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一:羊走了再补篱笆
从前,有一个人养了一个羊圈。一天早上,他正要出去放羊,却发现少了一只羊。原来,羊圈上有个洞。晚上,一只狼从洞里钻了进来,把羊叼走了。
邻居劝他:“赶紧把羊圈修好,把洞堵上!”
他说:“羊已经丢了,何必再修羊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建议。
第二天早上,他出去放羊,一看羊圈里又少了一只羊,原来是狼又从洞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没有听从邻居的建议,赶紧堵上洞口,把羊圈修得牢牢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被狼叼走。
一个小故事,却蕴含着大道理:羊圈破了口,狼把羊叼走了,再去修补羊圈也不迟。比喻事情发生后,找到补救的方法,可以避免更多的损失。
本文选自《战国策·楚策IV》
意思是:丢了一只羊,把羊圈修好,剩下的羊就不会再丢了。犯了错误,立即改正,可以减少失误的发生。犯了错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寓言2:陶罐和锡罐
王的厨房里有两口锅,一口是陶土做的,一口是铁做的。骄傲的铁锅瞧不起陶锅,常常嘲笑它。
“陶罐,你敢碰我吗?”铁罐嚣张的问道。
“我不敢,铁罐兄弟。”谦虚的粘土罐回答道。
“我就知道你不敢,胆小鬼!”铁冠一脸鄙夷的说道。
“我确实不敢碰你,不过那也不能叫懦弱。”陶罐不卑不亢的说道,“我们的任务就是拿东西,不互相撞到。论完成任务,我倒不一定比你差。再说……”
“闭嘴!”铁皮罐子愤怒地喊道,“你竟敢拿自己和我相比!等着吧,过几天你就会被打得粉身碎骨,完蛋了!但我会一直在这里,我什么都不怕。”
“你为什么这么说呢?”陶罐说。“我们好好相处吧。为什么要吵架呢?”
“我真羞于和你在一起。你什么都不是!”铁皮罐说道。“我们拭目以待吧。总有一天,你会被打成碎片的!”
陶罐没有理会。
时光荏苒,世事变幻,王朝覆灭,宫殿倒塌,两口陶罐留在废墟之中,历史在上面蒙上了一层尘埃,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
不知道过了多少年,终于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挖开了厚厚的堆积物,找到了这个陶罐。
“哦,这里面有一个罐子!”有人惊讶地说。
“真的,陶罐!”其他人也高兴地喊道。
众人将陶罐拿起来,掸去上面的泥土,擦洗干净,看上去和在御膳房里一模一样,古朴、美观,黑釉锃亮。
“多漂亮的陶罐啊!”其中一个人说道。“小心别把它打碎了。这是一件古文物,非常珍贵。”
“谢谢你!”陶罐兴奋地说道,“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你快把它挖出来吧,它一定很无聊吧。”
人们立即开始挖掘,翻动泥土,但铁罐却不见踪影,不知何时已经氧化,人们只发现几块生锈的铁片,无法判断是否是铁罐的残骸。
——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是不对的,别人也有比你更好的长处。
寓言3:玉与陶罐
韩昭侯说话不谨慎,经常不小心泄露重要的机密,使得大臣们的精心计划无法实施,大家为此很是苦恼,但是又不愿意直接告诉韩昭侯。
一个聪明人叫汤僖公,自告奋勇去见韩昭侯,对他说:“假如有一个玉酒杯,价值一千金,但是酒杯中间是空的,没有底部,它能盛水吗?”韩昭侯说:“不能。”汤僖公又说:“有一个陶罐,虽然不值钱,但是里面没有漏水,你说它能盛酒吗?”韩昭侯说:“能。”
于是,堂溪公趁势说道:“是啊,陶罐虽然价值不高,很不起眼,但却可以用来盛酒,因为它不会漏;而玉酒杯虽然价值连城,但却是空的,没有底,连水都盛不进去,更别说给人倒美酒了。人也是一样,一个地位至高、行为重要的君主,如果经常泄露群臣商议国事的秘密,那么他就如同玉杯无底一样。即使一个人很有才华,但如果他的秘密总是被泄露,那么他的计划就无法实施,他的才华和谋略也就无法得到发挥。”
韩昭侯一下子明白了他的话,点头说道:“你说得对,你说得对。”
从此以后,每逢有重大举措,韩昭侯对待大臣密谋的计划和方案都格外谨慎,甚至晚上自己睡觉都是一个人,生怕梦话泄露给别人,影响国家大事。
汤锡公开引韩昭侯的故事告诉我们,明智的人善于言辞,能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汲取治国安邦的大道理;能虚心接受意见,不以自我为中心,才是明智的领导者。
你读过“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吗?
【亡羊补牢的寓言故事:及时补救,避免更大损失】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