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数字里的 0 为何让教皇如此恼怒?快来看看吧

更新:05-31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1.“0”的故事

罗马数字是将若干个表示数字的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以表示不同的数字。在这种数字用法中,不需要数字“0”。

当时,罗马帝国的一位学者从印度的计数法中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数学计算就极其方便,便把印度使用“0”的方法介绍给大家。这件事情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教皇非常生气,他斥责说神圣的数字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创造的数字里根本没有“0”这个怪物。于是下令把这位学者逮捕起来,用钳子紧紧夹住他的十个手指,让他的手残废,再也无法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无知而又残忍的罗马教皇禁止了。

不过,虽然“0”的使用被禁止,但罗马数学家们还是无视禁令,偷偷地将“0”用于数学研究中,并用“0”做出了许多数学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罗马数字才逐渐被淘汰。

2. 小错误可能导致大错误

1967年8月23日,苏联“联盟”1号宇宙飞船在重返大气层时突然遭遇严重事故——减速伞无法打开。苏联中央领导层经过研究,决定向全国现场直播事故发生的情况。当电视播音员用沉重的语气宣布飞船将在两小时后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弗拉基米尔·科马罗夫的牺牲时,举国震惊,人们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电视上,观众们看到了宇航员科马罗夫镇定自若的形象,他满脸笑容地告诉女儿:“学习的时候,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今天联盟号一号发生的一切,都是因为地面检查时漏了一个小数点……”

即使小数点的一个错误,都可能导致永远无法弥补的悲惨告别。

古罗马大帝凯撒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战争中,大事往往是由小事引起的。”如果翻译成我们的中国谚语,大概就是“小失误,酿成大错”。

3. 一位受故事启发的数学家

陈景润是著名的数学家,他为破解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巨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因此很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谁曾想,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一天,沈原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200年前,一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的和。由于这个结论没有被证明,所以它现在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家欧拉说:虽然我不能证明,但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它就像一圈美丽的光环,在我们前方不远处闪耀着耀眼的光辉……”陈景润目不转睛,聚精会神地听着。 从此以后,陈景润对这个奇妙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闲暇之余,他爱去图书馆,不仅读中学辅导书,还读大学数理化课程教材,因此被人戏称为“书呆子”。兴趣是第一位老师。正是这样一个数学故事,激起了陈景润的兴趣,激发了他的勤奋,从而成为一名伟大的数学家。

4. 数学家的“健忘”

六十岁生日那天,中国数学家吴文俊教授像往常一样天刚亮就起床,整天埋头于计算和公式之中。

有人特意选在当天晚上登门拜访,寒暄之后说明来意:“听你夫人说,今天是你六十大寿,特来祝贺。”吴文俊仿佛听到了什么消息,恍然大悟:“哦,是吗?我都忘了这事了。”来人心里暗自惊讶,心想:一个数学家的脑袋里全是数字,怎么连自己的生日都记​​不住呢?

其实,吴文俊对日期的记忆力非常好。在他年近60岁时,他攻克了另一项难题——“机器证明”。这是要改变数学家们“一支笔、一张纸、一个大脑”的工作方式,用电子计算机来实现数学证明,让数学家们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创造性工作。在这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他记住了电子计算机安装的日期,也记住了计算机最终编写出300多条“指令”的日期。

5.华罗庚的故事

大家知道,华罗庚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世界级数学家,他只有初中文凭,因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考入清华大学,开始了数学生涯。1936年,在熊庆来教授的推荐下,华罗庚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20世纪著名数学家哈代听说华罗庚很有天赋,就说:“两年就能拿到博士学位。”但华罗庚却说:“我不想拿博士学位,我只想做访问学者。”“我到剑桥来是学习的,不是为了学位。” 两年间,他潜心研究叠素数理论,发表了有关华林问题、塔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等18篇论文,并推导出著名的“华氏定理”,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数学家的卓越智慧和能力。

6. 动物中的数学天才

蜂窝为严格的六角柱体,一端为扁平的六边形开口,另一端为封闭的六边形菱形底座,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板的菱形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锐角均为70度32分,既坚固又节省材料。蜂窝壁厚为0.073毫米,误差极小。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徙,它们形成了一个“人”字形。“人”字形的夹角是110度。更精确的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也就是每条边与丹顶鹤前进方向的夹角是54度44分8秒!钻石晶体的夹角也正好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大自然的某种“默契”?

7. 唐僧师徒采桃

一天,唐僧命令他的三个徒弟悟空、八戒、沙僧去花果山摘桃。不一会儿,三个徒弟摘完桃高高兴兴地回来了。唐僧问:你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八戒笑着说:“师父,我考考你吧。我们每个人摘的桃子数量一样多,我的篮子里只有不到一百个桃子,如果我三个三个地数,最后就剩下一个了。你能算出我们每个人摘了多少个桃子吗?”

沙和尚神秘地说道:“师父,我也考考你吧,我把篮子里的桃子四个四个地数一遍,最后只剩下一个,我们每个人摘了多少个呢?”

悟空笑着说:“师父,我也考考你吧。我把篮子里的桃子五个五个地数一遍,最后只剩下一个。我们每个人该摘几个呢?”

8. 测量金字塔的高度

有一天,泰勒斯看到人们在看一张布告,于是他也去看了。原来,布告上说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泰勒斯就去找法老。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测量金字塔。泰勒斯说他只用了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大家都觉得很奇怪。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当木棍的影子和木棍的长度一样长时,他就去测量金字塔。他测出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座边长的一半。把这两个长度加在一起,就是金字塔的高度。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顶端,就能很轻松地测量出金字塔的高度。

9. 韦纳的故事

有一次,维纳搬进了新家。妻子对维纳了如指掌,在搬家前一晚反复提醒他,还找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新家的地址,用新家的钥匙代替了旧家的钥匙。第二天,维纳带着纸条和钥匙去上班。白天,有人问了他一道数学题,维纳把答案写在纸条背面,递给了那个人。晚上,维纳照常回到旧家。他惊讶地发现家里没人。从窗户往里看,家具都不见了。他拿出钥匙想开门,却发现根本不合适。于是,他敲了几下门,然后在院子里踱步。突然,他发现一个小女孩在街上跑来跑去。维纳对她说:“小姑娘,我真倒霉,找不到家,钥匙也插不进去。” 小女孩说道:“爸爸,对了,妈妈让我来找你。”

10. 数字趣味网络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年轻时,曾与几位同窗进京赶考。到了考场,天色已晚。主考官说:“我给你们一副对联,你们若能对上,我就让你们进考场。”主考官的第一副对联是:一叶孤舟,坐两三名生,用四桨五帆,过六滩七湾,历经八险,可惜来得太晚了。苏东坡的第二副对联是:十年苦读,入九十八所书院,弃七情六欲,深读五经四书,三次应试,今日必及格。主考官和苏东坡都在对联中嵌入了从一到十的十个数字,生动地描述了读书人的艰苦和刻苦。

【罗马数字里的 0 为何让教皇如此恼怒?快来看看吧】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探秘故宫陶瓷器修复工作室:单嘉玖与修国宝的人 下一篇:国内文博热背后:文物保护工作的艰辛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