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
《小池》 作为杨万里的代表作,诗中捕捉到了初夏小池塘的有趣景色,文笔清新活泼,诗意自然:
泉水无声惜细流,树荫映照水面,清澈柔和。
小荷花刚刚露出尖角,一只蜻蜓就已经站在了上面。
全诗语言通俗易懂,但唯独第三句中的“小荷”字常常引起争议:它是指含苞待放的荷花,还是指刚生出的荷叶?笔者更倾向于后者。
最常见的说法是“小荷”是指荷花,因为它的形状被后来形容为“尖尖的”,与荷花含苞欲放时的形状非常吻合;但值得注意的是,荷叶初生时,其叶子卷曲闭合,顶端尖尖。它们将随着生长周期的进展而展开。因此,“尖”字也与初生荷叶的形状相吻合。
初生荷叶的形状,上下两端都有尖角。
众所周知,荷花每年的生长期可分为含芽展叶、开花结果、长出莲根、休眠等过程。 6月至8月是荷花开放期。 “小荷花”处于荷花的哪个生长阶段?如果我们能考证这首诗的具体创作季节,那么它的指称就很容易理解了。
杨万里的诗歌4200多首,收录在9部诗集、42卷中。他的诗集几乎都是按照他的任期和季节的顺序排列的。顺着这个脉络,可以分析《小池》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但根据目前该诗创作时间的研究资料,创作时间只能定位于年份,具体月份尚不清楚。因此,从时间层面来确定小河的参照是不可行的。 (杨八金《小池诗创作时间和地点考》)
除去创作时间的因素,我们可以根据语境和诗意来推测。
莲花植物特别有趣。它有很多别名,每个部分都有一个专有名称。我国最古老的字典《诗草篇》中记载了其各部分的名称:《尔雅》:
莲花,福曲。它的茎是茄子,它的叶子是豆荚,它的原是莲藕,它的花是莲,它的根是莲藕,其中,其中有莲。
郭璞注:“(芙曲)又名芙蓉,江东称莲花。”此外,诗歌中也常使用“红莲”(李白《折荷有赠》《涉江嬉秋水,爱鲜红莲》)、“荷花”(李清照《如梦令》《归来》)等词。到船晚后皆兴奋,误入荷花深处》)、《朱花》(曹植《公宴诗》《秋兰被困长坂,朱花出青池》)、《水志》 (葛立方《卜算子》《水卷红芝麻,脉如家家铺》)、《红衣》(姜奎《惜红衣》《虹梁水上鱼浪》正吹香,红衣半乱”)等别称。
莲花
自《诗经》年起,莲花就被收录在诗词中。 《国风·郑风》中写到“山上有扶苏,天上有莲花,不见京城,便见狂”;《楚辞》有“以荷为衣”,采芙蓉为衣”,这里的“芰合”是指菱叶和荷叶;魏晋时期,《青阳渡》写的是“青莲”在这些诗句中,显然后两个“荷”是单独出现的,指的是“荷叶”,而“荷”则指的是荷花。
这种现象是偶然的吗?我们先来看看杨万里自己的荷兰诗。据杨八斤老师统计,杨万里写的荷花诗有一百八十多首,几乎涵盖了四时的所有场景。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发现,杨万里写荷时,多用“荷”或“荷”字,如:
触天的荷叶无限翠绿,映着阳光的荷花别有一番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留下几朵荷花花蕊,浸泡在一瓶泉水的清香中。 (《荔枝堂昼憩》) 掉落的芙蓉片自成一个天篷,高高的荷叶吹在伞柄的边缘。 (《泉石轩初秋乘凉小荷池上》)别人问他们为何出行,他们只摘荷花来闹腾。 (《大司成颜几圣率同舍招游裴园,泛舟绕孤山赏》)我不注意打了个盹,把银盆装满了清水,做了莲花。 (《山居午睡起弄花三首其一》) 百里青山十里溪,万朵荷花映红霞。 (《题张埧夫腴庄图三首其一》)荷叶陪伴我的宁静,荷叶陪伴我的悲伤。 (《瓶中红白二莲》)
形容荷叶时,多用单独的“荷叶”或“荷”字,有的还会加一个形容词,如“小荷”、“池荷”、“元荷”、“荷珠”等。 《莲花音》等。
小荷刚刚露出了她的尖角
但池河雨中起舞,珍珠散落又重聚。 (《昭君怨·咏荷上雨》)细雨触荷,散玉尘,聚成小珠。 (《观荷上雨》)荷花翻珠不落,细音渐密渐细。 (《微雨 玉井亭观荷》) 风在吹,地在震动,雨在倾盆而下,你相信讨论这件事吗? (《过三衢,徐载叔采菊载酒,夜酌走笔二首》)君说去年西湖下雨,城外荷花声传到这栋楼里。 (《杨万里 正月二十四夜,朱师古少卿招饮小楼看灯二首其一》) 碧玉山边白鸟鸣,翠绿杨树迎风鸣。 (《晓坐荷桥四首其一》)
看看其他诗人单独使用“荷”时具体指的是什么,杜甫《为农》包括:浮叶圆荷,薄麦轻花。这里的荷,指的是荷叶; 《白居易《采莲曲》中有“荷叶缠浪风吹,小船可行荷花深处”的诗句。前者荷指荷叶,后者指荷花;苏轼《阮郎归·初夏》有句话“微雨过后,小荷翻身,石榴花开”。这里的“小莲花”指的是娇小娇嫩的莲花。细雨过后,荷叶被轻轻翻动。
荷花已去无雨掩,犹有菊花傲霜枝。 (苏轼《赠刘景文》)只有青莲和红莲,开合纯真。 (李商隐《赠荷花》)秋云缭绕霜飞晚,留残荷听雨声。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树叶上,日出雨干,水面清圆,风吹起每一片叶子。 (周邦彦《苏幕遮》)
