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祝英台求学的故事

更新:06-01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在现实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借助故事,我们可以宣泄情绪,调节心情。那么你听说过故事吗?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古代民间四大传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1

1.梁山伯与祝英台

从前,有一位姓朱的地主,人称朱先生。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常聪明好学。但是,由于古代不允许女子上学,祝英台每天只能倚在窗台上,看着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读书人,背着书箱。她很羡慕!难道妇女只能在家里绣花吗?为什么我不能上学呢?她突然问自己:是啊!为什么我不能上学呢?

想到这里,祝英台赶紧跑回房间,鼓起勇气对父母说:“爸、妈,我想去杭州读书,我可以穿男装,可以男扮女装,也一定不会让别人认出我,你们请答应我吧!”祝英台夫妇一开始不同意,但在祝英台的恳求下,只好答应了。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祝英台就和丫环女扮男装,辞别了父母,高高兴兴地带着书箱往杭州去了。

入学第一天,祝英台认识了一位名叫梁山伯的男同学,学识和人品都很出众。她想:要是能天天跟这么优秀的人在一起,我一定会学到很多东西,而且会非常开心。梁山伯也觉得和她相处得很好,一见如故。于是,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诗论诗,寒暑相顾,并肩而坐,感情很好。后来,两人结拜为兄弟,形影不离。

春去秋来,一转眼三年过去了,学年结束了。是时候收拾行装,告别老师,回家了。经过三年的共学,祝英台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她的哥哥梁山伯,而梁山伯虽然不知道祝英台是个女孩子,但也十分爱慕她。他们依依不舍地分开,回家后,他们朝夕相思。几个月后,梁山伯去拜访祝家,结果让他又惊又喜。原来,此时他看到的祝英台不再是那个英俊的小书生,而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再次见面的那一刻,他们都明白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早已情定江山。

之后,梁山伯便派人去朱家提亲。可是朱家怎么会对这个穷书生感兴趣呢?他已经把女儿许配给了一个富家少爷马家主。梁山伯觉得绝望,就病倒了。不久就死了。

听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和父母抗拒包办婚姻的祝英台,突然变得异常平静。她穿上一身红衣,走进了迎亲花轿。迎亲队伍一路锣鼓齐鸣,热闹非凡!路过梁山伯墓前,突然飞沙走石,花轿不得不停下。祝英台走出花轿,脱下红衣,换上素装,缓缓走到墓前,跪下放声大哭。突然,风雨飘摇,雷声轰鸣,“轰”的一声,墓门裂开了。祝英台仿佛又看到了梁兄那张温柔的脸,她笑着跳了进去。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墓门关上了。 这时,风云散去,雨过天晴,各种各样的野花在风中轻轻摇曳,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墓穴中飞出来,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2. 牛郎织女

牛郎只有一头老牛和一把犁,每天天刚亮就到田里犁地,回家后还要做饭洗衣服,生活十分艰苦。没想到,有一天,奇迹发生了!牛郎下班回家,一进家门就看到屋子打扫干净,衣服洗好了,桌子上摆着热腾腾的美味佳肴。牛郎惊讶得瞪大了眼睛,心想: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神仙下凡了?没关系,先吃饭吧。

此后,这样连续了好几天。牛郎再也忍受不了了,非要追根究底。这天,牛郎一早照例出门,其实走了几步就折返了,他并没有回家,而是躲在僻静的地方偷偷观察。果然,没过多久,就来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一进家门,就忙着打扫房间、做饭,真是勤劳啊!牛郎忍不住,站起来说:“姑娘,你来帮我做家务干什么?”姑娘吃惊得红了脸,小声说:“我叫织女,看你生活艰辛,所以才来帮你的。”牛郎大喜,连忙说:“那你留下来吧。我们同甘共苦,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幸福的生活!”织女红着脸点了点头。他们成了夫妻。 男人种田,女人纺织,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过了几年,他们有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一家人过得十分幸福。有一天,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织女不见了。两个孩子不停地哭喊,牛郎急得不知道如何是好。就在他焦急万分的时候,乌云突然散去,天气又晴朗起来。织女也回到了家,脸上却满是忧伤。她轻轻地拉住牛郎,把两个孩子抱在怀里,说:“其实,我不是凡人,是王母娘娘的孙女。现在天宫里有人要接我回去了,你们好好照顾自己吧!”说完,她放声大哭,飞走了。

