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铁面御史”林兰友起兵反清,在福建群岛恢复明朝十二年。

更新:08-25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在高耸的塔斗山上,著名的“惠心书院”走出了一位名叫——林兰友的硬汉,他为明朝的历史增添了沉重而苍凉的印记。明朝灭亡后,他带着家人,在厦门、南日、湄洲、平潭群岛继续抗清复明,在福建群岛奋战了十二年。林兰友参观了湄洲岛世界第一妈祖庙——“妈祖庙”。他编成《天后显圣录》一书,并亲自作序。

林兰友(1594年—1659年),字寒泉,又号子方、狄安。明代兴化府仙游县唐安乡连江里玉街(今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兰友社区)人。天启七年(1627年)乡试,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历任广西临桂县令、南京湖广路都御史、太仆寺少卿、山西路都御史兼江西巡抚、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首都的。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五月初一卒于福建平潭岛,享年66岁。着有《:010—30000》等书。

刻苦攻读

莆田仙游凤亭镇兰游街

明朝“铁面御史”林兰友起兵反清,在福建群岛恢复明朝十二年。

林兰友幼年就读的——惠新书院建于塔斗山。塔斗山海拔118米,位于林兰友故乡仙游县凤亭镇。因山顶有一座建于宋初的石塔而得名。塔名‘天中万寿塔’,俗称青罗塔,又名望海塔。该塔的形状像西班牙阿育王的王冠,梵语称为“阿育王塔”。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石塔保存完好,结构独特,雕刻精美,艺术性丰富。现为国家级保护文物。

塔斗山位于枫亭镇东北部,枫江与大海之间。是凤亭的出海门户。因山形似蜗牛,故名青螺峰。民间传说,汉代何氏九兄弟从江西逃往福建。他们从福州南下,前往仙游的第一站就是塔斗山。他们先是在山上砍枫建亭,以吊盆济世为生。后来,他们一起来到九鲤湖炼丹修道,骑鲤升仙。因何家九仙攻打逢甲阁,后人将塔斗山周围的土地称为风亭,何家九仙所到之处称为仙游。

大斗山环境优美,在这片世外桃源设立书院,是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慧心书院原名青罗草堂、青罗书院。它是由唐朝永辉年间和开元年间(650-741年)东禅寺(今慧远寺)的一位和尚创建的。他先教年轻僧人读书写字,后来成为一名学者。我儿子就读的学校。站在山顶,望着蜿蜒秀美的山峦,郁郁葱葱的草木,鸟儿的和谐歌唱,你看得见,领会在心里。于是,“青罗书院”更名为“惠新书院”。

‘慧心书院’自创办以来,培养了无数国家栋梁,枫亭的名人皆是慧心书院的学生。其中杰出代表有:五代南康郡王、齐公陈弘进;宋端明宫学士蔡襄,其弟蔡皋进士;林相、明朝市政局右侍郎陈潜、与林兰友同年中进士、后任户部主事的薛大丰、以及徐知嘉,明崇祯癸未年进士等

明朝“铁面御史”林兰友起兵反清,在福建群岛恢复明朝十二年。

林兰友小时候,在“惠新书院”学习非常刻苦。天一亮,他就爬上山顶,对着大海读书。面对这迷人的景色,林兰友感到心旷神怡,心胸开阔,胸怀大志。山赋予了林兰友坚强的性格,海赋予了林兰友宽广的胸怀。塔斗山的灯塔引导林兰友走出家乡,走向世界,走向历史,走向全世界人民的心。

初任临桂

林兰佑小时候就读的书院

林兰友中进士后,先任广西临桂县令。他不畏强权,高举明镜,惩恶扬善,政绩卓著,深受人们好评。临桂县位于桂林西郊,有“天下第一风景”。素有“贵州省会”之称,被誉为“状元之乡”。林兰友能够在临桂当家长,足见朝廷对他的重视。

明朝“铁面御史”林兰友起兵反清,在福建群岛恢复明朝十二年。

上任之初,林兰友深入农村观察民情,整顿吏治,打击非法势力。然后他招收无家可归的人,开垦荒地,兴修水利,鼓励桑树养蚕,开辟道路,组织集会,设立义工学校,修建社会仓库,惩治恶势力,扶养寡妇和孤儿。林兰友行动起来,倡导学而教,临桂学生读书风行。林兰友教育群众、感化群众的方法得当,施政得人心,处理问题果断,办案公正。他从不冤枉好人,以利党利己、勤政廉洁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他的政绩受到朝廷的称赞。居广西第一,升任南京湖广路监察御史。

