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孔孟之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

更新:05-13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1、人老了,我老了,人也老了; 年轻人,我年轻,人也年轻。 ——《孟子.梁惠王1》

点评:这句话家喻户晓,千古流传。 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博爱之心和高尚的道德; 归根结底,这是圣人的境界,是开悟之后的正知正见。

二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孟子.公孙丑之出》

点评:孟子主张只有仁政王行,才能赢得民众的广泛拥护,即“对的人多帮助,不当的人少帮助”。 城池再强,时机再好,都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只有“和谐”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不能施行仁政的暴君,必然会导致百姓背叛亲族而失败。

第三,得权者多助,失权者少助。 帮助少的时候,亲人就会在; 当帮助多了,世界就会跟随。 ——《孟子.公孙丑之出》

点评:儒家常讲仁政,主张以德服人,让人民心服口服,主动来依靠你,而不是靠武力征服。

一个人有道德,自然会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最终天下人都会归顺他; 一个人失去了道德,就没有多少人来帮助他,最后连他的父母和妻子都会背叛他。

第四,富不能淫,贫不能变,权不能让。 这才叫真正的男人。 ——《孟子.出滕文公》

点评:这句名言历来是有志之士的人生座右铭。 两千多年来,它闪烁着思想和人格的力量,激励着我们历代子孙为正义而努力奋斗、顽强奋斗。

第五,穷,可以为自己好; 如果你富有,你就能造福世界。 ——《孟子.尽力而为》

评语:这是知识分子最常用的一句话,意思是君子要保持平常心——不喜得失,不忧不虑。

君子即使在贫穷的时候,也要“自重”,保持本性; 如果他繁荣,他应该尽力让世界上的每个人保持纯洁和善良。

6、爱别人的人,永远会被别人爱; 尊重别人的人,永远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孟子.留楼》

评语:爱和尊重是双向的关系,是相互的。 春天播种,秋天才有收获,付出才有收获。 只有真诚地爱别人,才能得到别人永恒的爱; 只有真诚地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永远的尊重。

很多人常常抱怨自己不被理解、不被尊重、没有人爱他们。 这种人应该认真学习这句名言。 只要他明白一切都应该从自己身上找,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七、鱼就是我想要的。 熊掌就是我想要的。 你不能两者兼得,这就像舍鱼换熊掌一样。 生活就是我想要的。 正义就是我想要的。 你不能两者兼得,你必须为了正义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孟子.告子1》

点评:成语“舍生取义”就出自这句名言。 两千多年来,孟子的这句话已经成为历代中国人的人生价值观。 每当中华民族遭遇危机、生死存亡的时刻,总会有一群能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他们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愿牺牲别人的生命。 ,我们还要坚守道德。 是他们铸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8. 故天欲授大任于人,必先劳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劳其体质,乱其行为,以至他的心和忍耐被感动了,他能够得到他所不能得到的东西。 ——《孟子·告子下》

点评:每当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就会想起这句名言。 这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精神,始终影响着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整个发展,这种精神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中华民族。

9. 民为贵,国次为贵,王为次。 ——《孟子.尽力而为》

点评:孟子的这句名言首先提出了“王者轻贱”的思想。 这不仅在古代如此,即使在现在,也是至理名言,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因为有民就需要立国,有国就需要有君王。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君王因民而生,所以必须把民放在第一位,国家放在第二位,君王放在最后。 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10.成年人不应该失去童心。 ——《孟子.留楼》

点评:我们读书修身,就是为了提高道德修养,成为一个高尚的君子。 那么什么是有德行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不为外界事物所干扰,始终保持与生俱来的真心,如婴儿般纯真善美。 这不仅是君子,更是圣人。

【中国古代孔孟之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知识点)文学常识:黄河诗句中关于黄河的诗句 下一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