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蜃楼、形成原理、历史记录

更新:08-25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形成条件

海市蜃楼与该地点特定时间的地理位置、地球物理条件和气象特征密切相关。温度异常分布是造成大多数海市蜃楼的气象条件。

以海市蜃楼的形成为例。夏天,沙漠里的阳光火辣辣的,沙子被太阳烤焦了。由于沙子的比热很小,所以温度上升很快。靠近沙子的下层空气温度上升很高,而上层空气温度却保持很低,从而形成温度模式。异常分布。由于热胀冷缩,靠近沙子的下层热空气密度较低,上层冷空气密度较高。这样,空气的折射率下层小,上层大。当远处较高物体反射的光不断地从上层较密的空气折射到下层较稀疏的空气中时,其入射角逐渐增大,当增大到等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这时,如果一个人向后走,看反射光,就会看到海市蜃楼。

海市蜃楼、形成原理、历史记录

由于沥青路面颜色较深,在夏季烈日照射下其吸收能力强,也会在路面上方的上层形成冷而浓的空气,而在路面上方的上层则形成热而低密度的空气的分布格局。下层,所以也会形成海市蜃楼。

沙漠中出现的“海市蜃楼”是阳光遇到不同密度的空气时的折射。在沙漠中,沙子和岩石白天受到太阳的烘烤,沙层表面的温度迅速上升。由于空气的传热性能较差,无风时,沙漠上空的垂直温差非常显着。底部热,顶部冷。上层空气密度高,下层空气密度低。当阳光从高密度空气层进入低密度空气层时,光线的角度发生变化。经过光线的折射,远处的绿洲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这种“海市蜃楼”现象有时会出现在海上或河流上。

海市蜃楼是一种视错觉,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过大气层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海市蜃楼简称海市蜃楼。根据物理学原理,海市蜃楼是由不同密度的不同空气层造成的,光在不同密度的空气中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它是由于海面冷空气和高空暖空气之间的密度差异而导致光的折射造成的。 [4]

海市蜃楼、形成原理、历史记录

原因

海市蜃楼是由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形成的自然现象。它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层折射形成的虚像。

我们空间中的人们可以看到的光在可见光范围内(400-700 nm)。我们看到物质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可以接收从它们反射的可见光。在晚上,我们无法接收到物质发出的红外线。即使在可见光范围内,如果光线太强或太弱,我们也看不到。人眼是由我们空间中的物质组成的,是由最大层分子组成的最大层粒子组成的,只适合看到一定能量范围内的光。

如果那层由分子组成的空间中的粒子比最大的一层粒子略小,人眼就看不到它们,更不用说由分子组成的更小的粒子的空间了。对于人类来说,这些物质反射的光是不可见光。但是这个空间的生命能够接收到这个空间物质反射的光,能够看到这个空间的物质,因为它们眼睛的分子粒子和人眼睛的分子粒子不一样。

海市蜃楼是另一个维度的真实显现。在物质的运动下,它反映在我们的空间中。海上出现海市蜃楼。这里的空气湿度较高,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内空气湿度比较高,厚度也比较大。这样,大面积的水蒸气在运动下就能偶然形成一个巨大的透镜系统。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放大镜、显微镜一样,将微观世界另外空间的景象反射到我们的空间中。可以用人眼观察到。 [

历史记录

史记《史记·封禅书》:“紫微、玄、燕赵遣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州。此三山相传在渤海之中,相距不远。若有事来,风使船去,则见诸仙仙药,皆白,金银未至,似宫阙。云来时,三座神山都在水下,风常常把它引走,但它却永远不会来。”[1]

南宋遗民林景熙的《蜃说》,共百余字,是描写海市蜃楼的最好散文之一。

明代

明陆容《菽园杂记》:“海市蜃楼之说,出自天官书,来自远方。可能海市蜃楼是一只大蛤,岳灵说:雉鸡入海,可能是海市蜃楼,海里这样的事有很多,不过,据说是因为海边没有塔。登州海市的海市蜃楼,年底就见不到你了,所以我去海神庙祈祷一下,如果我认为明天还能祈祷的话,那就不是海市蜃楼了。”

