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字精选 10 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典籍中的民间奇闻趣事

更新:06-01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在民族的传统文化典籍中,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民间故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民间传说的400字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间故事散文1

美丽的民间故事就像一杯杯香茶,让人回味无穷。这些美丽的民间故事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展现了他们的智慧和聪明才智,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今天,就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牛鱼嘴的传说吧!

传说很久以前,大帽山是一片汪洋大海。海里住着南海龙王的儿子龙,岸上住着牛魔王的儿子牛和鲤鱼精的女儿鱼。鱼和牛从小就是青梅竹马,经常在一起玩耍。不知不觉,它们都长大成人了,牛和龙都爱上了美丽的鱼。但鱼却只爱上了忠诚而强大的牛。

有一天,牛和鱼约会被龙看见了。龙大怒,要和牛决一死战。这场战斗持续了四十九天,直到江海翻腾,天昏地暗,却还是没有分出胜负。结果海水干涸,变成了一座山。这就是大帽山。

上帝知道后,便把龙放在大帽山上,把鱼关在半山腰,把牛赶下凡间做苦工。在牛被赶下凡间的前一天晚上,牛和鱼在大帽山上作了最后的生死告别。

最后,为了纪念牛与鱼这段悲惨的爱情故事,人们就把大帽山称为“牛鱼嘴”。

民间故事散文2

上古时期,有一座山,名叫九云山,此山围住北海,断绝南山,是北方真武大帝和九幽地藏王的埋葬之地。山上住着一群修行妖怪,他们经常袭击上山的人和动物。久而久之,此山便成了祸乱之地。

这天,一女子闯入山中,一路征战到山顶,天昏地暗,日月昏暗。最后,女子将妖怪困于九云山下,并在山上建起一座庙宇,取名“红尘”。九云山也在这场战斗中轰然崩塌,从此再无妖兽作乱人间。女子头戴凤冠,身披赤鸟绒,骑乘白虎,身后紧随玄武,能呼风唤雨,移山填海,常在云间行走,戏耍人间。

镇压妖怪后,女子习惯了每月初九这天化身为普通人,到山脚下的人间游玩。渐渐地,她有了自己的名字“久久”,寓意永恒,希望时间能永远停留在这一天。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是万年过去。九云山依旧一分为二,九九却已远去。山上常年青翠,山脚下有一座寺庙。凝望着眼前的寺庙,回想起那些遥远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强者之路,自信;弱者之路,迷茫。酒酒的故事,为何能流传下来?酒酒同样是人,但她走的却是一条不平凡的路。

民间故事散文3

传说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如果你是中国人,你一定知道几个龙的传说。这是一种民族自豪感!

如今,元宵节有龙的传说,是因为有一年大旱,百姓无法种庄稼,田地全都干裂了,便向皇帝请愿,想办法解决。百姓每天跪在太阳下求神降雨,这感动了东海龙王。老龙王到天上找云神、风神、雷神请他们好好治理,最后求得雨神降雨。百姓为了报答东海龙王,便为他雕了一个龙头,把木凳连成一条金龙,便成了一条栩栩如生的龙。从此,民间便有了一项娱乐活动,那就是舞龙。每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很多村寨都会舞龙。

龙的表演形式主要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但都离不开龙。

传说蛇是小龙,与龙很像,身躯可以弯曲,体态修长,但有两点不同:蛇无角,无足,古人称蛇为“蛇龙”。

有一座因龙而出名的庙宇,相传白蛇与青蛇所生的后代叫笼,还有十二生肖中蛇属“小龙”的说法,这些都说明蛇是龙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有重要的融合。

关于龙的传说数不胜数,但是我们只知道一两个就够了。

龙的传人,龙的传人,我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自豪!

民间故事作文4

从前,有一个小男孩叫马良,他从小就喜欢学画画,但是他却连一支笔都没有!

