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幼帝刘辩即位。其亲戚何进等人试图杀害宦官,但未成功,被宦官所杀。袁绍、袁术攻杀宦官,朝堂大乱。董卓率军进京。驱逐了袁绍、袁术,废了刘辩,立刘协为皇帝(汉献帝),掌握了政权。汉献帝元年初平元年(190年),袁术、韩馥、孔敏等各路军阀同时起兵。他们推举袁绍为联盟盟主,推选曹操为奋威将军。他们联合军队向西进攻董卓。然而,这个联军的诸将都有着自己的私心,想趁机扩大自己的实力,所以无法联手对付董卓。当董卓率部留守洛阳抵抗关东军时,各路部队都不敢巡视,生怕失去自己的兵力。据史料记载,当时没有人敢带头讨伐董卓。曹操对联军寸步难行十分不满,于是独自率领三千人马,在荥阳与董卓部将徐荣作战。此战虽然失败,但却体现了曹操的勇气。以及在这场历史动荡中的正义立场。不久,攻打董卓的联军因各自争夺权力和优势而分崩离析,开始互相残杀。汉末开始了长期的军阀混战,造成人民大量死亡,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这首诗就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反映。
2、原文:
好丽行
关东有义士起兵,与恶势力作斗争。徽梦金初期,心在咸阳。
军队综合实力参差不齐,犹豫不决,雁阵飞扬。势利使人争斗,继承人相互争斗。
北刻淮南兄之衔。盔甲上长满了虱子,成千上万的人因此而死亡。
白骨露野,万里无鸡鸣。生者留下的数百件物品中的一件,光是想想都会让人心碎。
3. 白话翻译
关东正义之士纷纷起兵,向那些残暴之人发起进攻。最终他与诸将结盟,共同击败长安的董卓。攻打董卓的各路大军聚集在一起后,因为各有各的打算,又缺乏同样的实力,互相观望,没有人愿意带头。 “势利”二字引发了各军之间的竞争,随后各军开始互相厮杀。袁绍的表弟袁术在淮南称帝,袁绍打算立傀儡皇帝,并在北方刻下皇帝的印章。由于战争不断,士兵们的军装长期脱不下来,铠甲上长满了虱子。许多平民也因为连年的战争而大量死亡。这些骨头暴露在野外,没有人收集它们。方圆数千里无人居住,也听不见公鸡的叫声。想到只有百分之一的人还活着,真是令人悲伤。
【曹操《蒿里行》鉴赏】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曹操的《蒿里行》,真的是太震撼了!这首诗将战乱的惨状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读了心寒。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蒿里行》这首诗,充满了悲凉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战火纷飞的年代。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曹操的诗歌风格雄浑豪迈,这首《蒿里行》也不例外,充满了悲壮感。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意境太深远了,让人忍不住反复品味。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曹操的《蒿里行》,真的是一首千古名篇!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有力,却充满了感染力。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蒿里行》的悲壮感,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曹操这首诗,真的写出了那个时代的痛楚。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蒿里行》的意境,很能触动人心。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蒿里行》中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两句,真的是太经典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曹操的《蒿里行》是一首反映战争残酷的史诗。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歌语言很朴实,却很有力量,让人印象深刻。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了《蒿里行》,才知道战争是多么的残酷。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曹操的这首诗,真的是很震撼,让人深思。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悲凉之情,真的是让人难以忘怀。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蒿里行》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歌语言很精炼,却很能打动人。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曹操的诗歌总是充满了力量和悲壮感。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蒿里行》这首诗,真的很值得反复阅读。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曹操的诗歌,总是能让人感受到时代的脉搏。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