牛郎抱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想哭又哭不出来,呆呆地站在原地许久。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妻子这样离开我,不能让我的孩子这样失去母亲,我一定要去找她,一定要找到织女!这时,老牛突然说道:“你别伤心!你把我杀了,披上我的皮,织两个筐子把两个孩子装进去,然后你就可以去天宫找织女了。”牛郎说他不愿意这样对待这个陪伴了自己几十年的伙伴,但是他又劝不了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忍着疼痛,含着泪按照他说的去做。

到了天宫,王母娘娘不愿认牛郎是她从凡间来的孙​​女婿,不让织女出来相见。而是找了七个身高体重体型一模一样的蒙面女子,对牛郎说:“你们认吧,认对了我就让你们见见。”牛郎看到她们,愣住了,怀里的两个孩子却高兴地跳了起来,向妈妈跑去。原来,母子之间的血缘关系是任何东西都无法阻挡的!

王母娘娘无奈,只好让织女回到人间,便下令把织女带走了。牛郎心急如焚,抱着两个孩子赶紧追上去。他们跑呀跑,跑累了也不肯停下,摔倒了又爬起来。就在他们快要追上去的时候,王母娘娘拔出头上的金簪,在他们中间划了一条很宽的银河。从此,牛郎和织女只能站在银河的两端,遥遥相望。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成千上万只喜鹊都会飞过来,在银河上搭起一座长长的鹊桥,让牛郎和织女得以重新团聚。

3.《白蛇传》

清明时节,西湖畔红花绿柳,断桥游人如织,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突然,西湖底悄然升起两位美丽的姑娘。这是怎么回事?人怎么会从水里升起来呢?原来,她们是两条修成人形的蛇精。虽然如此,她们却没有害人之心,只是因为羡慕人间多姿多彩的生活,才来到西湖游玩,她们一个叫白素贞,一个叫小青。

可天上突然发怒,下起了大雨。白素贞和小青浑身湿透,无处可躲。她们正担心着,突然感觉到头顶上撑着一把伞。她们扭头一看,只见一位温文尔雅、白皙清秀的小书生撑着伞,为她们遮雨。白素贞和小书生对视一眼,两人同时红了脸,对彼此产生了爱慕之情。小青见状,急忙说道:“谢谢!请问先生贵姓?”小书生说道:“我叫许仙,就住在这断桥边。”白素贞和小青也急忙自我介绍。从此,三人经常见面,白素贞和许仙的感情也越来越好。不久,她们就结婚了,开了一家“宝和堂”药店。她们的生活真是美满幸福啊!

由于“保和堂”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又免费为贫民提供药品,药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来找白素贞治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亲切地称白素贞为白娘子。可是“保和堂”的红火,许仙和白素贞的幸福生活,却惹恼了一个人。是谁呢?那就是金山寺的和尚法海。因为人们的病都被白素贞治好了,所以去金山寺烧香拜菩萨的人就少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不高兴。有一天,他又来到“保和堂”,看到白素贞在给人治病,不禁眼红不已,他仔细一看,发现白素贞不是凡人,而是一条白蛇!

法海虽然有些法术,但是用心不正,在看清白娘子的身份后,想要拆散许仙和白娘子,毁掉保和堂。于是,他偷偷把许仙叫到庙里,对他说:“你的妻子是蛇精,你赶紧和她分手,不然,她会吃掉你的!”许仙听后非常生气。他想:我的妻子心地善良,对我的爱比海还深,就算她是蛇精,也不会害我。再说,她现在有身孕,我又怎么能抛弃她呢?法海见许仙没有上他的当,便怒不可遏,把许仙锁在庙里。

