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字中国经典评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光芒四射。回首历史长河,抹不去的,是传承千年、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行走在中华经典的丛林中,能体会到一种静谧与平和。无论你胸怀大志、志存高远,还是闲适儒雅、修身养性,都能在这些中华文化中得到你想要的。古代圣贤留下了许多经典,它们陪伴着我成长,像久旱之后的一棵幼苗,让人心生希望;也像严冬里的一团热火,让人心生温暖;还像盛夏里的一捧凉水,让人心旷神怡……经典文化从小就陪伴着我,指引着我,滋养着我。
我以前是个脾气比较慢的小女孩,做作业很慢,甚至边做边玩。妈妈的唠叨和爷爷的教诲没完没了,成了我学习、做作业必不可少的程序。那时候,我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觉得很反感。自从暑假妈妈陪我重读《论语》、《三字经》等国学经典后,我才意识到自己以前是多么的错误。《论语》里有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深深地触动了我。它告诉我,学习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再认真,学习也不会有太大的进步;而如果只掌握了思维方法,却不认真,成绩也不会好。只有掌握了这两条,才能取得好成绩。 现在写作业的时候,刚想偷懒的时候,就会想起《论语》里的这句话,立刻收起嬉闹,专心致志地写作业。它为我的学习敲响了警钟,也时刻萦绕在我的耳边,陪伴着我成长。
“谁说一草一木之情,能报三泉之恩?”我力所能及地帮助妈妈做家务,放学后或周末,我主动打扫房间、洗碗等家务……《三字经》不是说“香九龄能暖被窝,孝顺父母,是我们应坚守的”吗!更难得的是,妈妈每天晚上都抽出时间辅导我的功课,鼓励我注意身体、好好学习。妈妈虽然很累,但她毫无怨言。我的生命、智慧……都是父母给的,我难道不应该孝顺他们吗?
如今,我又学习了《论语》,又和两千多年前的圣人孔子交流,懂得了“学他的优点就学他的优点,看到他的优点就反思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
经典源远流长,它陪伴我成长,让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变成一个懂得做人、做事的孩子。
《中国古典文学》读书笔记(二)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中,有几样东西不可缺少,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孔子、孟子、董仲舒把这些字一一完善起来。
读完这套书,我感慨万千,它教会了我很多感人的故事,就像是一座知识宝库,照亮了我的心。《任》中的《美元的价值》,《易》中的《大义桥》,《志》中的《无心的鹿》……其中,我最喜欢《信》这本书,从中我明白了“信”对人是大有裨益的。简练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比如有一句话就让我印象深刻:“言出必行,君子一诺千金。”诚信引领古今中外,人们走向文明。季布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只要答应别人的事,不管有多难,他都会想办法做到。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将领,数次打败汉军。刘邦称帝后,下令逮捕季布。 季布只好乔装改扮,到山东一个朱家当佣人。朱家知道他是季布之后,就收留了他,帮他向刘邦求情。后来刘邦封季布为中郎。季布有个朋友叫曹秋生,爱阿谀奉承,听说季布做了官,就来巴结他。季布见到曹秋生就生气,骂了他一顿。但不管季布怎么苛刻,曹秋生还是会笑着说:“我听说在楚国有‘百两黄金不如季布一诺千金’。”季布听了很高兴,把他当成贵宾一样对待。曹秋生走后,便到处传扬,季布的名声也越来越响。这是千金一诺千金啊。
诚实无国界。美国一个种植园主家里,有一把新斧头。种植园主的儿子看见了,非常喜欢,想试试这把斧头的锋利程度,就对准一棵樱桃树砍了下去。“咔嚓”一声,树被砍断了。小男孩一看不妙,就把斧头放回去,躲进了小屋,但后来他因为“诚实”承认了自己所做的事。这是美国总统华盛顿小时候经历的一件事。
不管是季布还是华盛顿,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信”。我们要以诚待人,正如李嘉诚所言,“我们要以诚待人,别人就会以诚回报我们!”
