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首篇关雎:男女恋爱的情歌,艺术手法巧妙

更新:06-10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菱角参差,左右流淌。风姿绰约的佳人,我日夜思念她。出自《国风·周南·关雎》一诗,是中国第一部古诗集《诗经》的第一首诗,通常被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爱情的情歌。这首诗在艺术上巧妙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第一章以雎鸟相向鸣唱,相依相恋,勾起佳人陪伴君子的联想。在后面几章中,采菱角的动作勾起主人公对姑娘的疯狂思念和追求。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头韵、押韵、叠词,增强了诗歌的美感和描写人物、拟声词的生动性。

原创作品

关雎

江心洲莺啼,佳人配君子。

水绕着参差不齐的菱角流淌,日夜追寻那位风姿绰约的女子。

我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我日夜思念,我好悠闲,辗转反侧。

菱角各式各样,我左挑右摘,亭亭玉立的女子陪她弹奏古筝和竖琴。

菱角参差不齐,左搅右搅,亭亭玉立的仕女在钟鼓乐声中翩翩起舞。

工作笔记

(一)关关:拟声词,雌雄鸟对鸣的声音。菊酒:水鸟名,即王鸟。

(2)大陆:水中的陆地。

(3)瑶挑(yǎo tiǎo)淑女:贤惠美丽的女子。瑶挑是身材优美的女子。瑶是深沉,指女子心灵的美丽;挑是美丽,指女子外貌的美丽​​。淑是善良,仁慈。

⑷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逑与“仇”谐音,有匹配之意。

⑸参差:长短不一。荸荠:水草植物,叶圆茎细,根沉于水底,叶浮于水面,可食用。

⑹左右流:时而向左,时而向右,采菱角。这里用“争”字比喻“君子”为追求“淑女”所付出的努力。“流”与“求”同义,这里是采摘的意思。“之”即菱角。

⑺寤眠(wù mèi):觉醒和睡眠。指白天和黑夜。寤,醒着。眠,睡着。又马瑞臣《毛诗传注通释》云:“寤眠,如梦如眠。”亦可。

⑻思服:思索。“服”就是考虑。毛传:“服,思量。”

⑼悠哉(yōu zāi)悠哉:即“长久”,就是长久的意思。此句表示思念无尽。悠,情思,思念。参见郭璞《尔雅·诗古》注。哉,语气词。悠哉悠哉,同“想你,想你”。

⑽辗转反侧:睡不着觉。“辗转”的古字是“晌”,“晌转”就是转来转去,“晌”就是辗转反侧。

⑾琴瑟友之:弹琴瑟,去接近她。琴瑟都是弦乐器,琴有五根弦或七根弦,瑟有二十五根弦或五十根弦。友:作动词用,在这里是接近的意思。本句的意思是弹琴瑟,去接近“小姐”。

⑿芼(mào):挑选,挑选。

⒀ 钟鼓乐之:用钟声和音乐使她高兴。音乐用作使役动词,意思是使某人高兴。

翻译

江中小岛上,夜莺叽叽喳喳,相依为命。美丽贤惠的女子,真是君子的良配。

我不停地摘着左右参差不齐的菱角,梦醒之后,始终忘不了那美丽贤惠的女子。

美好的愿望很难实现,连醒来做梦都会想念,心里一直惦记着,睡不着。

参差不齐的菱角从左到右被摘下来,美丽贤惠的女子弹奏着竖琴,表达着对爱情的热爱。

参差不齐的菱角,左右采摘,贤惠的女子,摇铃击鼓取悦。

背景

周朝由文王、武王建立,成王、康王时期为周朝的鼎盛时期。昭王、穆王之后,国家逐渐衰落。后来厉王被驱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王室衰落,诸侯互相兼并,蛮夷互相入侵,社会动荡不安。周朝有一个专门负责采诗的官员,他每年春天都会摇动木钟,深入民间采集民歌。把那些能够反映百姓苦乐的作品整理出来后,交给太师(掌管音乐的官员)作曲唱给天子,作为他施政的参考。 《诗经》反映了周初至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从整体上看,是中国五百年来社会生活的生动写照。其中有祖先创业的歌谣、祭祀鬼神的音乐;有贵族的宴饮交往、对劳作和休息不均的怨恨;也有反映劳动、狩猎的动人篇章,以及大量的爱情、婚姻和社会习俗。

周南,指周以南之地,是周公旦的封地,即今河南西南、湖北西北部。周南诗歌多写于西周末期至东周初年。第一首《关雎》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

作品赏析

这首短诗《国风·周南·关雎》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学著作《诗经》的第一首诗。虽然一些神话故事在自然界中应该产生得更早,但文字记载却较晚。所以可以说,打开中国文学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编纂《诗经》的人在诗文的排列上是否有意,不得而知。但至少后人的理解是,《关雎》并不是被随意放在首位的。《论语》多次提到《诗经》(即《诗经》),但只有《关雎》被专门评价,说它“喜而不淫,悲而不伤”。在他看来,《关雎》是“中庸”美德的典范。汉儒《毛诗序》说:“为‘风’之始,用以感化天下,正夫妇,故用之于乡民,用之于国。”这涉及到一个中国古代的伦理思想:在古人眼中,夫妻是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要以夫妻之德为前提。 《毛诗序》作者认为《关雎》在这方面有典范意义,故将其列为“封之始”。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里人​​”或普通百姓,也适用于“国家”或统治阶级。