“保和殿”里,白蛇焦急地等待着许仙回来,等了一天两天,白蛇等得焦急万分,终于打听到许仙被金山寺的和尚法海“关押”了。白蛇急忙带着小青来到金山寺,恳求法海放了许仙。法海一见白蛇,冷笑道:“大胆的妖蛇,我劝你还是趁早离开人世吧,不然别怪我不客气!”白蛇见法海不肯放她走,只好拔下头上的金簪,在风中一甩,掀起滔天巨浪,直冲金山寺而去。法海眼看水漫金山寺,连忙脱下袈裟,化作一道长堤,堵住了寺门。 洪水涨一尺,长堤高一尺,洪水涨十尺,长堤高十尺,无论多大的浪都无法淹没过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又斗不过法海。后来法海用诈术,把白娘子装进金钵,压在雷峰塔下,从而活活拆散了许仙和白娘子这对恩爱夫妻。

小青逃出金山寺后,在山中练功数十年,终于打败了法海,把他逼入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从此和许仙一家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没有分开过。

4.孟姜女

秦朝的时候,有一位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在自家院子里干着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躲着一个男子。她大惊失色,正要大叫,那男子却摆手哀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我叫范喜良,我是来逃难的。”原来,当时秦始皇为了修建长城,正在到处抓人当劳工,无数人饿死了,或者累死了!孟姜女救下了范喜良,并爱上了他,因为他有学识,长得帅,相貌堂堂。范喜良也爱上了孟姜女,两人一见钟情,征得父母同意后,准备结婚。

大婚之日,孟家张灯结彩,宾客盈门,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天色渐渐暗下来,喝完喜酒的宾客渐渐散去,新郎新娘正要进洞房,忽然听见鸡犬不宁的声音。随即一群凶恶的兵丁冲进来,不由分说地把范喜良铐起来,带到长城上去办事。这场婚礼白办了。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丈夫。她心想:与其坐在家里忧心忡忡,还不如亲自上长城去找他。是啊!就这样!孟姜女立刻收拾行李出发了。

一路上,孟姜女从不抱怨艰辛,也不流一滴泪,最后,她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丈夫的深爱,到达了长城。那时的长城已经是一道由工地组成的很长的墙了。孟姜女从一个工地走到另一个工地,就是找不到丈夫。最后,她鼓起勇气问一帮正要上班的民工:“你们这里有一个范喜良吗?”民工们说:“有这么一个人,他是新来的。”孟姜女一听,高兴极了!她赶紧又问:“他在哪儿?”民工们说:“他死了,尸体已经堆在城脚下了!”

突然听到这个噩耗,犹如晴天霹雳。孟姜女只觉得眼前一片黑幕,泪流满面。她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地动山摇。天色越来越阴沉,风也越来越猛烈。“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了范喜良的尸体。孟姜女的眼泪滴落在他血淋淋的脸上。她终于见到了自己深爱的丈夫,但他却再也见不到她了,因为他已经被残忍的秦始皇杀死了。

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2

青龙

在中国,龙的地位比印度高得多。在中国,龙是神灵,至高无上,是帝王的象征。它也是东方的代表,在五行中属木。因为蓝色属木,所以有左为青龙,右为白虎的说法。

凤凰

在中国,凤凰是代表幸福的灵性生物,其原始形态有很多种。如雉鸡、孔雀、鹰、天鹅、玄鸟(燕子)等。也有说是由佛教的金翅鸟化现而来。凤凰神话中的凤凰,有鸡头、燕颔、蛇颈、鱼尾,身有五色花纹。凤凰有五种,以颜色分:红色为凤凰,绿色为凤凰,白色为天鹅,黄色、紫色的凤凰可称为朱雀或玄鸟。朱雀为四灵之一,与其余三灵一样,来自星宿,是南方七星宿:荆、癸、酉、星、章、乙、辰的总称。会稽人即为朱雀。 朱红色,色如火,南方属火,故称凤凰。又有浴火重生的特性,犹如西方的凤凰,故又称火凤凰。

宣武

玄武是由龟和蛇组成的灵物。玄武本义为玄冥,吾与冥古读音相同。吾为黑色;冥为阴。玄冥原为龟占卜的描述:龟背为黑色,龟占卜是让龟到阴间问祖问卜,带回答案,以占卜的形式显现于人间。所以,最早的玄武就是龟。后来,玄冥的含义不断扩大。龟生活在江河湖海中(包括海龟),所以玄冥成为水神;龟长寿,所以玄冥成为长生不老的象征;原来阴间在北方,商代的甲骨文占卜是“占卜必面朝北方”,所以玄冥成为北方之神。

