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从现有资料来看,最早的诗集出自晋代,共收录《诗经》句。从那时起,就有许多模仿者。比如宋代的王安石就喜欢写集句诗。苏轼也尝试过这个方法,宋末的文天祥也非常喜欢这个方法。据说他在诗中使用了集句。两百多首诗!然而要知道,古人的诗歌大多是由五、七个字组成的。用诗句来表演诗很容易,但用词来表演就比较困难了,因为句式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能完成。例如,辛弃疾下面这首诗《忆王孙》就是一本词集。
忆王孙辞秋江古句集
辛弃疾
登高山,看水归路。不要因为分离而悲伤。没有必要来抱怨洛惠。过去的人不一样了。每年秋天只有大雁飞翔。
第一句话来自宋宇的《九辩》。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若远行,我会在你回家时为你送行”。辛弃疾这里用它作为第一句,直接在标题中点名告别。而且,由于宋玉的《九辩》将悲情与秋的凄凉融为一体,使后人的悲秋作品形成了固定的风格,所以辛弃疾在这里用了这句话,情感上不言而喻。
第二句“多愁善感别”出自屈原《九歌·少司命》。原句是:“多愁则分离,多喜则新相识”。从这里我们或许可以推断,辛弃疾的这位朋友并不是老朋友,而是新认识的人,但他也因为告别而感到非常难过。我们知道,在中国文学史上,屈原和宋玉经常一起出现。这里辛弃疾的前两句用的是这两个人的诗句,意思是连贯的。让人读起来感觉很有艺术感。可谓集采巧妙。设置得恰到好处。
我们比较熟悉的是第三句话“不必登高怨落光”。这是杜牧的诗《九日齐山登高》:“但我会醉过节,无需登高怨落霞”。日落时分,暮色将至,朋友们欢聚一堂,我们还没有玩够,又到了告别的时候了。这个时候告别不是更难过吗?
接下来的三个字“今人不同”出自苏轼的《陌上花》。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国家与过去的人民还是不同的”。由于限于诗歌的节奏,辛弃疾只用最后三个字来代替整个句子。句子。但这三个字却意义深远,其中蕴藏着多少变迁和沧桑啊!至此,作者已逐渐从告别扩大到更大的范围。
最后一句“每年秋天只有大雁飞翔”出自李翘的《汾阴行》:“山河含泪,衣裳沾泪。富贵荣华能持续多久?看不到汾水现在,每年秋天只有大雁飞翔。”李樵的诗很通俗易懂,他写这部作品的情感是为了反映汉武帝奋殷祭祀时的激动心情和事后的苍凉。但辛弃疾在这里似乎更进了一步。结合上一句,他表达了生活中的所有情感、悲伤和失望,以及南宋朝廷呆在角落里不思北进的悲愤。
【辛弃疾极为特殊的诗《忆王孙》,整首诗都是“偷”别人的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