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亦乐乎的乐应该读 lè 还是 yuè?听听专家怎么说

更新:05-29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bu yi le hu”中的“乐”应该读作“lè”,而不是“yuè”。

因为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第一章第一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识己,不怒自威,不亦乐乎?”朱熹注为:说,同悦;乐,读作洛。《论语》中还有孔子的另一句话:“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注为:好,去声;乐,读作洛。按今天的读音,“洛”读作luò。 但在古代,“乐”和“洛”,作为快乐,都属于入声“十一药”的韵脚(见《平水韵》),说明“洛”和“乐”韵尾相同,加上声母都是l,当然完全是同音。这一点南方人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南方方言保留的古音比较多。比如福建方言中,“洛”和“乐”的读音一模一样,都读作lok。所以今天我们用普通话读,“不亦乐乎”中的“乐”应该读作lè,和“快乐”中的“乐”读音一样。

“乐”是个多音字,除了读作yuè(乐)、lè(乐)外,《论语》中还有一处很多人读错的字:“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长寿。”朱熹注为:知,去声。乐,前二字与五教反读,是好恶之意。下一字读作luo。“五教反读”是指汉语传统注音法——“反切法”:取首字声母(也叫“生牛”,“五”的声母为“疑”,相当于今天的y),与下一字韵母(即“教”的韵母)一起读为yao。 可见,“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两句话中的“乐”在表示“如同,就像”的意思时,应该读作yao。

综上所述,“乐”在古书中的读音主要有三种:(1)作名词,表示“音乐、乐器、音乐家”等,读作yuè。(2)作形容词,表示“欢乐、快乐”,读作lè。(3)作动词,表示“喜欢、如同”,读作yào。

我希望这回答了你的问题。

【不亦乐乎的乐应该读 lè 还是 yuè?听听专家怎么说】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但以刘日薄西山 陈情表:李密的坎坷命运与孤独人生 下一篇:2023 年南城儿童故事大王比赛圆满举行,科学之光点亮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