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小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更新:05-09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提问的朋友也说:

下面把“向”改成“临”,符合格律,“学”是仿的,“像”是真实的,把“学”改成“像”,意境深邃,就成了300年前流行一句话:无论你到哪里,青春自然就来了。 苔藓花朵小如米粒,也像盛开的牡丹。 。

前言

这首小诗随着文化节目《经典咏叹》的热播一夜成名,瞬间走进了亿万观众的心中。 袁枚是清朝的一位大才子。 虽然他的名气不如李白、杜甫,但他的一些诗作已被收录进语文教科书。 《姐妹上的精华》让人落泪,《黄生借书》让人振奋,而另一首短诗《你所看到的》更是脍炙人口:

牧童骑牛,歌声震林。 他想要抓住那只鸣叫的蝉,却突然闭上了嘴站了起来。

但这首小诗《苔》却孤独了三百年。 提问的朋友开玩笑说,如果把“到”改成“临”,把“学”改成“喜欢”,三百年前就已经流行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这位朋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老街也有自己的理解,下面我就讲一下。 当然,欢迎朋友们指正,提出自己的意见。

1.这首诗是否流行与“到来与变化”无关

“日不处处”是诗句中的“大敖”句,连续五行(白为入字)。 但第二句话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青春是由内而外的。” “洽”如果是平声,就是格律诗中对联的可取之处。

然而,古人并没有完全坚持这种救援方法。 另外,五言绝句本身并不重视现代风格。 我们可以看到,《五绝》中古体诗较多,近体诗几乎占一半,而《七绝》又以现代体诗居多。

这首诗的题目改了两个字,首句“至”改为“临”。 “白天无处”变成“白天无处”。 变化之后,就叫半敖体了,不需要救敖了。 这样,全诗就成了一首完美的格律诗。

2、这首诗受欢迎与否与“学中取相似”无关

“雪”是常用的入声字。 它原本是斜声,但现在在普通话中读为平声。 这一点不用袁枚说,上过民国私塾的人也都知道。 把“亦如牡丹花”改为“亦如牡丹花”,就是没有韵律变化,完全一样。

至于意境,哪一种更好,见仁见智。 我个人认为学习是一个拟人动词,比较形象。

3、这首诗流行不流行与节奏无关。

绝句本来分为古绝句和正规绝句。 古代七言绝句很少,但古代五言绝句却很多。 李白的《静夜思》、贾岛的《求隐者不相见》、杜甫的《望山》等流传千古的优秀作品,其中包括袁枚的《所见》都是古体诗,李白的《广陵送孟浩然》并不是严格的格律诗。 。 所以,袁枚小诗的流行,当然与韵律无关。

床前月光明亮,大概是地上结了霜的缘故。 抬头看明月,低头思故乡。

:贾岛和松下问男孩,说老师要去采药。 唯此山中,不知云在何处。

故人西离黄鹤楼,烟花三月扬州下。 远处孤帆的影子在蓝天中消失了,只能看到长江在天空中流淌。

4、一首诗好不好,评价不同。

比如《春江花月夜》,唐代的人就根本不把它当回事,只作为宫廷诗收录。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漫长的唐宋元明时期被许多文献所忽视。 因为它是一首乐府诗,所以被收录到《乐府诗》中也只是侥幸。 编者郭茂谦是北宋人。 他的书收录了所有乐府诗,无论好坏。

清代王开运、民国闻一多评价宫体诗时,认为它是宫体诗的巅峰。 如今,我们已经把《春江花月夜》提升到了独霸整个大唐的地步。

可见,一首诗的好坏,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理解、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评价。

5、一首诗是否受欢迎,有时与它的好坏无关。

刚才我也说了,一部作品的好坏,和环境、时代等有很大关系,千里马也需要伯乐。 但好的作品​​不一定会流传,优秀的诗人不一定会被认可。

这种情况很常见。 比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直沉寂到明代。 盛唐时期杜甫在诗坛上的地位并不高。 对于默默无闻的陶渊明来说也是如此。 西方伟大画家梵高生前一贫如洗,但如今一幅画价值数千万美元。

今天我们都认为杜甫好,陶渊明好。 一首诗、一个人的受欢迎与否,有时与它的好坏无关。

6、《苔》这首诗为何数百年沉寂?

程千帆先生在研读《春江花月夜》时,曾说过这样的话:

“在文学界,作家知识的贫乏、作品的默默无闻,不能排除偶然因素的作用。其中有些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

摘自《张若虚:春江月夜的理解与误解》

袁枚的诗《苔》一夜走红。 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随园诗话》,但这并不妨碍大家一起唱:天未到,青春自然来。 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应该感谢《经典咏叹》这个节目以及演唱它的人们。

当然,首先,这是一首优秀的诗。

结论

生活中,我们见过很多一夜爆红的东西。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巧合,但没有真实材料的作品往往只是昙花一现。

如果是真金的话,不一定能发光。 它可能像《苔藓》一样沉寂了200多年,也像《春江月夜》一样沉寂了700年。 沉默的金色“苔藓”终于等到了闪耀的时刻。 事实上,还有很多很多优秀的诗歌还没有等到这个机会。

还有,我们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 然而梵高死后才发光,而李白生前才发光。

@老街香

佛教徒白居易与中学生刘禹锡不同的人生观

【袁枚小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

上一篇:至友人:青春的树越长越葱茏 下一篇:傅佩荣:“季节读书论”,读都读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