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一首描写立秋的诗。
范成大在这首诗的序言《立秋》中解释道:“立秋戴梓叶,食瓜,吞七粒红小豆,皆是吴中节庆项目。” 《月令广义》中又记载:“立秋日,红小豆七颗,或十四丸,取精花水,面西吞之,则一秋不生痢疾。”精花,又称精花。所谓井水,指的是清晨打来的井水。可见,戴梓叶、吃秋瓜、吞红豆、喝井水是江南地区立秋的四大习俗。
“剪去梓叶满园种瓜,红豆如珍珠吞井花”。一两句说,折下梓树的落叶,戴在头上,迎接秋天;摘花园里的瓜果,吃秋瓜,啃着秋消暑。饱满的红豆就像红色的珍珠。如果与清晨抽取的京华水一起吞下,整个秋天就不会患上痢疾了。这写为“立秋之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天意味着拉动,这里的东西被拉动。”由于梓树中的“梓”字与秋天的“秋”字同音,所以人们佩戴梓叶来迎接秋天。据记载《东京梦华录》:“立秋第一天,满街卖梓叶,妇孺皆将其剪成图案佩戴。”这种习俗到了南宋时期更加盛行。周密《武林旧事》卷三云:“立秋第一天,大家戴梓叶,喝秋水红豆。”
“秋瓜”指的是吃秋瓜的习俗。《诗经》说:“七月吃瓜,八月破锅”。《帝京岁时纪胜》 载:“盼立秋,种冰瓜,蒸蜜饯,喝香叶,露院子露一夜,一家人一起吃新秋喝它”意思是秋暑过后,就不会再有疟疾、痢疾了。”民间有句俗话:“立秋后吃西瓜,就不用花钱买药了”。《本草纲目》 据说西瓜味甘性寒,无毒。不仅能除烦、止渴。解暑”,还有“舒中下气,利尿,治血痢,解酒毒,治口疮。”每年立秋,大家都吃西瓜,被称为“吃秋”。立秋吃西瓜,可以“吃”去余暑,“吃”“秋老虎”。
“红豆如珠”是指立秋的第三个习俗,就是吃红豆。一般情况下,吞下七颗或十四颗小豆。 “花京花”是立秋的第四个习俗,喝秋水。只不过这个秋水需要从清晨的井水中汲取。用它吞下小豆,保佑秋天平安健康。
“洗去烦恼节俭,组织微笑谈人生”。三四句,意思是清除郁闷的情绪,迎接秋天的到来。用微笑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这就是“立秋时的心境”。
【范成达《立秋二绝·其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