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论语》属于四书之一;《尚书》,为五经之一,又称《书》或《书经》。
“上”是“上”的意思,《尚书》是一本古书。它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和一些记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它是中国汉族第一部古典散文集,也是最早的历史文献。
下面,我们从《尚书》中精心挑选了30个精华,供大家阅读。
1
了解别人使你明智
这句话的一般意思是;能够识别人是聪明的。
人是复杂的,能够认识人,辨别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是人才,谁是庸人,这就是聪明。
2
政治要有毅力
这句话的大意是:政府的命令和政策重要的是长期不变。
法令或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必须保持一致和持续。时间短的话,很难看到效果;如果一夜之间改变命令,执行者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3
习惯和天性
我们常说习惯决定命运,习惯决定性格。我们的祖先已经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4
日日有德,休心
积德行善的人,心平气和,无忧无虑。事情一天天好起来。
《尚书·周官》 还有一句“假的。努力工作就会变得迟钝”。意思是:那些行骗、做坏事的人,用尽一切阴谋来掩盖自己的罪行,装出虚假的样子。情况变得越来越困难。一正一反两句,可以用来劝善戒恶,教育人们多做善事,不做坏事。
5
全部亏损,小幅盈利
这两句话的大意是:自满带来伤害,谦虚带来好处。
这两句古训训诫,言简意赅,对比鲜明,表达了一条牢不可破的真理,至今仍使人受益匪浅,可以作为座右铭。
6
诗表达志向,歌表达永远
诗歌是用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而歌曲则是通过歌唱的语言来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
7
作弊、努力工作并变得笨拙
实施欺诈的人竭尽全力发现自己的处境越来越困难。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人坑蒙拐骗,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由此可见,这两句话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尤其是最后一句,“苦干实干”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成语,经常被引用,意思是你想尽办法耍小聪明,想尽办法作恶,但最终不但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但你的情况却变得越来越糟。
8
树木提供滋养,消除恶根
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必须持之以恒;消灭邪恶的东西,必须从根源上铲除。
高尚品德的培养应该是渐进的、潜移默化的、持续不断的;铲除邪恶,必须雷厉风行、果断坚决、尽全力铲除邪恶。
“扫除一切邪恶”已成为一句成语,意思是打击黑恶势力、铲除坏人和坏事,必须干净彻底,力争从根本上消灭。
9
玩人丧德,玩物丧士气
迷恋女人会让你丧失道德,沉迷于玩弄自己喜欢的东西会磨灭你的志向。
如果沉迷于玩弄人事物,就无法保持精神和德行。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总结了“忧劳可以兴国,闲彷可以毁人寿”、“祸往往积于毫厘,智勇往往陷于溺水”等历史教训。这是最好的解释。
10
如果不谨慎行事,最终会遭受大德。
不注意小细节最终会影响你的道德操守。
就一个人的品德而言,如果平时粗心大意,在道德品行、工作作风等小事上不注意,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你养成了坏习惯,肯定会影响你的道德。
11
闲暇时不闲逛,不计较享乐
不要闲逛,不要过度享受。
这两句话可以用来告诫人们不要过度沉迷于幸福。
人必须有事可做,人生才有意义;如果你过度沉迷于幸福,生活就会变得毫无意义、毫无价值,还会影响你的身心健康。
12
为了山,功成名就功亏一篑
九尺高的山是无法建成的,因为它只缺一筐土。
这是比喻做一件事情,不付出最后一点努力就无法完成。
告诫人们要善始善终,切勿以虎头蛇尾结尾;当一件事接近成功时,最后一步可能是最困难的。
13
如果你提出问题,你就会变得富有;如果你提出问题,你就会变得富有。如果你自己用的话,你的东西就会更少。
多问事的人,知识会不断丰富,而自以为是、任性的人,会让自己知识贫乏。
古人也有问问题不耻的告诫,就是向别人请教并不可耻,哪怕是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14
宽恕无大过,惩罚无小。
这两句话的大意是:一时的错误即使是天大的也可以被原谅,但明知的错误即使是小的也必须受到惩罚。
15
任用贤人,不要批评;铲除恶人时,不要怀疑他们。
任用贤才不可以半心半意,废掉恶人不可以犹豫。
任用贤人而犹豫,就等于没有义务;铲除邪恶,犹豫就等于不除。致使圣贤无法真正发挥作用,邪灵更加猖獗。
16
积疑必败计划,忽视行政浪费
猜疑积多了,就会破坏预先的计划;懒惰疏忽就会毁掉国家的政事。
一旦你计划好了某件事,你就必须有信心去完成它。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怀疑或犹豫,否则你可能一事无成。
17 号
勤于国,俭于家
能够勤勤恳恳报国,节俭持家。
成语“克勤克俭”就是由此而来,既表示勤劳,又表示节俭。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18
我每天都在努力,却不敢犹豫
这两句话的大意就是:天天努力,不敢轻松。这两句话可以用来形容或形容一些人工作学习非常努力,常常孜孜不倦,努力工作。
19
知不难,行难
明白道理并不难,但真正做到却很难。
20
民为国之本,根基固则国安。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就太平。
21
与他人打交道时不要做好准备。如果你未能起诉自己,