明代方逸之《物理小识》云:“睢阳袁恪任辅军,正在楼上饮酒。忽来数十水手,各有调停,甲胄耀眼,红旗遮盖。” ”他们惊愕地看着对方,急忙停止喝酒,准备出城。当船即将到达岸边时,突然消失了,因此知道这是一个海上市场。”后来这首诗脍炙人口,他在蓬莱阁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

袁克礼《观海市诗》有诗有序(《观海市》是描述海市最真实最得体的文章)

于建亚搬到了东某,日子过得轻松三年。每次想去海市看看,都纠结机器维修,连看一眼都看不到。甲之春,宣令。由于事情还没有整理好,又看了两天月亮,终于有时间看日晷了。盛夏的一天,我无意中爬上办公室的中楼,打开窗户向北望去,看到了往常浩瀚中的一座雄伟的城市。因为当你环顾四周的岛屿时,你会发现它们和以前不一样了。卑者抵挡,锐者抵挡。宫殿、塔楼混杂其中。仔细一看,只见屋檐高耸,无一不是红的、粉红的、粉红的。形状依次排列,如华盖、旗帜、宝塔、说话的木偶。春树千家,错落有致,小桥小岛,断断续续,时隐时现,真有画家可居之处。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那些聪明的人身上。相传蓬菜仙岛拥有各种神通。是这样吗?我申请它的时间最长,它有很多不同的功能,很难描述。海若要走,怎么会拿出这个来完成自己的夙愿呢?因为他写诗来纪念他的事件。

拾级而上,天色与水色交相辉映。云无际,豁达自风来。一瞬间,海市蜃楼呼出,岛屿永远消失。茫茫茫茫的波涛之中,突然出现了冲涌。平角锋利如筹,美得郁郁葱葱。一阁飞过门槛,炊烟直上胸。远岑相映,变化各异。峭壁成光复,平山风姿绰约。它一升一落就翻倒,一瞬间分裂又重新结合。云树遮山,日照红花。佛塔相对,信奉鬼功。村处周渚,断岸通长虹。文字出现又消失,不分色空。忽隐忽现,自然自有其本来的优点。冰月来到渤海,三年才遇见一次。看着林济深,这一天我干渴的肠子都饱了。走路时感到奇怪,写诗时感到羞愧。

清朝

刘宪庭《蓬莱阁诗》

莱阳董巧云说:登上舟州海市,不仅见幻塔宫殿,而且一日战船百余艘,旗帜凶猛,金鼓声响。不一会儿,他就掉进了水里。又传崇祯三年,樵夫赴登州。太守萧御有一个小考验,他是适合去海市报到的门卫。正因为有这个习俗,遇到海市,就要敲鼓报官。萧领童子去看,只见北门外有一座长山,山上有一个洞,像城门一样。水从里面流出来,瞬间沸腾,把山劈成两半。从辰到中午,又继续。又据说,涉海的人说,从海里看向岸边,也有人在塔上观看,就像在岸上看到的一样。

《广阳杂记》 ——选自《海市蜃楼》(沈括)

登州海中,常有云雾缭绕,宫殿、楼台、城垛、人、车马、王冠,无不清晰可见,堪称海城。或者说:“是海市蜃楼的能量造成的。”这是值得怀疑的。欧阳文忠出使河朔,途经高唐县。驿站的夜晚,天上有鬼神经过。我问这里的长辈,他们说:二十年前,我白天路过县城,看到很多人。当地人也称它为海市,与你在邓州看到的大致相似。

梦溪笔谈》(蒲松龄)

环山城是城内八景之一,但已经好几年没见了。孙公子于年和同伴们正在楼上喝酒。忽见一座孤塔拔地而起,清明高高在上。到处都看到了几十座宫殿、青瓦、飞筏,我开始意识到这是一座山城。不多时,高墙绵延六七里,原来是城墙。有楼如楼,有殿如殿,有坊如坊。它们都清晰可见,数量达数亿之多。突然狂风大作,尘土飞扬,空气浓浓,城市一片模糊。现在风平浪静,天朗气清,除了一座直冲云霄的危楼之外,一切都消失了。该建筑有五层框架,窗户全部敞开;一排有五个亮点,那是楼外的天空。逐层指数意味着建筑物越高,其亮度就越低。数到八层,然后像星点一样切割它们。而其之上,则是昏暗迷蒙,其层次无法计算。楼上,人来人往,或倚或站。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物越来越低,顶部可见;渐渐地,它变得像一座普通的建筑;然后它就变得像一座高楼;突然间它变得像拳头或豆子一样,然后就看不见了。还听说一些早期的旅行者看到山上的人和商店,与世界其他地方没有什么不同,所以这里也被称为“鬼市”。 (《七年级语文》第一卷第20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8]