《关雎》的内容其实很简单,讲的是一个“君子”追求一个“夫人”,得不到“夫人”便苦恼,睡不着觉,得到“夫人”便十分高兴,让人奏乐庆贺,让“夫人”高兴。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很明确:“君子”是《诗经》时代对贵族的统称,而且这个“君子”家里有琴瑟钟鼓等音乐,说明他有相当的地位。过去,这首诗常常被解读为“民间情歌”,这大概是不对的,它应该是描写贵族的生活。另外,说它是一首情诗当然没错,但它大概不是一首普通的情诗。这原本是一首婚礼上的歌,男方家人在歌中赞美新娘,祝愿婚姻美满。 《诗经·国风》中的许多歌谣,既具有一般的抒情意义,又具有娱乐功能,在礼仪上也有实用性。但后人并不清楚有些诗的本意是什么,就只是当作普通歌谣而已。如果把《关雎》看作一首婚歌,从“风姿绰约的佳人配得上君子”到“琴瑟交欢”、“钟鼓作乐,为她作乐”,也都是欢快恰当的。当然,这首诗本身,还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形式出现的。之所以会这样,大概和一般婚姻关系中,男子是主动的一方有关。即便在现代,女孩喜欢男孩,也总是等他先开口,古人更是如此。 把新娘迎回家,夸她是个美丽贤惠的姑娘,君子之良配,还说自己曾经思念她,爱上她,这一定能让新娘心满意足。然后,在琴瑟交织的乐声中,双方感情更加亲近,幸福的婚姻由此开始。即使只看诗的情感结构,从见关雎思小姐到琴瑟交织的形成,中间的曲折都是必要的:得之不易的东西,才显得格外珍贵,让人感到幸福。

这首诗可以算得上是表现夫妻美德的典范,主要因为诗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诗中描写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归结为美满的婚姻,而不是青年男女之间的短暂邂逅或一时的激情。这种明确指向婚姻、表达责任的爱情更受社会的认可。第二,诗中描写的男女分别是“君子”和“淑女”,表明这是一种与美德相关的组合。“君子”既有地位,也有美德,“淑女”也指外表美貌和美德。这里的“君子”和“淑女”的组合,代表了一种婚姻的理想。第三,诗中描写的爱情行为的克制。仔细阅读可以注意到,这首诗虽然写的是男子对女子的追求,但并没有涉及双方的直接接触。 虽然“夫人”没有表现出任何动作,但“君子”的相思之情也只是独自在那里“辗转反侧”,似乎从来没想过翻墙折杨柳之类的事情。爱情是很有节制的,这种爱情不仅感情真挚深厚(这对爱情诗来说很重要),而且表达得心平气和,不会过分感动读者。上述特点大概和这首诗原本是一首贵族婚礼上的歌有关,这样的场合需要一种与主人身份相称的克制、欢乐的气氛。孔子在其中看到了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中性美,并用它来宣扬他所推崇的克己、重视道德修养的生活态度。《毛诗序》称赞它是一部可以“启迪天下,端正夫妻”的道德教材。两种观点有些不同,但本质上还是一致的。

古代儒家重视夫妻之德,是有其深刻原因的。第一层含义,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在古代,这个基本单位的和谐稳定对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层含义,所谓“夫妻之德”,其实是指男女问题的各个方面。“食色性情,人之大欲也”(《礼记·礼运》),孔子也知道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食欲比较简单(当然要先有饭吃),而男女之欲引起的感情活动则要复杂、活跃、激烈得多,对生活规范和社会秩序的潜在危险性也大得多。孔子也感叹:“吾未曾见过好德如好色之人。” (《论语》)所以一切节制、一切修身,都要先从男女之欲开始。这当然是必要的,但节制的程度如何合适,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社会物质生产水平、政治结构、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结合,以及时代条件的变化。当一个社会试图对个人权利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时,严格的禁止就会首先出现在这方面。反之,当一个社会处于变革时期,旧的道德规范被破坏时,也是首先出现在这方面。回到《关雎》,它所赞扬的是一种在情感上有所节制、在行为上有所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所以,儒家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是一个“正夫妻”的教材,从而引导广大的美德。

由于《关雎》既承认男女之情是自然正常的情感,又要求这种情感必须加以节制,以符合社会公德,所以后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加以延伸。反抗封建礼教非人压迫的人们,常常借助《关雎》的权威,来主张满足个人情感的权利。所谓“诗无以言表”,在《关雎》中便可见一斑。

诗经导论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汇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至6世纪)的诗歌311首,其中有6首是笙诗,即有标题而无内容,被称为“六笙诗”(南戏、白话、华书、有亢、重物、有逸),反映了周初至周末约500年的社会面貌。

《诗经》作者不详,多篇已不可考,相传为殷吉甫所集,孔子所编。《诗经》在先秦时称为《诗》,整本称为《三百首》,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称为《诗经》,沿用至今。《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周代各地歌谣;《雅》为周人正乐,有《小雅》和《大雅》;《颂》为周王庭及贵族宗庙祭祀的音乐,有《周颂》、《鲁颂》、《商颂》。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祖先崇拜与宴饮,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诗经首篇关雎:男女恋爱的情歌,艺术手法巧妙】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文天祥过零丁洋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下一篇: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科举入仕,战火消歇,以诗明志,名留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