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春江花月夜》(四)《无月色春江何处》

更新:08-24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春江花月夜》 全诗36句。提到海的只有3句,提到河的却有12句之多。哪一个更重要,一看就知道。海虽大,但不如河大,可以灌溉土地,是农耕的基础。

张若虚未能迈出的一步,是整个封建社会都无法迈出的一步。

他看到河与海相连,“春江潮水与平海相连”。然而,再往前,沿着近海,可以到达远方的大海,到达更远的大海……直到大海的尽头,太平洋的另一边会是什么样子?场景?士大夫张若虚就不会去想,因为圣人“仲尼曰:君子中庸之道”。

寓意《春江花月夜》(四)《无月色春江何处》

在这种“中庸之道”的掩护下,任何事都不能做得太过分,否则物极必反,“月满则失,水满则溢”。河水不是已经溢进海里了吗?老子说:“远方就是解药”:当你到达足够远的时候,就该回到原点了。

不仅是盛唐时期的张若虚,就连马可波罗东渡后,身处距离盛唐数百年的明朝、“大师未及”的徐霞客,也没有有勇气离开文学和教育。在徐霞客之前,哥伦布和伽玛就已经完成了海洋探索的伟大发现。

开放富强的唐朝还未能做到这一点。宋代大儒朱希修《四书》以后,明朝严酷的海事限制和克制性格,在遵守规矩、不求轻举妄动方面,更“比唐朝更糟糕”。

寓意《春江花月夜》(四)《无月色春江何处》

与此同时,与明朝几乎同时期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解除了传统文化和教育的束缚,摆脱了中世纪的黑暗,解放了思想,追求了真理,在科学和科学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技:达芬奇、哥白尼、伽利略、笛卡尔……。

这一步的差距,让多少人失去了机会?

见过“千里”的张若虚,可以远离寺庙,远离江湖,却注定无法超越自己的文化背景和自己的思想境界。他们的祖先大圣孔子对心态有这样的要求:“中庸之道”。 —— 平均值是最高状态。

“中庸之道是最高境界”是一种主观、内向的静态心理气质。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我爱我的老师,更爱真理”的客观、实证的精神气质完全不同。

节制与个性是不相容的。个人必须与集体平起平坐,否则“林中之树,必将被风摧残”。

伽利略太叛逆,牛顿太颠覆,爱因斯坦比牛顿更躁动。这三者可以创新,但可能不利于维持现状。真理喜欢他们,但中央集权很可能不喜欢他们。否则伽利略就不会失去自由,爱因斯坦也不会流亡。

张若虚像拉着风筝一样,将思绪从“波光粼粼千里之外随波逐流”的远方拉回到“春江何处无月”的独特物象——“月” 。

“没有明月,哪里有春江水?” ——河不分东、西、北。都被同一个明月照亮;

这里那里有三万三千三百五十四个人,无论地位高低,都在天下的统一统治之下。

只要看到同一个月亮,无论是田野里的灶上老人,还是寺庙里的官绅,都会有相同的情感理想和收敛的公共精神。

这里的“月亮”不仅仅是月球,还包括宇宙月亮。正如“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之光”的月亮一样,也是思乡之月,公共情结的“故乡”,母亲,拥抱、回归、向心力、忠孝……漂泊的起点就是终点。

而这一切,高高在上的“明月”只需要静静地低头统治,等待着世人所有人仰视。

【寓意《春江花月夜》(四)《无月色春江何处》】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哪里有没有月光的春江水? 下一篇:宣城回忆第63期:李白游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