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笔下的白帝城,扼守三峡西入口,军事政治地位崇高

更新:05-31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奉节县城东约十公里处,长江北岸,有一座廊桥连接着江中一个小岛。过廊桥后,便可登上所谓的“白帝城”。白帝山四面环水,只有一座风雨廊桥连接着北岸。原来,白帝山是直接与北岸相连的。这座供人通行的廊桥,是三峡蓄水后修建的。

白帝山南面临江,是著名的长江三峡的入口,三峡从这里开始。白帝山扼守三峡西入口,古代军事政治地位极高。至今,人们到白帝山游玩,仍可见到当年用铁链跨江锁住江面的遗迹,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白帝山现在统称为“白帝城”,其实就是山上的一些庙宇建筑,如白帝庙、武侯祠、观星阁等。有些建筑是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但大多都经过了大规模修缮整修。特别是2008年地震之后,一些建筑出现危楼,不得不整修重建。

说起白帝城,或许大家都以为它起源于刘备托子的故事。其实,白帝城的兴起是在西汉末年,比刘备的三国时期要早。当时,一个叫公孙述的人占据了蜀地,看到了白帝山的军事价值,便在山顶修筑了堡垒,用于防御。公元25年,公孙述自号“白帝”,定都于此。公孙述死后,当地人在山上修建了“白帝庙”,白帝城才正式为世人所知。

三国时期公元221年,同样占据蜀地的刘备,为给麦城大败的关羽报仇,率军顺长江而下攻打东吴。不料夷陵之战,刘备大营被东吴烧得七百里,再次溃败。次年,刘备率领残部逃回白帝城。刘备自知时日无多,便将爱子刘阿斗托付给白帝城的宰相诸葛亮,于是“托孤”的故事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现在的白帝山上,有一座“托孤堂”,堂内正殿里,塑有一组三国人物,向游客生动地展现了刘备托孤的故事。《三国演义》中是这样记述刘备托孤的:“君之才智,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定江山,终可平定大事。子嗣有能,辅佐之;无能,自取为己用。”据说,刘备怕诸葛亮不答应托孤,便在正殿里埋伏了剑客,若诸葛亮不答应,剑客便会立刻出来,砍下诸葛亮的头颅。

唐肃宗开元二年(公元759年)春,流放途中的李白路过白帝城,突然收到朝廷赦免他的消息。李白喜极而泣,写下了“彩云间晨出白帝”一诗。这首诗也是李白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从此,白帝城的“彩云”便成了一道经久不衰的风景。

白帝城所处的地方,背靠高峡,前临长江。四周群山环绕,每年换季时,在冷热空气对流的影响下,清晨或傍晚时分,常常云雾缭绕。这也是很多摄影爱好者喜欢来到瞿塘峡拍照的原因。第五套人民币10元纸币的背面,也采用了瞿塘峡门户的图案——《瞿塘峡之门》。

欣赏白帝城的“彩云”不一定非要上白帝山,而是要离白帝山稍远一点,在河边找一个高处,这样既可以眺望白帝山,又可以拍到美丽的朝霞。尤其是在河对岸的山上,常常有云雾升腾的地方,云雾缭绕,让白帝城仿佛置身仙境。

进入白帝城,到达瞿塘峡入口,只见白岩山与赤家山隔江相望,山坡延伸入江,峭壁高约500米,犹如天地之门,峡谷深邃,江水湍急,又是另一番风景。作者简介:陆建华摄影(摄影师、旅行家、自媒体人)

【李白笔下的白帝城,扼守三峡西入口,军事政治地位崇高】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意思及出处 下一篇:阿基米德在亚历山大里亚的求学之路:没有纸笔如何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