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天气转凉的象征,你真的了解它的含义吗?

更新:05-29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天气转凉

七月酷暑,九月送衣裳。初一晒得头发焦,初二晒得浑身发抖。没有衣裳和棕衣,怎能过完一年?初三锄地,初四抬脚。我们和妻儿一起在南方的田里干活,农民们高兴极了。七月酷暑,九月送衣裳。春日艳阳高照,黄莺啼鸣。女子提着美丽的篮子,顺着小路,寻找嫩桑树。

七月飞火的本义是天气转凉,并非字面意思上天降火雨。七月飞火的解释是流星火星心宿二是夜空中一颗非常明亮的红色恒星。它位于天蝎座中心,夏夜仔细观察就能看到。不过城市化之后,能看到星星的时间已经很少了,所以如果想看的话还是回到家乡吧。

流火在古代是指七月的时候,也就是现代的九月左右。由于地球公转,心宿二在那时会处于最高点。九月之后,它就会慢慢落下来,看上去就像一颗红色的火星着陆。此时天气开始转凉,所以就有了“七月流火,九月送衣”这首诗。

语言应用

因为七月的酷暑与形容炎热天气的词语很相似,所以很多人用它来形容炎热天气,仿佛它会引起火灾。现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又增加了形容炎热天气的词语。但这并不是妥协或迁就,而是对自古以来就存在的语言的适应。

不过,虽然知道它是怎么变化的,我们还是要了解它的本义,不然很容易被人看穿。而且自从字典改变之后,立刻就引起了民众的反对,反对的理由也是拒绝向无知的大众妥协正统文化。不过,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向民众科普的方式,虽然不太恰当,但也可以看出我们人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语言是不断进化的,只要不是刻意污名化,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其实是好事。近几十年来,语言也在不断变化。普通话普及后,民众能听懂别人说什么,但会不会说又是另外一回事。另外,我们国家的识字率从一开始一直在提高,说明基础教育做得不错。

意义的改变

语言在语境上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医生对你说“回家吃你想吃的”,和你父母说这句话的感觉就不一样。前者好像直接把你送入地狱,而后者确实是在关心你。《七月流火》中的“火”字,已经不再是星星名称的选项了。现在我们想到火,想到的不是天上的星星,而是燃烧的火焰。

我们看古代文人留下的著作,肯定会有不明白的地方,但如果多问别人,就会得到不同的解释。比如“跑之夭夭”原本是跑得很快的意思,但它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桃夭夭”,句子就是“桃之夭夭”。描述的是桃花盛开的茂盛,所以不用纠结这个词现在是什么样子,只要是对的,就可以用。

但我还是要说,虽然现在意义不同了,但我们不能忘记它的本意。惯例是大众可以接受的,但我们不能背离它的本意。如果一些不了解情况的人在文章中运用它们,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这也是谁也不愿看到的。

理解文章

我们每年都有很多学生和成年人享受这个,他们热衷于探索古文的奥秘,也愿意去发现古文的意义,但一个词或一句话的改变,导致文章不连贯,确实会给别人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不管是惯例还是错误用法,都不要因此而改变它的原意。

语言的价值在于它的适应性,适应性会增强它的生命力。不能被大众接受的东西注定会被遗忘。如果这样下去,很多优秀的作品都会在我们的遗忘中消失。但我们也要坚守底线,不只是因为它的意义,更因为我们不想几百年后的人看到这个词,真的以为它就是热的意思。

语言的变迁是不可避免的,无法阻止,但不断的交流融合,文化的冲击,才造就了今天的文字,与时俱进固然好,但也要小心,不要被时代带偏。

七月酷暑告诉古人天气变凉了,告诉现代人天气太热了。不过,这两种意思都没有绝对的对错,只要能正确使用就行。不知道你生活中有哪些成语被别人误解过,你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独到的见解。

【七月流火:天气转凉的象征,你真的了解它的含义吗?】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文字的魅力:从容字看其丰富内涵与历史演变 下一篇:睡前音乐故事:不耻下问,聆听经典故事,助眠解压,适合亲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