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要好诗 李白诗歌漫谈之二十:《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文/钟百超
李白,唐代大诗人,是继屈原之后的又一文学高峰。他的诗歌有何独特之处,其创作艺术有何特点?
塔上眺望岳阳尽,川江通洞庭。大雁引走忧伤,高山携明月。留于云端,接杯于天。醉后,凉风习习,人们袖袖翩翩起舞。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乾元二年(759年),李白流放夜郎。次年春到巫山,获赦回江陵。这首诗是我南下岳阳时写下的。
这首诗不仅描写了岳阳周围的壮丽景色,而且表达了被赦免后的好心情。登上岳阳楼,举目四望,岳阳风光尽收眼底。江水咆哮奔流,洞庭湖浩瀚无边。此景用来衬托心情的欢乐和豪放。这个“终”、一个“琼”、一个“凯”与其说是对景物的描述,不如说是诗人内心的写照。 “进”是痛苦的结束,“仲”是心情的突然变化,“开”是痛苦的结束。玩得开心。
“大雁送愁,明月山上来”。正因为如此,当我看到天空中的大雁时,我所有的悲伤都一扫而光,当我看到月亮在远山升起时,我的感觉无比美好。 “我留在云端,在天空中接受我的杯子。”这两句话极其夸张,用“云”、“天”来形容岳阳楼的高度。这个高度其实不是岳阳楼的高度,而是我自己幸福的高度。可以驻足云端,畅饮天空。 “喝醉了,凉风吹落你的袖子。”最后两句看似是在说醉,其实是在说心情。 “清风”代表赦免后的宽慰,“舞袖”代表傲然神韵、神仙境界。这首诗充分表现了李白狂放不羁的性格和随时玩乐的风格。
【世界需要好诗。李白诗谈第20期:《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