这是大家熟悉的神鸟,头像鸡、下巴像燕子、颈像蛇、胸像天鹅、尾像鱼,是五德之鸟。

据《遗书》记载,尧帝七十年,季置国献给帝王一只鸟,名叫双清。它形似鸡鸣凤,脱去羽毛,用肉翅飞翔,能驱赶野兽豺狼,防止恶鬼灾祸的发生。它一年来几次,也可能几年不来。季置国人便打扫房屋,供奉重明鸟。如果重明鸟不来,人们就雕刻一尊木像或铜像。

简称“九尾鸟”,又称“九尾神鸟”。传说中的神兽,栖息于青丘山中,以人为食。有关它的传说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在汉代,它被认为是吉祥之兽,象征着王者的崛起。又在天下太平时出现,象征王者子孙兴盛。

麒麟是善良的生物,拥有强大的魔法。它通晓世事,知晓天意,能听天意。人间有十二个国家,每个国家由十二位国王统治。国王不是根据出身或功绩来选拔的,而是根据天意。麒麟是传达天意,为其国家选拔国王的神话动物。

他原本只是一个令人恐惧、令人厌恶的反派。据《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颛顼有一子,不学无术,不可教,叫他不肯屈膝,叫他倔强,独处时又吵闹,骄横残暴,扰乱自然秩序,天下人称他为道吾。”在他死后,这个不可教化的反派,最终演变成一个有名的上古妖怪。《神医经·西荒经》记载:“西方荒原,有一兽,形似虎,身披狗毛,身长二尺,人面虎足,猪牙,尾长十八尺,扰乱荒原,名道吾。”它已经有了怪异扭曲的形象,与其说是妖怪,倒不如说更像是一次失败的生化实验的产物。

在中国,白虎是战神和杀戮之神。老虎有很多力量,可以避邪、消灾、祈求丰收、惩恶扬善、招财进宝、结缘等等。它是四灵之一,当然也是由星宿化成的。它是由二十八宿中的西方七个星座:奎、娄、尉、昂、毕、子、申组成。所以它代表西方,它的颜色是白色的,是因为它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属金,颜色是白色的。所以叫白虎不是因为它是白色的,而是因为五行。

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3

女娲创造人类

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女娲用黄土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和人类社会,并给人类制定了婚姻制度,允许青年男女相亲繁衍,因此被称为姻缘女神。她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仁慈地创造了我们,勇敢地照顾我们免受自然灾害的侵扰,是民间广泛而长期崇拜的创世神、祖先神。

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最著名、最感人的故事之一。人们常常为炎帝的小女儿被东海的巨浪吞没而化为精卫鸟而叹息,为精卫鸟从西山挑木石填东海的顽强精神而流泪。后人常用“精卫填海”来形容仁人志士所从事的艰苦卓绝的事业。人们同情精卫,敬仰她,称她为“受冤鸟”、“结义鸟”、“志向鸟”、“帝女”,并在东海边上立了一块名为“精卫结水处”的纪念碑。

夸父追日

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巨人,他是冥神的后裔,居住在北方荒原的成都载天山上。他耳朵上挂着两条黄蛇,手握着两条黄蛇,追逐太阳。当他到达太阳即将落山的禹谷时,他感到口渴,便喝了黄河、渭河的水。他喝完水还不解渴,又想喝北湖的水,但还没喝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前,将手中的棍子扔掉,立刻化作一片结满鲜果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们解渴。夸父追日的神话曲折地反映了人们与自然竞争的精神。 在记载这个神话的时候,说他“不量其力”,而晋朝却有诗称赞他“夸父志大,与日争雄”。

后羿射日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场大旱。酷暑烤焦了森林,大地干涸了,庄稼和植物也枯死了。原来,帝俊和羲和生了十个孩子,都是太阳。他们住在东海里,海里有一棵大树叫扶桑。十个太阳在树枝下睡觉,轮流跑到天上干活,照耀大地。

但这样的日子持续得太久,十个太阳也厌倦了。他们想一起环游天空,觉得这样很有趣。于是,天一亮,十个太阳就爬上两轮车,开始了环游天空的旅程。为了拯救人类,后羿拉弓射箭,射向九个太阳。天空中火球炸开,三足乌鸦纷纷落下。最后,天上只剩下一个太阳。