现代记录

2011年5月10日,广州塔再次出现“空中皇冠”现象,专家称这是海市蜃楼。 2011年5月9日下午4点左右,海口市沿海出现海市蜃楼奇观,持续约一个小时。

2012年5月2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广东汕头中央大厦西北的天空中出现了连绵起伏的山峦。正常情况下,从这个角度看不到山脉,所以这应该是海市蜃楼现象。

2013年4月30日,珠海九洲港海面疑似出现“海市蜃楼”,海面漂浮着一台“塔吊”。山的上半部分十分清澈,下半部分则是浩瀚的云雾连着海水。山峦渐渐模糊,渐渐隐匿,与天空融为一体,直至完全消失。整个过程持续了大约20分钟。

2014年2月2日中午12点左右,家住后海海景一期的关先生一家惊讶地发现窗外海面上出现了海市蜃楼,持续了约5分钟。

2014年5月20日,在新沙港区西北角,两台桥吊之间的远处,广州“小曼瑶”号和西塔、东塔清晰可见。每个人都用手机拍照。 16时25分左右,“小蛮腰”看得最清楚; 16时30分左右,“小蛮腰”上部大幅缩小,其他三座建筑仍清晰可见。但几分钟后,“小蛮腰”渐渐消失在云端。

2015年3月19日上午,在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灵山湾海域,在沙滩上散步的市民发现,灵山岛附近海平面上出现了数座高楼状物体。原本空旷的海平面上突然出现了这样奇异的东西。大多数人猜测这是“海市蜃楼”。

2015年6月12日下午6点左右,河北省承德高新区出现海市蜃楼,持续20分钟。这一幕恰好被承德市民教师李秉杰拍了下来。 [1]

用户评论

你很爱吃凉皮

太神奇了!一直以为海市蜃楼只是传说,没想到真的有科学原理,长知识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珠穆郎马疯@

海市蜃楼的形成原理好复杂啊,不过看完视频后,感觉对它更了解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笔画眉

看完文章,突然对海市蜃楼的历史记录很感兴趣,古代的人们是怎么解释这种现象的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权诈

海市蜃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是太神奇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傲世九天

原来海市蜃楼是光线折射造成的,感觉以前对它的理解太片面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原

这篇文章太棒了!不仅解释了海市蜃楼的形成原理,还列举了大量的历史记录。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聽風

突然觉得海市蜃楼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传说,而是有科学依据的自然现象。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命该如此

海市蜃楼,真是大自然的魔术师!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仅有的余温

以前只知道海市蜃楼很美,现在才知道它背后还有这么多科学知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年约

文章介绍的太详细了,对海市蜃楼的形成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自凉丶

原来海市蜃楼的历史记录可以追溯到古代,真是太奇妙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你,很幸福

以前一直以为海市蜃楼是传说,现在才知道它是真实存在的。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寂莫

看完文章,感觉对海市蜃楼的了解更深入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红尘滚滚

感觉海市蜃楼真是一个神奇的现象。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早不爱了

文章解释得非常清楚,对海市蜃楼的形成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与清晨阳光

海市蜃楼的历史记录,真让人感叹大自然的奥妙。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繁华若梦

希望以后有机会亲眼目睹一下海市蜃楼的奇观。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关风月

对海市蜃楼的形成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觉很神奇。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拗旧人

以前只知道海市蜃楼很美,现在才知道它还有这么丰富的历史记录。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桃洛憬

感谢作者分享了这么精彩的文章,让我对海市蜃楼有了全新的认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海市蜃楼、形成原理、历史记录】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那些寻求隐居的人将永远找不到他们。淄博这些深受游客喜爱的山,都有着自己的故事!你爬了几座? 下一篇:《博山的故事》中的《聊斋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