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刀《寻隐者不遇》(书法作品自行创作,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
松下询问男孩,说老师要去采药。
唯此山中,不知云在何处。
【笔记】
寻:探访。隐士:隐士,隐居山林中的人。古时指不肯做官、隐居山林的人。一般指有智慧的人。步宇:没见过,没看见。
童子:非成人的人,小孩。这里泛指“隐士”的弟子、学生。
彦:回答,说。
云深:指山深、云雾浓重。
何处:行踪、地点。
【翻译】
青松下,问隐士徒弟:
他说师父已经去采药了。
他还指着那座高山说道,在这座山里,
但林深云密,不知他身在何处。
【作品简介】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这首诗的第一句是一个探寻者问一个男孩,后三句都是男孩的回答。诗人用问答结合的方式,形象地描述了寻而不相见的焦虑。诗中用白云比喻隐士的高贵,用青松来形容隐士的品格。诗中描写了邂逅隐士的求索与失败,进一步凸显了求道者对隐士的仰慕之情。全诗词句清晰简洁,词繁体简,情感深邃隽永,描写纯粹而质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字简洁、寓意丰富的作品。
【创作背景】
贾岛是一位诗人,以“考试”二字而闻名。一般认为,他只是在文字运用上下功夫。事实上,他的“阐述”不仅注重词句的完善,而且在策划和构思上也煞费苦心。这首诗就是一个例子。
诗中的隐士以采药为生,济世济人。他是一位真正的隐士。因此,贾岛对他十分敬佩。诗中白云彰显他的高贵,青松歌颂他的品格,对景物的描写也含有对比之意。然而,敬佩却没有遇见,更凸显了他的失落感。另外,作者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离开了繁华的都市,到了奇松白云之中“寻隐士”。其中的原因也耐人寻味、耐人寻味。
【关于作者】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汉族。字琅贤。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无名。元和五年(810年)冬,到长安,遇见张继。次年春,赴洛阳拜见韩愈,深得其诗文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文宗年间,因谗言,被贬为昌江(今四川蓬溪)尚书。他曾写过一首关于病蝉的诗《刺臣》(《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年),迁蒲州四仓参军。武宗于会昌三年(843年)卒于蒲州。贾岛诗歌在晚唐形成一种流派,影响很大。贾岛有《长江集》册10卷,现存版本有影印明宋版《四部丛刊》册。
作为奖励,每个人都会收集抄写本:
【《每日一首唐诗宋词》唐家刀《寻隐者不遇》 附读本和字帖】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哇!这个标题好吸引人,每天都能学习一首唐诗宋词,太棒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唐家刀的字帖,一直想入手,这次终于可以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我以前就读过,这次再学习一下,更能体会其中的意境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附读本是什么内容?可以介绍一下吗?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棒了!终于有学古诗词的好资源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欢唐家刀的字,干净利落,很有美感。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天一首唐诗宋词,感觉可以丰富我的文化底蕴。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古诗词,可以提高我的文学素养。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资源太实用了,可以收藏起来慢慢学习。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期待每天都能看到新的唐诗宋词!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唐家刀的字帖,应该很适合练习书法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资源太棒了!我要推荐给我的朋友!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于可以学习古诗词了,以前一直想学,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本和字帖一起学习,效果应该会更好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期待每天都能看到新的唐诗宋词,还有字帖可以练字!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唐家刀的字帖,看起来就很精致,想要入手试试。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古诗词,可以让我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资源太好了,可以让我在学习中放松身心。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资源应该很适合初学者学习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天学习一首唐诗宋词,感觉生活更有意义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