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诚实家庭
家风好,官员清廉;家风坏,官员腐败。几乎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影响自己家庭,还影响党风、政风。
帮助腐败者,也许会给人带来一时的享受和奢华,但最终会造成家庭的毁灭、妻离子散;帮助正直者,也许会过上平凡而无趣的生活,但换来的却是亲人的温馨陪伴和持久的幸福……
为营造诚信修身、诚信治家的良好氛围,市妇联推出“家风诚信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知道,一切腐败现象,都是贪婪、懒惰、居高临下、脱离群众的官僚作风造成的,但老一辈革命家的做法却恰恰相反。位居高位的朱德总司令,在他的革命一生中,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普通士兵的位置上。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他拿着锄头翻土、背着筐捡粪、扛着粮食和煤、种菜,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清正廉明的高尚品格。
带头参加延安群众生产运动
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朱德到红四方面军。李平是红四方面军的警卫战士,被指派去保护朱德。李平三次穿越草原,跟随朱总司令到延安。1983年10月,他向《草原火花》主编我回忆了朱总司令参加延安大生产的几个感人故事,至今记忆犹新。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打破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的包围和封锁,毛主席号召军民“自己动手,有吃有穿”,在延安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群众生产运动。
开荒种地时,朱总司令就像个年轻人,干起活来干得起活来。年过五十的他,干起活来总是先抓起最大的锄头。战友们要给他小一点的锄头时,朱总司令却说他不干,笑着说:“别看我年纪大,可我身强体壮,骨头硬啊!”
在延安,朱总司令是个捡粪的有名气的人,天刚亮他就背着粪篓出去,到吃早饭的时候,总是带回来一大筐牛粪。朱总司令能打仗,又善种菜,他种的西红柿大如饭碗,人人见了都赞不绝口,中央许多单位还组织人马前来观看朱总司令种的西红柿。
在井冈山的时候,朱总司令有一根挑粮的扁担,在延安,他也有一根大生产的扁担,每当办事处运煤送粮的时候,他只要有时间,总是抢着干。战士们总劝他年纪大了,少挑点,可他却坚持不干,总是挑得比较多。战士们见状,心里很是心疼。后来大家商量了一个办法,前一天晚上就把挑粮的扁担给他藏了起来。第二天,总司令发现扁担不见了,到处找。见大家神态不对,他才知道是卫兵在耍手段,便装作无奈地说:“哎呀,扁担没了,怎么办呢?得用棍子挑了。”卫兵见他真要用棍子挑,只好把扁担还给他。
亲自教导军民识别野生
长征期间,红军生活极其艰苦,野菜是部队的主要食物,不少红军战士由于不了解野菜的品种,吃了有毒的野菜而中毒。
何华章,四川旺苍人,1933年参加红军,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山西办事处内务警卫、兵团卫生部特战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旅卫生部政委。全国解放后,任南京军分区后勤主任兼政委,新疆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980年4月,我采访他时,他回忆起长征途中朱总司令教大家识别野菜的尘封往事。
