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白
塔上眺望岳阳尽,川江通洞庭。
大雁引走忧伤,高山携明月。
留于云端,接杯于天。
醉后,凉风习习,人们袖袖翩翩起舞。
翻译
登上岳阳楼,欣赏周围的风景。洞庭湖辽阔,依稀与长江相连。南飞的大雁带走了我的忧伤和无聊,远处的山带来了一轮美丽的明月。我们留下来,在高入云端的楼上设宴,在空中对酒,喝美酒。醉酒之后,一阵凉风在我朦胧的状态中吹来,让我手舞足蹈,衣袖飘动。
评论
夏十二:李白的好友,排行第十二。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西北部的一座高山上。 “西有洞庭,左有君山。”与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为南方三大名楼之一。 716年(开元四年)扩建。该建筑高三层。美好的。岳阳:岳州,因位于天岳山南麓而得名。行政驻地为巴陵,即今湖南省岳阳市。留:汉代陈范礼、徐贞、周焯事,见《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诗注。行杯:就是递杯喝水的意思。回声:回响,回响。
欣赏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上岳阳楼,远眺天岳山南的情景,表达了他乐得忘忧的悠然旷达的胸怀。全诗没有从正面描写建筑物的高度,而是运用烘托、烘托、夸张的手法,从俯视、远眺、眺望、感受等不同角度来描写建筑物的高度。它。没有任何凿刻的痕迹,自然、巧妙、风格典雅。
诗中的一两句描述了登高望远所见的辽阔景色。 “端”字,是指登上岳阳楼,俯瞰下界,一览无余地欣赏岳阳周边的自然风光。 “川洞庭开”句紧跟“终”字,具体表现了洞庭八百里的浩瀚无际的景象。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有诗写道:“八月湖面空太清,梦湖上汽蒸腾,波涛摇动岳阳城。”写出了秋景中洞庭湖的浩瀚、汹涌的气势。非常感人。这里的“开”字就是对那一幕的集中概括。句中的“四川”二字,指的是更遥远的长江。洞庭湖以北与长江相连。人们登上岳阳楼,可以隐约看到浩瀚湖面对面的长江。这两句意境宽广,诗人对词句的提炼,给人以雄浑豪放的感觉。
前两句是低头看下界时的所见,第三、四句是仰望天空时的感受。天鹅南飞、明月东山升起,是人们习以为常的客观景象,但在一定的情境和氛围下,却能触动人们的心灵,引发人们的情感。正如刘勰所说:“年到春来,郁郁之乐畅顺;孟霞轰鸣,郁涛之心凝结;天高气爽,灰暗志远;雪无边无际,凝重的思绪深沉。” (《文心雕龙》)诗人置身于茫茫洞庭之上,忧伤郁闷的心情顿时舒畅,于是“愁去”、“好。”《月亮来了》完美地表达了心旷神怡的愉悦心情。句中的“隐”、“体”字,并不是对客观景物的实际描述,而是诗人此时此景下的主观感受,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写得非常出色。且生动。
五六句就很能说明问题:岳阳楼高耸入云。意在表现“停留”“云端”、“旅行”“天堂”的舒心。 “连”、“结”两个字都是夸张的,用在这里是为了凸显愉快的心情。七八句形容饮酒之乐。诗人醉酒后翩翩起舞,凉风拂过人们的袖子,似乎是一种神奇的举动。以上四句描写了诗人与友人饮酒作乐的情景。因为他们在岳阳楼上,所以叙事中也表现了岳阳楼的高耸。这样,全诗完整地描写了秋风明月下浩瀚的洞庭夜景。通过优美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出狱后的喜悦之情。
【一日一首古诗唐诗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