语文,您使我的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您使我懂得了许多人生的道理!我要大声地对您说一声:“谢谢您”!
《中国古典文学》读书笔记(三)
《弟子规》是小学生的人生密码,是孔子先生的教诲,主要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包括亲情、友情、孝道、学习等等。
就拿孝道来说吧,孝道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古人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孝顺,就会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这种仁慈的心,就能造福很多人。《弟子规》《家孝》中有一句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母爱我,孝顺父母难,父母恨我,孝顺父母是德。”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爱子女,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孝道有什么难的呢?如果父母恨我们,我们还能尽心尽意地孝顺他们,那才是可贵的。大多数人总以为,父母给了孩子一些东西,孩子才有孝顺的义务。这跟菜市场讨价还价有什么区别呢?
作为青少年,能做到这点,是非常值得敬佩和学习的。但是,大多数人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融化,捧在手里怕掉下来,从来没有为父母付出过,从来只是索取而已。如果连古人都能做到,那我们呢?父母生我们,养我们,为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劳动,难道这么小的事,我们做不到吗?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代沟,子女不愿意多和父母沟通,父母批评我们,我们就会勃然大怒,顶嘴父母,把父母当成仇人,家庭中没有和谐的氛围。其实父母这样做都是为了我们好,只是我们无法理解他们的表达方式,但我们应该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这样,我们和父母之间才不会存在代沟,就像朋友一样,可以互相诉说心中的所思所想。 小家庭和睦温馨,社会大家庭就会更加稳定。希望古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父母是我们生命中最亲近的人,他们给了我们最大的恩惠,我们要努力学习侍奉父母的礼仪,把孝顺当成一项伟大的事业,只有努力去做,才能在天地间立足。慈父孝子不一定能让我们家富甲一方,住花园别墅,但孝可以建立自然和谐的秩序,让我们生活在安宁舒适的环境中。如果说家是一个人的堡垒,孝就是堡垒下的基石,孝越孝,家就越安全,让我们用孝把家巩固成金石为开的堡垒。
读了《弟子规》,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我会时不时翻阅,把它当成反省的镜子和行为的指南,不断完善自己!
《中国古典文学》读书笔记(四)
最近大家都在学习中国文化,我还看了一本书,叫《中国古典学》,看完这本书,我不禁感叹。
这本书分为三个单元,每单元两篇。第一单元主要讲节俭。“回首历代古人,成功出于勤俭,失败出于奢侈。”这句话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总结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教训时写下的著名警世之言。意思是:回首历代古人,节俭往往意味着成功,奢侈炫耀意味着失败。是的,这句话用在此刻的我们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节俭是一个好习惯,可以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只要我们下定决心,我们就能想出省钱的好办法。看,这是我和姐姐想出的办法:
1.把剩余的小块肥皂收集起来,制成大块肥皂。
2.收集雨水并用它来浇灌花草。
3.将不用的练习本装订在一起,做成一本新的笔记本。
这些省钱方法怎么样?如果没有,那就开始行动吧!
第二单元主要讲的是增强自信。“天地之性,人为最贵。”这句话选自《孝经·圣治篇》。意思是:天地间万物,皆由天地之气所生,其性由天地之道所成。但唯有人是最尊贵的。这句话说得好!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只是很多人没有发挥出来。我就把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发挥出来吧:
1. 我写得很好。
2.我的作文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3.我跳得很好,还获得了证书。
看!我有很多优点和才能!我相信你也一定有很多优点和才能,所以发挥出来吧!
