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与大家分享的诗《贾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的一首讽刺诗。与其他讽刺诗相比,李商隐的诗措辞更为尖锐,讽刺更为辛辣。可以说是对皇帝愚蠢无能的斥责。但同时又不言而喻地点出了真相,情感微妙而微妙。如果你的水平不够好,你还真说不出来。那么李商隐的诗是如何批评皇帝昏庸无能的呢?我们来仔细看看这首诗:
宣传处求贤纳士,访大臣,而贾生的才干更是无人能及。可惜半夜坐在前桌,不问苍生,不问鬼神。
《贾生》是李商隐创作的七言绝句。所用的表达方式是借古讽今。也就是说,他借贾谊的经历来表达自己无法欣赏自己才华的感受。通过讽刺汉文帝能求贤而不识才的行为,进一步讽刺了晚唐皇帝的昏庸无能。他们只崇奉佛道,服药求仙,忽视民生,不任用人才,造成国家宦官当道,割据诸侯。
“颁布署求才,访大臣,贾生之才,更无人能比。”即汉文帝求才,宣布召见贬相贾谊。贾谊的才华和气质是无与伦比的。这里的“贾圣”指的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他曾主张改革弊政,提出许多重要的政治主张,但遭到诽谤和贬谪,一生郁闷失意。从“求贤”再“访追大臣”的角度来看,似乎是在赞扬文帝?骂皇帝昏庸无能又怎样?
别急,我们继续往下看。 “可惜半夜前桌空无一人,也不问人事鬼神。”意思是说,可惜文帝召见贾谊,却只白说了半夜,令人唏嘘不已。没想到文帝不提国事民生,反而问鬼神。据记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帝召见贾谊,向他请教一些关于鬼神的建议。俗话说:“皇帝知鬼神,故问鬼神来历”。直到半夜,文帝才说道:“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贾胜了,我想我做错了事,现在不能这么做。”
简单来说,文帝邀请贾谊求贤,他虚心求教,用心聆听。只是没有用在正道上,而是幻想成仙,问鬼神罢了。这样,我们再看这首诗,就会明白为什么它既含蓄又尖锐。如果你不擅长的话,你真的看不到它。这里的“可怜”二字,其实是冷军的讽刺,比直接用“可怜”、“可悲”更耐人寻味。
这样一来,最后一句“莫问苍生,问鬼神”就显得极其尖锐,其讽刺意味也极其深刻。揭示了文帝(但不限于文帝)表面上求贤敬贤,实则不能识贤任用。李商隐领导下的晚唐皇帝大多崇拜佛道,服药求仙,不关心国家大事。诗人韩愈因谏唐宪宗供奉佛骨是荒谬的,差点丧命。
综合考察李商隐这首诗,他是讽刺汉文帝,实则是讽刺晚唐皇帝。他不仅对贾谊的遭遇表示同情,还表达了自己的才华没有得到认可的深切感触。总的来说,它是一首千古名篇的讽刺诗,也是一首千古名篇的史诗。
【李商隐写了一首讽刺诗,既含蓄又尖锐,批评皇帝愚蠢无能。】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