1936年5月,红四方面军司令部在翻过横断山脉的党岭后,休整在炉霍。这里人烟稀少,不可能买到多少粮食。幸好当时正值初夏,田野里长满了野草,绿意盎然,一望无际。部队按照老办法,一个个地采摘野菜。不久,大问题就出现了,很多同志开始头晕目眩,上吐下泻,病倒了。仅何华章班就有4名同志出现同样的问题,情况紧急。继续吃野菜,不知道哪些野菜有毒;不吃,只能等着饿死。司令部首长动员大家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朱德作为总司令,还专门成立了“野菜指导委员会”,给大家上课,亲自指导部队如何识别野菜。
一天,得知朱总司令要去雍和宫讲学,何华章和指挥部干部战士兴奋地去了那里。院子很大,很快就挤满了人。院子前面有一个略高于地面的平台。朱总司令穿着草鞋和打着补丁的军装站在平台上,走来走去,精神抖擞,只是脸颊比以前消瘦了许多。
朱总司令面前摆着一张长桌,桌上摆满了野菜和野草。这堂课讲的是什么?一时之间,谁也猜不透。这时,朱总司令开口了,他说:“同志们!今天我不讲军事、政治,讲一些植物常识。”他和蔼地笑着说:“现在的情况很困难,我们靠野菜活一段时间是不行的。但是野菜不能乱吃,吃错了会中毒的。现在中毒的同志不也不少吗?吃野菜是为了活下去,为了革命,我们也要学会吃野菜。”
总司令的声音特别大,他先摘了几把可以吃的野菜,一一给大家讲解。这个叫苋菜,这个是马齿苋,这个是苦菜,这个是灰草……然后,他又摘了几把和苋菜、灰草有点像的野菜,告诉大家:“这些都是毒草,不能吃。”每讲到一个,他就把手中的标本高高举起,生怕后面的战友看不清楚。他讲得非常仔细,把一些不常见的植物的特征一一指出,反复讲解,从早上讲到太阳当头。最后,他反复提醒大家:“记住,千万不要出错。只要大家不犯错误,身体没有问题,我们就能渡过这个难关。”
下课回家的路上,何华章心里激动不已,总司令亲切关怀的话语还萦绕在耳边。为了辨别野菜野草,总司令跑遍了无数山头,做了大量研究。想着想着,他仿佛看到总司令拖着饥饿疲惫的身躯在荒野里采集野菜的情景,不禁泪流满面。
坚决不收豹皮
杨钦生,陕西耀县人。1933年参加红军,历任洛川游击队队长、红军蒙汉骑兵支队政委、八路军教导营营长、华北军区司令员、陕西省公安总队副领导、省军区独立师副师长、内蒙古军区司令部顾问等职务。1983年4月,他在接受采访时,还回忆了朱总司令视察南泥湾时拒绝接受军区领导赠送礼物的故事。
豹皮是好东西,在物资匮乏的战争年代,更是视为珍品。1941年春,西北警卫总队骑兵旅教导队到南泥湾开荒种地。那里山高林密,野兽成群。为了减少野兽对庄稼的破坏,教导队组织了狩猎队,猎杀了不少野猪、狼,还有好几只豹子。
一天,朱德总司令来视察教导队,看见院子里有一张豹皮,走过去摸了摸,连声说:“好皮!好皮!”还关切地询问教导队队长杨钦生捕猎情况,并答应再拨给教导队2000发子弹。
此前,教导队领导听说总司令的被褥被单都很薄,他日夜操劳革命,怎么能不注意身体呢?几名队干部一起商量,决定给总司令选一张豹皮。
下午,总司令要回延安了,教导队队长把一捆豹皮交给总司令,总司令却不肯收。他说:“你干什么?你给我什么‘进贡’?我们党有规矩,不收礼物,我这个总司令,要带头遵守!”总司令指着衣衫褴褛的教导队学生说:“同志们干得辛苦,却穿得这么破。一张豹皮能换七八块布,能做好几套衣服。我要是白拿豹皮,那不就是‘剥削者’吗?总司令剥削大家,这话多难听啊!”说完,他哈哈大笑起来。 总司令走了,教导队队长手里握着那张豹皮,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为士兵站岗
白丽华,老红军,安徽滁州人,1933年参加红军,长征陕北后在八路军司令部当了八年警卫兵。1983年6月,他向我口述了他和警卫兵随总司令到南泥湾视察大生产运动时发生的几件令我难忘的事。
1941年5月的一天,朱总司令带领警卫小队白丽华、小朱、小李和一名向导前往南泥湾探险。到达南泥湾中心时,已是傍晚,朱将军决定在这里宿营。大家找到两个破烂的山洞,在山洞里铺上简易的床铺,吃了些干粮,便休息了。朱总司令和警卫小朱睡在一个山洞里。考虑到朱总司令年纪大了,又忙了一天,大家就让他睡在山洞里的床上,小朱睡在山洞口的床上。安顿好之后,大家便各自睡觉了。