第三单元主要讲智慧。“智者创物”,这是《周礼·冬官·考工记》中的一句话,意思是:是由有智慧的人设计发明的。用智慧解决问题的人还有很多,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贺龙同志在关键时刻让战士们扔掉草帽,导致敌人自相残杀。包公运用智慧和计谋,从驴身上找到突破口,巧妙破案。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就不一一解释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家园。国学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读国学、领略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培育民族修养,传承民族智慧,造就具有中国神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中国古典文学》读书笔记(五)
有没有一本极其简单的书,可以通晓古今、天文地理,还能指导你如何做好人呢?我的答案是:有。那就是《三字经》。
这学期我们学了几句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异,无教则变。”然后老师把整本三字经给全班同学,让我们按时背诵。我读着读着就明白了:它把古往今来的很多故事和知识都以三字经的形式呈现给我们,有的教我们如何做人,有的教我们如何做事,有的教我们如何读书等等。
现在我就从三字经中挑出一些精彩的段落,展示给我亲爱的读者们吧。
“昔孟母择好邻里,其子不肯读书,便剪布机。”这是孟母三招,儿子逃学后,孟母剪布教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不但要有好的方法,还要有好的环境,尤其要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再如“香九岁能暖床,孝顺父母,是我们应该坚守的。”这段话讲的是黄香九岁就知道孝敬父亲,冬天要暖好被子,才让父亲睡觉。读了这个故事,我很受启发,我要向黄香学习,多为父母做家务,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三字经还讲了天文地理:天、地、人,是宇宙间最基本的三种物体;日、月、星辰,是宇宙间的三大光源;春、夏、秋、冬,是四季;东、西、南、北,是四方;金、木、水、火、土,是天地五行;仁、义、礼、智、信,是人们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稻、粟、麦、粱、粟为六谷;马、牛、羊、鸡、狗、猪为六畜……
它列举了许多古人苦读的故事,如悬梁、锥刺股、扁鹊、映雪、挑柴、挂角等。
“勤奋有收获,贪玩无用,谨防此,奋发图强。”意思是说,勤奋学习,一定会成功,但每天玩耍、偷懒,是没有用的。虽然我们是小学生,爱玩是天性,但也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不要整天沉迷于游戏。学习的时候,也要改掉懒惰的坏习惯,一丝不苟、认真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效率,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
总之,三字经中有许多精彩的词句,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深思,只要我们“握紧拳头,口中吟诵歌谣”,就能陶冶情操,不断鞭策自己,奔向成功的彼岸!
真是一本神奇的书!我爱不释手。
读中国古典文学笔记 第六部分
报到当天,姚老师给我们发了五年级的新书,其中《国学经典》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看得入迷了!书中的佳句佳句将永远是我人生的指南针,通过阅读和背诵,我逐渐理解了这些佳句的含义。
就如那句“自古以来,人人都有一死,留一片红红心,记录历史”,我们可以从字面上来理解这句名言。“自古以来,人人都有一死”,就是说自古以来,人人都有一死,“留一片红红心”就是说要留下一片红红心,“记录历史”就是说要给历史留下最精彩的一页。合在一起,就是说自古以来,人人都有一死,留一片红红心,记录历史。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人可以活百岁长生,所以我们要做一个甘于牺牲,有忠义之心的人,要像文天祥一样,一生爱国。
还有一些朗朗上口、意味深长的警句警句。比如,“志向不关乎年龄,无志向活百年无用”,“志向小易满足,易无进取”……一些启迪人心智的谚语名言,可以背诵下来。这是读诗词的最高境界——读名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值得学习。《中华经典》这本书是中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书。
本书分为节俭、信心、智慧三个单元,每个单元由经典精粹、故事、生活、实践、经典诵读四个部分组成。其中不仅有名言佳句,也有贴近生活的人物和事件,还有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谁知盘中饭是辛苦赚来的?”已是家喻户晓,其他诸如“一粥一饭都要想着辛苦赚来的;一线一线都要想着辛苦赚来的”等也广为民间流传。本书让国学精粹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中小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从而将圣贤教诲付诸实践。
阅读这本书,不仅让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和行为规范,还让我懂得了在生活中如何运用这些道理。比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告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节俭,不可铺张浪费。再如“靠人不如靠己”,教导我们从小要努力学习,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增强自己的独立性;在漫漫人生路上,我们不能总是依赖父母和他人,而应该自力更生,自力更生。
《国学经典》这本书不仅在拓展我的阅读量,更在潜移默化地塑造我的思想和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陪伴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将其发扬光大!
