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其中一个选项用了“Xi Shi”这个词,拼音是“Xi Shi”。因此,很多同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选项。答案当然是错误的。
01西施不姓“西”
众所周知,西施与王昭君、杨玉环、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征国百姓的典型代表。就连苏轼在他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也写到“我要把她打扮得漂亮”“西湖胜过西子,所以淡妆浓妆总是合适的”。
但很多人不知道,“西施”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名字,而是一个称号。还有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西施”的美女。她有自己的名字,——施一光,因为当时她住的村子叫西村,所以她就被称为西施。
既然不是人名,“西施”自然是不正确的。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只记住定义,没有考虑实际情况。当然,如果不仔细观察这个干扰项,很多老师在第一时间反思时很容易犯错误。
02屈原不姓“屈”
其实,就像老婆饼里没有老婆,西施也不姓习一样,古往今来,这样容易被误解的知识点还有很多。就像当下端午节的主角“屈原”一样,不知道有多少人误以为屈原姓屈。
屈原的姓氏不是“屈”,而是“糜”。没错,就是《芈月传》中的“米”字。
先秦时期,姓氏之间是有区别的。 “姓”是有血缘关系的部落的统称,“姓”只是某个分支群体的代词。男性通常以姓氏而非姓氏来称呼。因此,很多时候我们称呼屈原却忽略了他的姓氏“糜”。
03屈原名字中的“屈”为何意?
先从屈原的来历说起。
屈原属于楚国的贵族阶层。正如他在《离骚》开头的豪言壮语,“高阳帝子孙在此,吾帝号伯庸”。这意味着:我是古帝颛顼高阳的后裔。我已故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熊伯庸。
那个时期,贵族是有封地的。经过一系列的社会活动,屈原所属的糜部落逐渐迁徙到了当时南方的楚地。其中一位熊毅因功被封于楚国,从此定居于此。
春秋时期,公元前7世纪左右,楚雄通武王的儿子被封为“曲”,其子孙逐渐习惯使用曲姓。
04屈原氏族的逐渐没落
《离骚》 屈原曾写道:“皇上初访夔鱼,赐我一个好名号。于名正则兮,字灵君。”
我们都知道屈原,名渊,字平,也是有来历的。本名正泽,字灵君。 “正”是公平的意思,“哲”是法律的意思,正真是正义的法则,含有“均匀”的意思。 “灵郡”是一片美丽的平地,意为“原始”。
屈原的一生,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始终追求光明和法律,直言不讳,洁身自好。
因为屈原是楚王的后裔,地位自然非同一般。因此,屈氏的后裔都曾在楚国担任要职,如屈忠、屈俭、屈道等。但到了屈原这一代,屈氏家族中的高官并不多,这就意味着这个曾经的贵族家庭正在逐渐没落。
然而,无论历史如何发展,时代永远铭记那些真正关心国家、关心社会的人们。就像屈氏家族有那么多显赫人物,现在我们却只有被一代又一代传诵的屈原。今年的端午节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那么,您认为屈原值得一代又一代地纪念吗?
【端午节帮你长知识:西施不姓奚,屈原真的姓屈吗?】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哇,涨知识了!原来西施不是姓奚啊,我一直以为她是呢!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屈原真的姓屈?我一直以为他姓什么来着,哈哈,看来我需要恶补一下历史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能学到这么多知识,真是太棒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没想到端午节还有这么多文化内涵,真是越了解越觉得有趣。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西施不姓奚?那她到底姓什么?好想知道啊!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屈原真的姓屈?我一直以为他跟屈原是同名同姓呢!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谢分享,让我对端午节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到了不少知识,真是受益匪浅!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来端午节还有这么多故事,真是涨姿势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端午节有了全新的认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来端午节还有这么多文化内涵,真是太有意思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西施不姓奚,真是颠覆了我的认知!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来屈原真的姓屈,我一直以为他姓什么来着?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端午节真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节日。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了,涨知识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文章,值得分享!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谢分享,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来西施和屈原还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真是太精彩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端午节,不仅仅是吃粽子的节日,更是一个传承文化的节日!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分享!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