在临桂,林兰友也时常爱上山水,接受桂林山水的熏陶。被誉为“百里画廊”的漓江让林兰友着迷,激励他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更让林兰友敬佩的是,许多本地人和城里的先贤都曾在这里为官。大诗人刘克庄在此留下了76首诗篇,记录了30余处游历胜景。他的诗句“千峰林立,一江抱城”成为概括桂林山水的名句;蔡京,凤亭院士,塔斗山惠新书院学长,北宋宰相,在石碑《迷迷草集》上书法功底深厚。被认为是“归海碑林”中最珍贵的;同胞周金龙、林光超、陈晨等人也在桂林留下了足迹,如周金龙的诗《元佑党藉》“山峰俯瞰江水,有清径通向江”人们出行" 等等。广西曾有30多位莆田先贤当政,其中有曾任桂林太守的粟裕、黄明帝、沈建等。他们或清正廉洁地执政,体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或赋诗作词,抒发山水之情,或着书立志,留下千古遗志。其中,在桂林留下石刻最多的就是方新宇。为了纪念范成大和方新宇,当地百姓于明代修建了“范方庙”,成为桂林的风景名胜之一。方细如自刻石碑16块,与他人合刻石碑7块;其次是周金龙,刻了十七块石碑。他们二人堪称“碑林”第一、第二。这些先贤的诗句,增添了桂林山水的人文内涵,激励着林兰友做清官、做人。林兰友这一时期的许多诗歌后来被收录在《再题叠彩山》诗集中。

铁面御史

万寿大厦

林兰友为人忠诚正直,恨恶如仇,公正严明。他的情感、抱负、行动让世人敬佩、敬佩。任南京湖广路监察御史时,他揭露奸佞、谄媚之人,整肃弊政,不畏强权。时与他同读并任户部尚书的同乡薛大丰,性情冷酷,贪图谄媚,隐瞒奸诈。林兰幽并没有偏袒他的乡愁。他曾一日三度弹劾薛大丰,轰动朝野。他被称为“铁面御史”。权臣张志发、薛国官、田维嘉、杨嗣昌滥用职权,祸害国家。政府日益恶化,朝野两派意见不一。兰友蔑视权贵,与黄道周、刘同胜、赵世春、何凯等连写了三封弹劾书。忠义之声立刻震动京城,“五谏京城”的名声传遍京城。然而崇祯政绩平庸,林兰友被贬为浙江按察使。不久,他再次被任命为光禄寺宰相,并调任南京民政部考试司员外郎。

从塔斗山走出来的硬汉林兰友,为后人树立了堂堂正正、不畏强权的榜样。后世官员从林兰友的人格魅力中得到了无价的启迪和巨大的鼓舞。

英勇抗清

万寿塔石碑

崇祯十七年(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攻克北京城。崇祯自缢报国,明朝灭亡。但林兰友拒绝投降,被农民军囚禁。他虽受尽酷刑,但仍忠心耿耿,藐视死亡,决心为明朝而死。不久,清军入关,农民起义军撤出北京。他寻找机会逃离北京。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清军攻入北京。清顺治二年(1645年),南明唐王朱聿坚在福州称帝,年号“隆武”。次年二月,唐王任命林兰友为太仆寺少卿、山西路御史、江西按察使。不久升兵部尚书、京师右副都御史、宰相俸禄军务,督泉州、漳州。集结部队并恢复视野。清顺治三年(1646年)九月(隆武二年),清军大举入侵福建,南明灭亡。然而,林兰友却渴望复兴清朝。他与明朝老臣王忠孝、汤先岳、林兴慎、黄相弼、黄隐弼等人一起组织起义军,在福建陆地和岛屿上继续与清军作战多年。

清顺治五年(1648年)正月,莆田县人、东阁大学士朱继佐与郑成功军将领杨庚在莆田起兵攻打。兴化府城,清军把守。林兰友在仙游起兵响应,奋战一个多月,收复兴化府城。同年七月,清军反攻,起义军大败。同年10月,反清叛军攻克兴化府城、仙游县,烧毁仙游县衙。不久,他被清军围困,撤退。时值冬季,驻守枫亭军营的清军曹寅下令砍伐枫亭荔枝,方圆十里的荔枝全部被砍光。林兰友对天发誓:“我生时,头不触及大清的天空;我死时,我的脚不踏大清的土地。”他带着家人和幸存的起义军战士,从陆地到海上,继续抗清复明的事业。他拒绝了清军的多次投降,并利用了清军不熟悉水战的弱点。他频繁转战南日、平潭、湄洲等孤岛,继续抗清复明。

