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引走忧伤,高山携明月。
留于云端,接杯于天。
醉后,凉风习习,人们袖袖翩翩起舞。
——唐代: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登上岳阳楼,感到自由无拘无束。如果他是这样的话,连神仙都不会羡慕他。从岳阳楼上眺望,俯瞰岳阳城、洞庭湖、白云、宜人的山水,足以让人心旷神怡。高兴时有朋友有酒,于是喝得酩酊大醉,醉了就唱歌。如果歌曲不够,你就疯狂地跳舞。累了就休息一下,愉快地走开。人生还有多少这样的日子?能够做到这一点,绝对是凡夫俗子无法企及的。
是岳阳楼让他拥有了如此清净的本性,获得了如此快乐吗?当然不是,这只是他的本性。如果我当时不在岳阳楼,而是在别的地方,看到不同的景色,我的享受也是一样的。这种灵感根植于他的内心,源于岳阳楼。它可能与岳阳楼有关,也可能无关,只是当时正好在岳阳楼里。登上岳阳楼的人无数,但能像李白那样写诗的人却没有。正因为他是李白,所以他登上岳阳楼时就有一种独特的昂扬有趣的心情。那种情绪已经存在于他的心里,高兴的时候也能看得出来,于是他心旷神怡,欣喜若狂,喝酒唱歌跳舞,准备举手投足。比如杜甫登上岳阳楼,与李白的意义就截然不同。他作诗自伤,曰:“无亲友,老病孤舟。 军马过山北,平轩泪流。”他的忧愁和悲伤,如果他不能克服自己的话。如果李白和杜甫一起登岳阳楼,则又喜又忧,很难协调。他们无法尽兴,塔也无法停留,他们也可能不欢而散。
也不知道夏十二是谁跟李白一起去了岳阳楼的。当他接过杯子,高声哀悼时,李白手脚一跺,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可想而知,夏十二也曾与李白饮酒欢喜。那一定是一个像李白一样自然率直,洒脱不羁的人。有李白在身边,他才能尽兴。
【读一首李白诗《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一个聪明、无拘无束的人可以享受爬楼梯的乐趣。】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