这两句话是指对待他人。不应该要求太高。你应该看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并严格要求自己。我们必须时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保持谦虚和谨慎。不仅可以学习别人的优点,还可以克服自己的缺点。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对别人要求过高,高估自己。
所以,背诵这句名言,经常检查自己,是大有裨益的。在讨论如何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可以引用。
22
防患于未然,防患于未然
没有动乱的时候控制社会秩序,没有危机的时候维护国家安全。
国家需要长治久安,必须防患于未然。在医疗、工作等方面,灾害必须尽早发现,防患于未然。
23
一个人如果不学习,他仍然会面壁而立
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就如同面壁而立,什么都看不到。
24
不听废话,不听无理建议。
不听没有根据、未经审查的言论,不采取未经咨询的方案。
1
心中的忧虑,如跳虎尾,涉春冰。
舞虎尾、涉春冰,都比喻身处险境。我心里有一种深深的恐惧,仿佛踩在老虎尾巴上,又如踏在春天即将融化的薄冰上。
这两个比喻非常形象、贴切。可以用来表达人们在承担某项重要任务后的谨慎态度,不敢懈怠。也可以说与《论语》中的“遇事畏惧,甘于谋划”类似;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遇到危险时所感受到的恐惧。
26
神若作恶,你仍可违背;神若作恶,你仍可违背;如果你自己作恶,你就不能忽视它。
自然界发生的灾害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自己造成的灾难是无法避免的。
这是商王太甲悔过自责时说的话。后人常常引用这句话来解释这是自己的错,是自己的错,其中含有不值得同情的意思。
27
一个人如果有能力,有成就,他的行为就会感到羞耻,国家就会繁荣。
对于那些有才华、有成就的人来说,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28
歼灭觉曲奎,威胁服从统治
应该打击主要犯罪分子。对受到威胁、引诱干坏事的,可以从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29
爱人的人,会受到家中乌鸦的对待;不爱别人的人,就会被当作奴隶。
如果你喜欢那个人,连他家的乌鸦都很可爱;如果你讨厌那个人,连他村子的围墙都恶心。
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个“人”在旁观者眼中或许不是美女,但在爱人眼中却美得像美人一样。
俗话说:“仇人相见,嫉妒极了”。这个敌人眼中的“敌人”或许不是坏人,但在敌人眼中,他却感觉特别可恨、特别可恨。
30
旧的又污又俗,咸又新
【《尚书》 中国汉族第一部古典散文集、最早的历史文献】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哇!《尚书》居然是中国汉族第一部古典散文集,感觉好厉害!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尚书》作为最早的历史文献,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尚书》才知道,原来中国古代的散文已经如此成熟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尚书》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了解中国古代历史,读《尚书》绝对没错!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尚书》里的文字很古奥,读起来有点费劲,但很有韵味。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尚书》作为最早的历史文献,对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很有帮助。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尚书》的思想和文化价值,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传承。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中国汉族第一部古典散文集,我得好好读读《尚书》!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尚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骄傲!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尚书》让我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风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尚书》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都很高,值得反复研读。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尚书》里的故事和人物,让人印象深刻。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尚书》有点枯燥,但它确实记录了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尚书》作为最早的历史文献,它的价值不可估量。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尚书》让我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尚书》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尚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知识,一定要读读《尚书》!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尚书》作为最早的历史文献,为我们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宝贵资料。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