林兰攸在湄洲岛战斗了比较长的时间。当时清军不擅长水战,林兰友进退自如。闻名中外的妈祖庙位于湄洲岛北端的牛头围山麓,林兰友也常去那里祭拜。妈祖姓林,林兰友自称是妈祖的后裔。妈祖的善举在民间广为流传。林兰友利用闲暇时间,翻阅了岛上僧人赠送的手书《迷迷草集》,出版一书(清代书名改为《长安五谏》),并亲笔作序并署名。 “授进士,授河南监察御史,巡视江西等地,子孙孙兰友所知”。

浩气长存

济寮城墙遗址

林兰友一家在岛上抗清12年。在此期间,口粮有时会不足。每当风浪汹涌,海面月明时,他常常唱着悲伤的歌,痛哭流涕。他自称“死寂之臣”,有坚强的意志,不为艰难困苦的环境所动摇。他致力于恢复明朝,但最终未能如愿。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五月初一病逝于平潭岛,享年66岁。他留下遗嘱,命子孙在墓碑上代写“罪臣”。他的官方头衔。

林兰友的祖先曾居住在莆田县中门西亭,后迁居凤亭。据《妈祖事迹》林行申传记,林兰友的起义军曾在中门济寮活动。相传,林兰友的弟弟林景友长期居住在梅州,死后葬于梅州塔林村。自清顺治二年(1645年)隆武朝上任以来,林兰友长达15年的反清斗争,历尽艰辛和阻碍,其顽强的战斗精神令后人肃然起敬。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康熙帝平定三大诸侯,统一台湾,镇压噶尔丹,天下太平。为了安抚华夏,笼络民心,展现自己博大的胸怀,康熙向世人颁布诏书,歌颂明朝抗清先烈。仙游县令田雨对林兰友的人品很是欣赏。接到圣旨后,他看望了林兰友的孙子林继昌、林熙祖,将林兰友的灵柩运回故乡枫亭,安抚其忠诚的灵魂,并将其葬于枫亭灯干龙潭山。清朝雍正年间,林兰友被供奉于古学忠义寺。乾隆五十三年(1789年),在凤亭建兰佑寺。咸丰十年(1860年)与蔡襄、陆秀夫合祀于凤亭天王院“三贤祠”。 1944年,为纪念他的忠诚精神,家乡将林兰友出生地于街更名为兰友街,也就是现在的兰友社区。

林兰友的民族气节将永垂不朽于虎山山水之间。林兰友的忠贞不渝,为后世所熟知。

用户评论

焚心劫

林兰友起兵反清,竟然在福建群岛重建明朝?这故事太传奇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话刺骨

十二年,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太不可思议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脏偷懒

明朝“铁面御史”反清,这反差真的很大啊!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旧事酒浓

福建群岛复明,这是真的吗?感觉像是小说情节。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巷雨优美回忆

林兰友的起义,对清朝统治应该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信仰

这应该是明末清初最具传奇色彩的事件之一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堕落爱人!

他对明朝的忠义,让人敬佩!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等量代换

福建群岛,这个地方应该很适合建立政权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灬一抹丶苍白

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关于林兰友起义的资料。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风谷离殇

他应该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领导者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旧情i

十二年的时间,他究竟建立了怎样的政权?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回忆未来

这应该是一个充满艰辛和危险的旅程!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生命一旅程

“铁面御史”的反清故事,值得我们学习。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早不爱了

真希望有机会能够去福建群岛看看。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独像过不去的桥≈

这个故事真的太震撼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歆久

林兰友,你永远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tm的滚

历史真是充满了奇迹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纯情小火鸡

福建群岛的故事,让我更加了解了这段历史。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羽墨安

他的事迹应该被更多人知道!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鹿叹

这篇文章让我对明末清初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明朝“铁面御史”林兰友起兵反清,在福建群岛恢复明朝十二年。】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现代中国画创新先驱者吴英 下一篇:古代湖北玉铭人(新中国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