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

①大禹传说

古代民间传说。禹是传说中的夏朝祖先,他的主要功绩是治水。据古书记载,尧在位时,发生洪水,尧命鲧治理。鲧未能治水,死于禹郊。他的儿子禹继承父业,历经十三年终于平息了洪水。后来,舜禅让给禹,建立了夏朝。此外,传说中还有他追杀共工、杀死香尧、应龙助其治水等情节。

大禹传说原本就包含着诸多神话元素,在长期的流传中,关于他的神话传说被“历史化”,出现了更多他派人丈量土地、召集臣民开会、赏功惩罪、广纳贤才、创立显赫家谱等政治活动,使传说中的大禹逐渐偏离了原本的面貌,成为符合儒家观念的帝王典范。但在民间,大禹仍然主要是一位具有神奇色彩的治水英雄。

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往往与当地的风物有关,比如说他从泰山扛了九十九担石头筑堰挡水,这些石头后来就成了山东九段长白山;还有大禹治水山西晋阳湖的传说,这类传说强调了他不畏艰险、惠及百姓的伟大精神,并以此教育后人。

②愚公移山传说

古代民间传说。相传古时候,北山有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名叫愚公。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太行、王屋,挡住了他的出路,他苦恼不已,决心要把这两座大山夷平。他的家人和邻居都来帮忙,整天干活,劈山运土,常年往返于渤海和太行之间。河曲的智者嘲笑愚公“愚笨”。

愚公对智叟说:“我死了,我的儿子还活着。我的儿子有孙子,孙子有儿子。我的儿子有儿子,我的儿子有孙子。我的儿子的子孙后代无穷无尽。山不长,我为什么不能把它夷平呢?”他们每​​天挖山的精神感动了上帝,上帝就派了夸父和额师两个神把山抬走了。这个传说蕴含着“有志者事竟成”和人定胜天的思想。

从古至今,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都曾用过这个传说,毛主席就曾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来激励和教育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③鲁班传说

民间传说的古代能工巧匠。鲁班是春秋末期鲁国的工匠,名公输班。他技艺高超,是鲁国人,所以后人称他为“鲁班”。古书、一些笔记和地方志中都有他的记载。公输班原是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后来逐渐成为民间传说人物。

关于鲁班的传说大致有两类,一类讲他的发明创造,一类讲他在各地修建的著名桥梁、宫殿、庙宇等建筑。历代工匠都希望提高征服自然的能力,提高工艺水平,把鲁班想象成一位技艺高超、智慧无穷的技师。老木匠、泥瓦匠、石匠在民间活动中也十分尊崇鲁班,尊他为“祖师”,建庙祭祀。鲁班传说对教育工匠、团结工匠起了很大的作用。

④孟姜女传说

古老的民间传说。这一传说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后几经变迁,情节不断丰富,主题日益鲜明。孟姜女的原型是春秋时期齐国齐梁之妻,在《左传》中是一个礼仪妇女的形象。北齐屡修长城,徭役繁重,怨恨士兵的男女甚多。民间把现实与秦朝修筑长城的艰苦劳动联系起来,使传说成为筑城反徭役题材的新形式。

从此杞梁从一个为齐国牺牲的将军,变成了筑城殉国的平民。杞梁的妻子成了一个寻夫尸骨、哭倒长城的传奇人物。明清以后的故事说孟姜女是从葫芦里生出来的,因为葫芦和隔壁居住的孟姜两家有关系,所以就叫孟姜女。孟姜女哭倒长城后,秦始皇见她美貌,想纳她为妃子,便答应了孟姜女提出的三个条件,穿上丧服,拿着丧杖,为杞梁哀悼。最后孟姜女跳海而死。近代,孟姜女的故事几乎传遍了大江南北,影响深远,各地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版本。由于时代的不同,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倾向也比较复杂。

1928年,吉根(Gu)发表了关于孟吉安格(Meng Jiangnu)的研究的集合。神话。

【梁山伯与祝英台:祝英台求学的故事】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我和娘的玉米地:天气炎热玉米长势不佳,我们这样做让它起死回生 下一篇:康有为 70 大寿,章太炎送的寿联为何让他脸都气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