入夜,换班时间到了。侍卫小李轻手轻脚地走到朱将军居住的山洞前,轻轻推了推躺在洞口床上的“小朱”,说了句:“换班了!”然后就回床上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向导醒来看到朱将军站在山洞前,便问百里华和小李:“首领怎么不休息?”大家赶紧跑到朱将军面前,惊讶地问道:“首领,您怎么不睡觉?”朱将军笑着反问道:“站岗的时候睡觉吗?”这时,他们发现站岗的小朱还在山洞里酣睡。这下大家明白了。原来,昨晚睡觉前,朱将军和小朱换了床,小李不知道这件事。结果,半夜被吵醒的朱将军,替大家站岗了半夜。
带领部队种菜消灭夜盲症
侯正国,四川达县人,1933年参加红军,历任红军大学班长、政委,八路军司令员、师参谋长、晋冀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校长、军分区司令员、第六十五军副司令员、国防部第十研究院副院长等职。1961年晋升为少将。1982年6月,他还深情地给我讲了朱总司令在长征途中亲手种菜的故事。
侯正国从红军大学政治连毕业后,被分配到红四方面军司令部警务通信营任政委。当时,部队处于短期休整,粮食匮乏,生活十分困难,很多同志因长期缺菜而患上了夜盲症,有的人甚至把一群乌鸦误认为是敌军骑兵,误报敌情;还有人把敌军骑兵误认为乌鸦,错失了战斗时机。虽然朱德、刘伯承、徐向前等领导也尝试用一些民间偏方治疗这种病,但效果都不大。治愈这种病的唯一办法就是多吃蔬菜。如何解决部队吃菜问题,成了当务之急。
于是,朱总司令就开始自己种菜了。六月初的一天,朱总司令让警卫小胡买来油菜籽,向老乡借了一把木犁,拴上骡子,亲自在站场围墙外的一块空地上犁耕种。他正犁地的时候,警卫二连连长丁先德来了。丁连长以为朱总司令为了全军大事没日没夜地操劳,自己亲自犁地,心里不爽,便再三恳求:“总司令,让我犁地吧!”总司令说:“我自己可以犁。”丁连长还是一个劲地哀求,朱总司令笑着说:“小丁,你不知道,我犁地种菜可是行家啊!” 此后,朱总司令坚持亲自耕田。
第二天,总司令让卫兵借了几把锄头,和大家一起整地、播下菜籽,再踩一踩地,浇上第一遍水,就回去休息了。此后,总司令每天早起晚睡,细心检查菜地的情况。菜苗破土而出后,总司令亲自浇水,精心管理。
当时侯正国还不明白总司令为什么那么辛苦,还要自己种菜。于是他问了警卫小胡,小胡告诉他,总司令说:“同志们得夜盲症,主要是因为吃不了青菜,缺少一种维生素。蔬菜里含有这种物质,要治好这个病,就得多吃蔬菜。有了蔬菜,还可以用蔬菜代替粮食。要解决吃菜问题,就得自己种菜。干什么事,领导都要带头。领导一带头,大家就跟着带头。”
侯正国深受启发,回到营部后,他和营长商量,动员全营同志开始种菜。
不久,总司令和警卫营种的菜长大了,又绿又漂亮。一天,朱总司令对小胡说:“过几天我们就要出发去甘孜和二方面军汇合了,明天把菜地施肥浇透。”小胡一听说他们要出发,心里对总司令亲手种的菜地有些留恋和惋惜,便说:“咱们摘几棵青菜吃吧!”总司令说:“不行!秧苗还小,拔了可惜。”第二天,小胡又对总司令说:“种点菜这么辛苦,又要出发了,咱们摘几棵试试看吧!” 总司令笑着对小胡说:“我们不能摘,我们走了以后,后面还有后续部队驻扎在这里,留着给他们吃吧!”停了下又说:“就算我们的部队不驻扎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留着给乡亲们吃!”小胡听了还不解,依然站在一旁一动不动。总司令走上前去,轻轻拍拍小胡的肩膀,慈祥耐心地说:“小胡同志,我们共产党员做事,要本着‘上一代种下下一代收成,上一代栽树下一代乘凉’的精神,种菜给部队吃,给人民吃,留着给后续部队吃,这不是很好吗!”
朱总司令的一番感人话语,让大家受到了极大的教训。侯正国回到营地,把朱总司令的话告诉了全营的战友们。大家把这块土地看管好,准备交给后续部队。
7月24日,二警卫连队长丁先德按照朱总司令的指示,把总司令种的菜地移交给驻扎在那里的31军91师271团2营教导员李文凯。李教导员看着管理得井井有条的菜地,激动地紧紧握住丁连长的手,感慨地说:“好,我们接手以后,一定要管理好,要像总司令一样,想部队所想,急全军所急。”从此,后续部队的战友们也开始在驻地种菜,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生活困难,治好了患夜盲症的干部战士,还解决了当地群众的生活困难。
【清风扬正气,建设廉家庭:老一辈革命家的廉洁家风故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