【刘师培】:黄侃一生嚣张,无人轻视,唯独尊重刘师培。 当刘师培病重时,黄侃不顾辈分,心甘情愿地成为刘师培的弟子,并表示如果刘师培的知识断绝了,世界就没有希望了。
【辜鸿铭】:在西方人的心目中,有两个人代表东方文化,一个是泰戈尔,一个是辜鸿铭。 泰戈尔访问中国时,专程向辜鸿铭求教,辜鸿铭却说泰戈尔不懂《易经》,别再自称代表东方文化了,回去写你的诗吧!
【冯友兰】:20世纪中国最权威、最有影响的哲学大师之一。 “中国人了解、研究、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一个可以超越但不可超越的人物。”
【钱穆】:与陈寅恪、陈渊、吕思勉并称“史学四大家”。 黄仁宇评论道:“钱穆先生可能是继承中国写史传统并将其带入现代的领军大师。”
【梁启超:被誉为中国近代最后一位重要的词】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