上述诗中,“荷”指的是荷叶。
后面再看《小池》,用“财禄”二字来形容小河。如果指荷花,荷花单生于花梗顶部,高出水面。我觉得是和“菜露”两个字连在一起的。不太一致,但指刚从水里冒出来的卷曲的荷叶更合适。
如图所示
从诗学的角度来看,杨万里的诗大多具有理性感。这首诗《小池》不仅凸显了他对自然的清新朴素的描述,而且整首诗其实也有一点道理在里面。他能以小见大,把握事物的本源。当时的心情。从寂静的泉水、细细的流水、初夏温柔细腻的阳光,可以看出诗中所选的风景是事物刚刚开始时最柔和的时刻,而小荷叶则是事物刚开始时最柔和的时刻。第一次出生。
艺术家朱宣贤根据杨万里诗歌《小池》创作的国画《小荷才露尖尖角》生动地体现了这种诗意。画中的小荷是荷叶。
朱宣贤画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杨万里《小池》 尖角的“小荷”是指荷叶还是荷花?】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杨万里的小池真是写得妙啊!这尖角的“小荷”,到底是荷叶还是荷花呢?感觉两种都挺合理的...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荷才露尖尖角”,这句诗太形象了,但是“小荷”到底指什么?有点好奇...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直以为“小荷”是荷花,现在看来,可能是荷叶吧?毕竟尖角更符合荷叶的形状...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读起来感觉很清新,不过这“小荷”到底指的是什么,一直没想明白...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杨万里写这首诗的时候,可能根本没考虑“小荷”指什么,哈哈...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歌的意境很美,但这个“小荷”到底指什么,真的有点纠结...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都以为“小荷”指的是荷花,现在看到这个讨论,感觉好像也有道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歌意境很重要,但细节也别忽视!“小荷”到底是啥?这个答案真的很重要...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小荷”的争议挺有意思的,感觉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小荷”应该指的是荷花,因为荷叶一般不会露尖角...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更倾向于“小荷”指的是荷叶,因为荷花刚冒出来的时候,还没什么尖角...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小荷”的争议,真是让人思考,诗歌的魅力就在于此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杨万里真会写诗,这首小池真是写出了荷塘的生机勃勃...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小荷”的争议,真是让人忍不住想查资料,哈哈...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小荷”指的是荷叶,因为荷花刚开的时候,没有尖角的...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歌的解读真是博大精深,这“小荷”的争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杨万里写的这首小池,真是意境优美,让人沉醉其中...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小荷”到底指什么?感觉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讨论话题...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小荷”的争议,可以引发大家对诗歌的更多思考...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小池真是经典之作,每次读都能有新的体会...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