但他下定决心要学画画,每天都刻苦练习。他学会了在沙滩上画飞翔的鸟。他去河边学画游动的鱼。晚上回家后,他会把白天画的画全部重新画一遍。即使没有画笔,他仍然学会了画画。

一天夜里,马良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梦里,一位白胡子老头来了,给了他一支笔:“这是一支神笔,好好用吧!”醒来后,马良发现,用这支笔画鸟,鸟就会飞,树也会活起来。

后来,神笔成佛的故事很快传到了皇帝的耳中,皇帝下了一道圣旨,派人把马良召到京都。皇帝让他画一条龙,可他却画了一只大壁虎;皇帝大怒,命令侍卫收走了他的神笔,把他关进了监狱。

最后马良要收回神笔,便假装答应了。皇帝见马良同意,很高兴,便把神笔还给马良,让马良给自己画一幅画。皇帝想,画金山、金砖都不行,就画了一棵摇钱树!钱就长在摇钱树上,轻轻一摇,很多钱就会掉下来,那该有多好啊!他让马良画一棵摇钱树。可是中间隔着一片海,皇帝便想画一艘船去摇钱树那里摇钱。结果,马良画的大风在途中把船吹翻了,船碎成了碎片,皇帝和手下的人都沉入了海底。

民间故事散文5

近代,春节又称为新年,其实新年与春节的起源有很大区别。

那么“年”是怎么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古时候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每到腊月三十,它就会到处找人肉,杀害活物。腊月三十的一天傍晚,“年”到了一个村子,恰巧有两个牧羊人正在用牛鞭比赛。“年”突然听到空中有鞭子的声音,吓得赶紧逃走了。它跑到另一个村子,看见一户人家门前晒着一件大红衣服,它不知道那是什么,转身就跑。后来,它又来到另一个村子,往一户人家的门里望去,看见里面灯火通明,它头晕目眩,只好再次夹着尾巴溜走。人们由此得知“年”怕响声、怕红色、怕光,就想了很多办法抵御它,逐渐演变成今天过年的习俗。

另一种说法是,古代汉语字典将“年”字放在“和”字中,以表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物和农作物通常一年只成熟一次,“年”一词被引申为年份的名称。

我国古代虽然早就有过年的习俗,但那时并不叫春节,因为那时的春节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时期,春节泛指整个春季。据说,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在辛亥革命之后。当时使用的是阳历,所以为了区分阴历和阳历节日,不得不把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

民间故事散文6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用黄泥造人,日月星辰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后来,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共工战败,头撞在不周山上,导致天柱折断,地碎,四极毁坏,九州分裂,天向西北倾斜,地向东南沉没,水灾泛滥,火患四起,人民流离失所。

女娲见族人遭大难,十分忧虑,决定炼石补天。于是,她周游世界,走访了许多山岳。最后,她选择了天台山,这是一座位于东海之外海上的仙山。天台山是东海五座仙山之一。五座仙山被神龟驮在背上,以防止它们沉入海底。女娲为什么选择天台山呢?因为只有天台山才能出产炼石的五色土壤,是炼制补天石的最佳地点。

于是女娲在天台山顶上堆砌巨石为炉,以五色土为材料,借用太阳神之火,历时九天九夜,炼制出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五色巨石。随后又历时九天九夜,用三万六千五百块五色石补天,剩下的一块留在天台山塘沽的山顶上。

天是修好了,但是找不到柱子支撑四极,没有柱子天就会塌下来。无奈之下女娲只好砍掉驮着天台山的神龟的四只脚来支撑四极。但是没有神龟的负重,天台山就会沉入海底,于是女娲就把天台山移到了东海之滨的琅琊,也就是今天的日照市桃罗镇。直到今天天台山上还有女娲天台,天台台下还有被砍掉脚的神龟和补天时留下的五色石头,后人称之为太阳神石。

女娲补天后,天地归正,洪水恢复正常,烈火熄灭,人间太平。人们在天台山上载歌载舞,庆祝补天成功。同时在山下修建了一座女娲庙,一代代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不断。

民间故事散文7

相传古时候有一位仙女,被香炉湾的美景迷住,不愿回到天上,决定下凡间,享受人间美景。她化身渔妇,织网捕鱼,捞蚌采珠,聪明伶俐,心地善良,经常采摘灵芝拌珍珠粉给渔民治病,深受渔民喜爱。

在她生产期间,她遇到了一个淳朴正直的年轻渔夫海鹏,两人一见钟情,朝夕相依。可惜,正直的海鹏听信了侏儒的诽谤,让仙女摘下她的手镯作为定情信物。仙女泪流满面,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了海鹏。原来,仙女是南海龙王的女儿,龙宫里的八个管家为了不让她逃到凡间,每人给她戴上了一个手镯,如果她摘下一个,就会死。但海鹏不愿相信仙女的话,他疑惑不解,转身离去。为了让自己神志清醒,仙女用尽全身的力气扯下了一个手镯,死在了爱人的怀里。海鹏此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他哭泣着,悲痛欲绝。 九州环长老被这份人神情深厚的感动,于是引导海鹏来到九州岛,找到了一株“还生草”。他告诉他,“还生草”必须用男人的血浇灌,才能长大,可以入药救人。于是海鹏每天用自己的血浇灌“还生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凭着真心,“还生草”终于长大,救了仙女。

