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一座以孝为名的城市,探寻二十四孝中的三个感人故事

更新:06-09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早在南北朝时期,孝感地区就因“孝子兴盛”而得名“孝昌”,后来后唐庄宗李存勖开国之后,因孝昌的“昌”与其祖父的名字相冲突,便决定改称孝昌。

由于此地以“孝”闻名,《二十四孝》中有三个故事发生在孝昌,感动天地,因此李存勖便将孝昌改为“孝感”。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三个关于“孝”的故事。

卖身葬父

汉代,山东博兴县人董永随家人迁居孝感。因母亲早逝,董永便跟随父亲上山砍柴、下田种地。俗话说,穷家子弟长得早。虽然生活清贫艰苦,但也让董永体会到父亲养育自己的不易,因此对父亲更加孝顺。

多年后,父亲去世。董永想着父亲一生受尽磨难,如今就要安葬,一定要好好安葬他。然而父子俩平时的收入只够勉强填饱肚子,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办丧事。董永向亲朋邻居借钱,还是筹不到足够的钱买棺材和寿衣。

无奈之下,董永只好卖身换钱埋葬父亲。

出路总是有的,傅家村有个傅老头,听说董永卖身葬父的事迹后,被董永的孝心深深感动,便给了董永一万元钱让他去葬父,并告诉他不用还。

但董永不但孝顺,而且为人真诚守信,他对老人十分感激,安葬父亲后便回到老人家,甘愿做奴婢偿还债务。

另外,民间还有一则传说,因为董永的孝心感动了天地,玉皇大帝便派仙女下凡为董永做妻子,与他还债,这就是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

风扇枕头暖被

东汉时期,孝感一带有个著名的孝子,名叫黄香,黄香九岁时,母亲去世,他便跟随父亲生活。

少年黄香博览群书,不但学识渊博,对父亲也十分孝顺。炎热的夏天,他先用扇子扇凉席,才让父亲入睡;寒冷的冬天,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把被子暖暖,才让劳累了一天的父亲躺下。

后来,黄祥考中进士,出任潍县太守。当时,潍县发生水灾,黄祥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和俸禄救济灾民。百姓对黄祥赈灾的行为感激不尽,称赞他为“天下第一,江夏黄祥”。

垂枝笋

三国时期,孝感有个叫孟宗的年轻人,他的母亲病得很重,医生说只有用刚出土的鲜笋熬汤才能治好母亲,但当时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大雪纷飞,并不是笋子生长的季节。

孟宗不肯放弃,又跑进竹林里不停地挖,手指上沾满了鲜血,却没找到一根新鲜的竹笋。

孟宗想到母亲的病,泪流满面,祈求老天爷赐予新鲜竹笋,治好母亲的病,突然,他听到土开裂的声音,只见无数的新鲜竹笋破土而出!

原来,老天感动了他的孝心,特意赐给他新鲜竹笋。孟宗大喜,谢过天后,便采来新鲜竹笋回家做汤,母亲喝了汤后,果然好了。

有人作诗赞之:“北风寒泪滴,笋沙沙作响,冬笋快冒出来,天降太平。”

我们国家是一个十分重视“孝”的国家,而孝感作为我们国家唯一一个以孝命名的城市,已经把“孝文化”刻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孝感:一座以孝为名的城市,探寻二十四孝中的三个感人故事】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什么是国学大师,什么是国学易经 下一篇:住海边亚婆报警实录:有人跳海,一救一没救,差佬回复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