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仙与诗圣的对决中,登上岳阳楼后,两人各赋诗一首,杜甫获得了精彩而美丽的胜利。

更新:08-24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在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之前两三百年,我国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李白和杜甫曾游览过岳阳楼,并各赋诗一首。

两人登陆时仅相差九岁。当他们登上楼梯时,李白五十八岁,杜甫五十六岁。两首诗也都借景抒情,也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

李白的诗仍然有夸张、荒诞的想象,但又似乎什么也没说;杜甫的诗仍有“家国天下”的固有情怀,但心中却似乎有万千事事永远也说不完。

值得一提的是,杜甫在这首诗的开头只用了十个字,就描述了洞庭湖的磅礴之美,这里天地颠倒,星辰大海浮动。他的想象力不亚于李白。

在诗仙与诗圣的对决中,登上岳阳楼后,两人各赋诗一首,杜甫获得了精彩而美丽的胜利。

一、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 唐李白

塔上眺望岳阳尽,川江通洞庭。

大雁引走忧伤,高山携明月。

在诗仙与诗圣的对决中,登上岳阳楼后,两人各赋诗一首,杜甫获得了精彩而美丽的胜利。

留于云端,接杯于天。

醉后,凉风习习,人们袖袖翩翩起舞。

诗歌翻译:

登上岳阳楼,四面无限风光,江水源源不断流向开阔的洞庭湖。大雁引愁去远方,群山带出天边明月。楼上正在举行宴会,仿佛云端正在举行一场盛会。

在诗仙与诗圣的对决中,登上岳阳楼后,两人各赋诗一首,杜甫获得了精彩而美丽的胜利。

我刚举起酒杯,一只手从天上伸出来。醉酒游岳阳楼时,凉风吹起我和夏十二的衣袖,仿佛两人在跳舞。于是我们一边跳舞一边高高兴兴地回去休息了。

这首诗是李白写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的。两年前,他因为在雍王手下担任幕僚,差点被判死刑。

事实上,在成为雍王的幕僚之前,李白和他的妻子宗氏就已经开始长期修行道教。从他公元744年的诗《独坐敬亭山》来看,当时的他似乎已经看淡了这个世界。

因此,他后来选择了离开大山,这让很多人无法理解。宫廷中只有杜甫同情他的困境,因此写下了著名的歌曲《不见》。

杜甫在诗中说:“久不见李升,假装生气,真是悲哀,天下人都想杀他,唯独怜才子。”这说明杜甫认为李白之前求仙参道的行为只是为了麻痹自己。就是“装疯”、装疯。

李白一直想展现自己的政治野心,所以他不顾妻子宗氏的劝告,投奔了永王李璘,险些丧命。后来他侥幸活了下来,被流放到夜郎。

乾元二年,因罕见大旱,朝廷大赦,李白被释放。乘船回江陵途中,与友人夏十二登上岳阳楼,写下了这首诗。

在这首诗中,李白依然有着年轻时一样丰富而新奇的想象力。比如,岳阳楼上,有热情的大雁,帮他将“忧愁”引向远方的天边;有热情好客的山,深情地为他“承载”着美丽的月轮。

他和夏十二宴会的地方,似乎就在白云之中。席间,酒杯交换,握酒的手仿佛从天而降。我真的感觉神一样的轻松和快乐!

凉风吹来,吹起了他们的衣袖,一扫身上所有的霉气。两人就像两个天真无邪的少年,一路跳舞回来。

五十八岁,是人生的暮年。他刚刚死里逃生,遇见了他的老朋友。普通人简直恨不得哭啊!但李白是谪仙,他不会痛哭流涕。

所以我一直相信李白“一生都是少年”。他写这首诗只是为了抒发当时的愉快心情。

二、杜甫的《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 ——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游岳阳楼。

吴、楚之东南,宇宙日夜浮动。

没有亲人朋友,没有老弱病残。

兵马过山北,平玄提斯流。

诗歌翻译:

以前听说过洞庭湖、岳阳楼,现在登楼临水才能真正看到洞庭水的壮丽。浩瀚的湖泊将东南的吴国和楚国一分为二。太阳、月亮和星星似乎都漂浮在湖面上。

离开家乡后,我已经很久没有收到亲友的来信了。现在我老了,病了,身上唯一的东西就是一艘小船。关山以北地区仍处于战火之中。我靠在栏杆上,眺望远方。想到这里,我不禁泪流满面。

杜甫写这首诗时已五十八岁,距他生命的终结只有两年。他原本在成都投靠朋友严武。严武死后,公元766年来到重庆奉节,购买了数十亩土地,种植水果和农作物。

此后的两年里,他一直在拼命写诗,这一时期创作的诗歌占到了他今天现存诗歌的三分之一。

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大概是因为感觉自己的末日已经临近,杜甫迫切地想要回到家乡。他从江陵乘船到公安,再转车到岳阳。这时,他去参观了他心仪已久的岳阳楼。

登上岳阳楼,眼前的壮丽景象,激发了杜甫年轻时“尧舜之王”的英雄情操。但转眼间,他忽然想到了自己现在的真实处境。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已经让人难以忍受。

再加上他年老多病,家里的兄弟和昔日的朋友也失去了联系。谁也不知道他会死在这孤舟里。这是多么绝望啊!

但他并没有怨恨命运对他的不公,他把心思转向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没有亲友的来信,因为北部边境的战争仍在继续。

目前,国家尚未安定。惭愧,我年纪这么大了,只能站在岳阳楼的栏杆上看风景,根本无能为力。想到这里,他的眼泪和鼻子一起流了下来。

这时,杜甫感到“活着真辛苦”!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立下誓言的时候,他总是想着光明的未来。但直到晚年,他才发现,那些只是奢望。

不知哪位词论家曾经说过:杜甫不应被称为“诗圣”,而应该被称为“情圣”。因为他的诗总是充满了家国天下的情怀和漂泊的纯真,读起来让人热泪盈眶。

都说李白一生都是“少年”,但实际上杜甫却不是。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充满热情和爱国情怀,直至去世。只是小时候的他显得有些“成熟”。

结语

喜剧总是不如悲剧令人印象深刻。虽然李白在写《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之前遭遇过灾难,但诗本身的语气是愉快的,所以远不如杜甫的《登岳阳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毕竟现代人不可能有李白一样的经历,但就像杜甫的诗一样,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童年的梦想和中年后被现实摧毁的经历。

杜甫与常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从不“怨天尤人”。也许他偶尔会想为什么他的朋友不给他写信。

但他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他立刻就会想:受苦的不只是我一个,看看这个国家,北方还发生着战争。真正受苦的是世人,于是他又开始为世人哭泣。

杜甫的同情心和同理心是世间罕见的。更难得的是,无论风风雨雨,风霜雨雪,他始终坚守着这个性格,直到生命的尽头。

【在诗仙与诗圣的对决中,登上岳阳楼后,两人各赋诗一首,杜甫获得了精彩而美丽的胜利。】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读一首李白诗《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一个聪明、无拘无束的人可以享受爬楼梯的乐趣。 下一篇:与夏十二、李白登岳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