从此,仙女真正来到了人间。大婚之日,她和姑娘们在海滩上发现了一只巨大的蛤蚌,并挖出了一颗独一无二的珍珠。随后,仙女将这颗珍珠高高举起,献给了九州的德高望重的长老们。

民间故事散文8

关于“福”字倒贴,民间还有一个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章曾以“福”字作为暗号,准备杀人。为了消除这场灾祸,善良的马皇后下令,天亮前,全城各家各户在门上贴一个“福”字。马皇后的命令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户户都在门上贴上了“福”字。其中有一户人家是文盲,居然把“福”字贴反了。第二天早上,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福”字,还有一户人家把“福”字贴反了。皇帝听闻报告后大怒,立即下令禁卫军将全家处死。 马皇后见事态不妙,赶紧对朱元璋说道:“那一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就故意把‘福’字倒贴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下令放了他们,一场灾祸总算消除了。从此,人们就开始把‘福’字倒贴,一来祈求吉祥,二来也是为了纪念马皇后。

人们还精心绘制“福”字,做成各种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民间过去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过去“福”字多为手写,现在在集市、商店里都有卖。

民间故事散文9

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的渔夫,每天在河边捕鱼,风雨无阻,工作十分辛苦。

有一天,他无意中捕到了一只金黄色的蜗牛,就把它带回家养着。从那天起,渔夫每次打鱼回来,就会发现自家的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饭菜,热气腾腾,香气扑鼻。起初,渔夫还以为是邻居们好心的嫂子在偷偷帮他,可是他问遍了村里所有带饭菜的家庭,没有一个人承认是自家的女人干的。后来,渔夫小心了,有一天他出去打鱼,早早地收好了网,就悄悄地赶回家看个究竟。这时,美丽的一幕出现了,渔夫发现他家里出现了一个美丽动人的蜗牛姑娘,仿佛天上掉下来的仙女,衣裙飘飘,歌声悦耳,在他家里忙碌不已,不一会儿,一桌子丰盛的饭菜就摆满了餐桌。 渔夫激动不已,冲进屋里,紧紧抓住姑娘的裙子,恳求姑娘嫁给他。经过一番争取,姑娘羞涩地答应了他的请求,两人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人们应该乐于助人、心存感激,并感谢别人给予的一切。

民间故事作文10

很久以前,有一个小孩和他的哥哥嫂子住在一起。他的哥哥嫂子很虐待他,每天早上让他去山上放牛。他没有名字,所以人们叫他牛郎。

牛郎对老牛很好,给它喂嫩草,给它凉水,让它晒太阳。当牛郎长大后,他的哥哥和嫂子就和他分开了,只剩下老牛和他在一起。牛郎觉得无聊,就唱了一首歌。老牛似乎很喜欢听他唱歌。

晚上,他在牛棚里,听到了声音。他走过去,老牛说:“明天晚上,你翻过右边的山,山上有一个湖,湖里有一片森林,你会看到一个姑娘。”牛郎按照老牛的吩咐去做,果然有一个姑娘,名叫织女。牛郎见到了织女,织女觉得他是个好人,就娶了织女为妻。

织女和牛郎有了儿女,过着幸福的生活。织女怕奶奶来找她,牛郎便去放牛。老牛说:“我要死了,你剥了我的皮,有难的时候就披上我的皮吧。”牛郎悲痛地剥下了皮。王母知道织女嫁给了人,把她抓了回来。牛郎知道后,披上老牛皮去追织女。王母用玉簪子划了一条线,天上出现了一条河,他们只能隔着河相望。七月初七这天,喜鹊们搭了一座鹊桥让他们相会。

【民间传说作文】相关文章:

民间故事作文03-07

民间故事(精选23篇)10-09

民俗作文(24篇普通文章)10-11

民间故事作文500字(精选20篇)08-29

有趣的民间传说随笔(26篇总文)08-28

民俗作文600字(精选20篇)11-25

500字民间故事作文(精选20篇)10-19

民间故事论文400字(30篇普通文章)10-23

200字民间传说作文:牛郎织女(40篇普通文章)10-12

四年级民间故事400字作文(精选17篇)07-18

【400 字精选 10 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典籍中的民间奇闻趣事】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唱叹有神思深情长——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赏析 下一篇:孟母三迁与曾国藩家训:中华经典家风故事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