中国古典文学笔记 第七部分
最近我在中国书院学习了《大学》这本书,读完《大学》之后,虽然不太明白这里面的奥秘,但是也从中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我很喜欢《大学》里的三条原则:“明德、爱民、止于至善”。我理解这三条原则就是去恶行善、改正缺点、弘扬明德、达到最完美的境界。那么,止于至善如何才能达到呢?诸葛亮告诉我们,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淡泊则不能明志,不静则不能达远。静才能修身,俭才能养德,淡泊则不能明志,静才能预见未来。
《大学》一书概括了修身、治家、治国、平天下的处世道理,指出修身是做人的根本,要达到修身,必须从小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清朝刘荣十几岁的时候,他在房间里看书,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抬头思考,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房间里有一个坑,他每次经过都会被它绊倒。刚开始他觉得很别扭,但走着走着就习惯了。有一天,他的父亲见他绊倒了也没觉得有什么,就很生气,大声说:“你连一间房间都管不好,还怎么治理国家?” 是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情、家里的事情都管不好,那他就没资格当官、治国。否则,就会害人害己,害人害社会。这就是《大学》这本书教给我们的道理。先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先从修身开始。比如,你以后想做某项工作,但现在不努力学习,每天只顾幻想,不面对现实,最后还是一事无成。只有一直朝着一个目标努力,不断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
我们要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好的目标!在家要尊敬长辈,在学校要尊敬老师,在社会上要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不为名利所困,对朋友要讲信用。读了《大学》,我觉得很有收获。以后我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中国古典文学笔记 第八部分
《名言警句增补集》是一本好书,不仅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生动有趣,用警句警句的形式讲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也教会了我“做人的准则”。
《格言集锦》中有许多警句妙语,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蕴含着先辈们丰富的智慧。
读《增光献文》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百读不厌。特别是“乌鸦有哺育父母之德,羊有跪哺母之德”。这一篇《献文》让我听了之后,心生敬畏。意思是说,为了报答父母养育它的恩情,当父母年老体弱,无法行动时,羊羔就跪下来用奶水喂父母。为了报答父母养育它的恩情,当父母年老无力外出打猎时,小乌鸦就嘴对嘴地喂养年迈的父母。
这不仅是人类的美德,动物也具有这种美德。绵羊和乌鸦都可以做到这一点,更何况是人类呢?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父母。它提醒我们要孝顺长辈。
《增光献文》让我学会了感恩,它让我用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每个阶段的每件事;它让我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对身边的人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它让我的人生旅途,创造出更多美好的回忆;
《增光献文》教会了我感恩,懂得报恩,不忘恩负义,以一滴泉水报答他人,以一把泥土赠予他人,以一山清水回馈他人;《增光献文》教会了我感恩,懂得给别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增光献文》教会了我感恩,赠予他人玫瑰,自己手上留香。今天伸出援手,明天当你有难时,也会有人伸出援手;《增光献文》教会了我微笑着面对生活,生活也会对你微笑。每个人都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正是因为有它,爱才伟大!读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增广见闻》这本书能丰富我的内心世界,让我在做人处事上感悟颇多,毕竟这本书也是人们历经千百年才领悟到的道理。
《增广贤文》这本书,很容易启发我的思维,培养我的独立意识,我时时学习、实践,经典的魅力让我的内心学会感恩,找到了学习的信心,学习成绩稳步提高。
最新论文
读《搬运工》有感(3篇精彩文章)08-02
巴黎圣母院读书笔记(10篇精品文章)08-02
著名小说《巴黎圣母院》读书笔记(7篇精彩文章)08-02
6篇精彩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08-02
千字评《西游记》(精选4篇)08-02
《战争与和平》5篇点评 08-02
5 篇精彩的泰戈尔诗歌评论 08-02
范爱农精彩读书笔记3篇08-02
4篇精彩的《书》评论 08-02
读《谈班主任工作》3篇精彩文章08-02
【国学经典读后感 800 字精彩 8 篇,领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