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思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著名诗歌之一。这首诗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表达了游子对家人的思念。诗从题目开始,描写了游子在异乡生活的孤独和悲伤,使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家乡和家人,每逢佳节佳节,思念之情就加倍加重。
【原来的】
九月九日怀念山东兄弟
唐旺伟
身在异乡,每逢节假日,我就会更加想念家人。
我知道兄弟们都在爬山,可是戴茱萸枝的人却少了一个。
【笔记】
①九月初九: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习俗有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
②忆:思念。
③山东:指华山(今山西)以东地区。王维的家乡就在山东。
④异乡:外国。
⑤倍:加倍,更多。
⑥遥指:遥想远处的事物。
⑦登高: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⑧茱萸(zhū yú):又名月娇,是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相传重阳节用茱萸制成布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避难。
【写作背景】
《九月初九思山东兄弟》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写的。王维十几岁时,便与兄长王进离开家乡蒲州,游历西都长安、东都洛阳。久负盛名的诗歌创作,使他经常做王公、太子、达官贵人的座上宾,使他有机会大量接触上流社会的生活,对世事浮躁、统治阶级的腐败生活有了深刻的体会,并对此产生了深深的厌倦。久而久之,思乡之情、思亲之情便不断袭扰着他。尤其是在他十七岁那年的“九月九”重阳节,达官贵人大摆家宴自娱自乐,其兄王进也回蒲州去了。 一种难以驱散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一下子在这位没有亲人的诗人心里爆发出来,于是写下了《九月初九思山东兄弟》。
【翻译】
翻译1(转载):“我”一个人在异乡流浪。每逢佳节来临,我对故乡、亲人、故友的思念便加深。想象着我的兄弟们一定在爬山!他们一定都戴上了茱萸枝,只可惜少了“我”。
译文2(转):我是异乡的客人,在这美好的节日里,我更加想念我的家人。远远地,我知道我的兄弟们已经登上高处,披着茱萸草,而我却不见踪影。
韵翻译:
我是一个孤身一人在异乡的陌生人。
每逢传统节日,我就更加想念家人。
我从远处知道我的兄弟们正在爬山,
每个人都摘了山茱萸放在头上,只有我除外。
【欣赏】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故乡亲人而写的。表达了异乡游子在重阳节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反映了人们的心声,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全诗朴实无华,意境深远,言简意赅,曲折离奇,堪称千古绝唱。诗中一叶浮萍。“异乡”“外宾”简单而真实地表达了这种感受。
一个人在外地的思乡之情,平日里也同样存在,只是有时不一定明显。但一旦有了催化剂——最常见的就是“节日”——就很容易爆发,甚至无法抑制。这就是所谓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往往与家乡的许多美好记忆挂钩,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个描述,就显得很自然了。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但在王维之前,还没有一位诗人成功地用如此朴素、高度凝练的诗句表达出来,一经表达,便成为最能表达异乡人乡愁的警句。
相关名言: “重阳节我要喝醉”、“重阳节我要独酌”。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开篇就写诗人身在异乡,每逢佳节倍思亲,心里十分想念家乡的兄弟和亲人。
第一句的“独”字营造出一种突兀的场景,既刻画出诗人孤独寂寞的形象,又传达出抒情主人公孤独凄凉的心情。“别”二字的反复使用,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给诗的画面增添了哀伤的色彩。第二句是全诗的重点和情感主线。这里的“每每”二字突破了“九月九日”这个具体时间的限制,使人意识到诗中的感情酝酿已久,而今年九月九日的爆发,恰好是重阳节的导火索。“每每”二字,既夸张了今日思念亲人的强烈程度,又表明平日里常常思念。这两句集中表现了诗人对重阳节的感受。 由于诗题已指明是重阳节,就埋下了热闹、欢乐的节日场景的伏笔,使人对“他乡异客”的落寞游子感触愈加深刻。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走弯路,直入主题,迅速形成高潮,并产生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延续,导致后劲不足。如果本首诗的后两句沿着“过节更思亲”直线延伸,则会画蛇添足;也难以翻出新意,形成新的高潮。作者采取了另一种方式:顺着情感的洪流,出现一片波光粼粼的湖泊,看似平静,实则深邃。
“我知道兄弟们都在登山,可是少了一个戴茱萸的人。”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使他觉得他们一定在重阳节思念他,加深了他珍惜兄弟情谊和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古时有重阳节戴茱萸登山、喝菊花酒可以避灾避邪的说法。这里,诗人巧妙地利用重阳节兄弟戴茱萸登山这一典型生活细节,使兄弟对他的思念具体生动,用兄弟们对登山队伍少一人的遗憾来体现诗人对亲人的思念,让人感受到这首诗的真挚:委婉动人。
本诗注重感情和细节的典型性。“每逢佳节思亲更思亲”的情怀,既是诗人日常感情的升华,也是久居异乡的游子对节日感情的总结和归纳,颇具普遍性和代表性。登高插茱萸的细节,既反映了节日里兄弟团聚的欢乐,又具有强烈的时空感。由于本诗注重感情、细节、时间、环境的典型性选取,把诗人的典型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因此,千百年来一直被传诵。
古语有云:身在异乡,每逢佳节倍思念家人
诗首句就用了“独”和“异”两个字,意味深长。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对孤独处境的感受,都浓缩在一个“独”字里。“异乡异客”简单的说就是在异乡做客,但两个“异”字营造出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的在异乡做客的描写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语言文字、生活习惯等,都是大不相同的。当诗人离开生活多年的家乡,来到异乡,感觉一切都是陌生的、不熟悉的,感觉自己飘泊在异乡。
【《九月九日思山东兄弟》古诗赏析】相关文章:
古诗《九月初九思山东兄弟》赏析12-20
古诗《九月初九思山东兄弟》赏析12-28
《九月初九思山东兄弟》原诗赏析
9月9日 怀念山东兄弟 古诗词翻译与欣赏 12-29
《九月初九思山东兄弟》古诗09-01
《九月初九思吾山东兄弟》古诗07-25
《九月初九忆山东兄弟》原文及赏析08-24
9月9日怀念山东小学古诗词兄弟02-04
古诗《九月初九思山东兄弟》注释01-27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思乡怀亲之情的千古绝唱】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