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古代中国非常重视礼仪,被誉为礼仪之国,这也是中国人最引以为豪的。各大古装电视剧中令人叹为观止的中国礼仪课堂被完美搬到了中国汉源碑馆,让小朋友在极短的时间内穿越历史长河,回到文明灿烂的古代,跟随中国礼仪老师学习,感受中华礼仪的伟大魅力。
在国学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将学习古代各种常见的礼仪:
【跪礼】自原始社会就有,但那时人们只以跪来表示友谊和尊敬,并无高低贵贱之分。进入阶级社会后,情况就不同了,尤其在封建社会,“跪”是臣服的表现,“鞠躬,臣服;鞠躬,臣服为至极。”即使是同辈跪下,也意味着互相尊重。
【赤膊礼】又称“左右袒”,是特定场合的一种特殊礼仪。所谓“左右袒”,就是露出左臂或右臂,以示支持哪一方。一般用于严肃场合,以“赤膊”来表示支持哪一方,以解决争议。相当于今天的举手投票。此礼仪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留左礼仪】 古人一般尊左,所以右被认为是最尊贵的位置。但乘车时却恰恰相反,“左”才是最尊贵的位置。如《信陵君盗印救赵》:“王车空,迎义门人。”后来经过演变,“留左”就成了尊重人的意思。在“待客”或“给某人留官职”时,人们常常谦虚地说“留左空候”。留左空候,就成了尊重人的一种礼仪。
【恭让礼仪】恭就是鞠躬,双手合十,身体微微前倾;让就是让位。这是民间常见的礼仪,一般用于主客相见,或同辈之间在比较随意的场合,表示问候。这一礼仪最能体现中华民族“谦让”的美德。
随着中国文化老师的介绍和示范,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动作要领,虽然比较简单,但带来的震撼却是握手等现代礼仪无法比拟的。这些幼儿园、小学的小朋友们不仅上了一次中国文化礼仪课,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学习中华礼仪,穿上景区精心准备的汉服,变身超萌穿越千年的小书生,还等什么?快来吧!让中华礼仪为今年的暑假增添色彩吧!
【中国翰园碑林景区清凉家庭乐·休闲研学游:国学礼仪受热捧】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