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
【宋】杨万里
泉水无声惜细流,树荫映照水面,清澈柔和。
小荷花刚刚露出尖角,一只蜻蜓就已经站在了上面。
泉水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惜其清柔。
泉水之所以安静,是因为它舍不得放掉那细细的水。倒映在水中的树荫就像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柔和的风景。
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啬。照水:反映在水中。轻柔:晴天柔和的景色。
小莲花刚刚露出尖角,一只蜻蜓就已经站在了它的头上。
小荷叶的尖角一露出水面,上面就已经站着一只小蜻蜓了。
尖角:荷叶尚未伸出水面的尖端。顶:顶上,顶上。为了押韵,“头”的发音不轻。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景的清新爽快的诗。一切都是那么的精致,那么的温柔,那么的深情。犹如一幅色彩缤纷的花草虫鸟水墨画。画中的池、泉、溪、荷、蜻蜓,虽小,却精致,充满生机。
第一句,紧扣标题,写小池塘的源头,一滴滴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来,没有任何声音,当然很小。流出的泉水形成了一条细流,而且更小了。这很常见,但作者却凭空加上了一个“珍惜”二字,说春天似乎很珍惜这细流,吝啬地不愿让它再流淌。于是这首诗立刻飞扬起来,变得感伤、有趣、充满人性。
第二句写树荫遮水,景色清柔。这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诗人却加上了一个“情”字,仿佛用她的清凉盖住了小水池,不让水蒸发干涸,从而化无情为情。而且诗中用光影聚焦于水面上舞动的柔嫩枝条,十分空灵。
三四句描写池塘里的一朵小荷花和荷花上的蜻蜓。小禾刚刚把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生机勃勃的气息,但这尖上已经站着一只小蜻蜓,似乎想先到那里去欣赏春天的景色。小荷和蜻蜓,一个是“才”,一个是“已在”,以新颖的视角看待周围的一切,捕捉转瞬即逝的风景。
《小池》这首诗的题名贯穿全诗,重点围绕“小”字。诗歌需要有不同的主题和背景。有些重大题材需要写出宏伟的境界、宏大的气势;有些题材很小,只是生活中的一个细节,却可以写出宁静和情趣。而这首诗写得就像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阳光、树木、荷花、池塘五彩斑斓,还有灿烂的阳光、墨绿的树荫、翠绿的荷花、生动的蜻蜓、清澈的泉水。画面动感十足:蜻蜓飞舞,池水影影绰绰,充满诗情画意。
参考:
1. 于建中中国古诗词名著翻译欣赏。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363页。
2. 小莲雾杨敬华中文。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92页。
【2020统一版中国古诗词一年级第12期《小池》 完整阅读欣赏版】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期的小池太好听了,一年级小朋友都能背下来,真不错!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孩子很喜欢听这首小池,一遍又一遍地跟着念,感觉对古诗词的兴趣更浓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期节目制作得真用心,画面和声音都很美,让人感觉很舒服。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2020统一版,这个名字听着就很专业,感觉质量有保障。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池》这首诗意境很美,听着听着就让人想起静谧的池塘。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年级小朋友能理解这首诗吗?感觉有点难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以后能多出一些像这样优秀的古诗词节目。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老师讲得很清晰,小朋友应该都能听懂。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期节目内容很丰富,不仅有古诗词,还有很多有趣的讲解。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着孩子们认真听课的样子,真是很有成就感。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期节目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魅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小池太经典了,每次听都感觉很舒服。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年级小朋友学习古诗词,从小培养兴趣,很有必要。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期节目很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观看,一起学习。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期待下一期节目,希望内容更丰富。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期节目真是太棒了,强烈推荐给所有家长和孩子。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小池真的很好听,孩子们都很喜欢。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期节目制作精美,内容丰富,值得一看。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期节目内容很适合一年级小朋友,既有古诗词,又有图文讲解。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期节目真是太棒了,希望以后能多出一些这样的节目。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