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花都一样,年年人不同”。这首诗害了刘希夷的命?

更新:08-25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他为了一首诗而杀人,而杀侄子的却是他的叔叔。是唐人太过疯狂,还是另有原因?

(一)一首唐诗引发的狗血命案

“年年花都一样,年年人不同”。这首诗害了刘希夷的命?

唐代诗人刘希夷万万没有想到,当他将自己最得意的一首诗提交给叔叔评审时,原来他不是在献诗,而是在自杀。

大约1300年前的公元680年,年轻的刘希夷怀着极大的兴趣来到了叔叔家。由于热爱写诗,虽然创作了很多作品,但大多反响平平,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但他的叔叔宋志文可不是一般人。他已是唐代诗坛的著名人物。

这一次,刘希衣觉得自己终于写出了一部突破性的巨著,所以他想尽快得到叔叔的指点。

宋之文从侄子手里接过《代悲白头吟》这首诗,随口开始朗诵起来。当他念出“年年花相似,年年人不同”的时候,他的眼睛突然一亮,连声赞叹。

鉴赏结束后,这位唐诗大师提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可笑的要求。他让他的侄子把这首诗转给他。

一直视大诗人舅舅为偶像的柳希夷一时没反应过来,还没弄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就愣愣地答应了。

回到家后,柳惜衣心情平静下来。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歌曲《代悲白头吟》可能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杰作。不然的话,已经拥有这么多杰作的叔叔也不会愿意独占。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越想越后悔,越想就越不愿意履行自己的诺言。

当他回到叔叔家,犹豫着表达自己的遗憾时,宋之文仍然对鬼魂念念不忘。为了夺取这首诗,他像着了魔一样,命令奴隶用土袋将他的侄子压死。当时,这位大诗人心里一定产生了一种错觉:“天啊,这首诗写得真好,跟我写的一样!”否则的话,正常思维是无法理解他的行为的。

还不到三十岁的柳惜衣就莫名其妙的死了。由此,《全唐诗》中出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现象:这首诗同时被收录在刘希仪的名字和宋之文的名字下。

这起公案在《唐注《大唐新语》、《刘宾客嘉话录》 《大唐新语》等许多史料中均有记载。虽然也有人质疑这件事的真实性。

这确实是一个悲惨的死法!但让我们相信这是真的。因为世界充满奇迹,诗人杀人仍然可能发生。比如,诗人顾城不是杀了同为诗人的妻子谢野吗?

(二)有的人死了,才开始他的生命

为了一首诗而杀人,杀了侄子的是叔叔。是唐人太过疯狂,还是另有原因?

要了解这桩匪夷所思的谋杀案,我们首先要了解诗歌对于唐人生活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唐朝是一个极其开放的王朝。通过丝绸之路,胡人文化与长安文化深度融合。唐代人民受胡人诗歌饮酒生活的影响,尤其喜爱饮酒作诗。除了饮酒之外,诗歌也与唐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唐代人们将诗歌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用诗歌来装饰自己所做的一切。人们有喜事时写诗,生活失意时也写诗;朋友分离时写诗,老友重逢时写诗。一些文人甚至用诗歌来写书信和公文。至于宴请亲友、游山玩水、科举求官、官场沉浮、红白喜事、寻欢作乐,更是少不了诗词。

这种多元文化主义培育了充满活力的世俗生活,当然也培育了伟大的艺术家和诗人。据说,当时在长安,一出门就能遇见吴道子(素有“武岱当风”之称的画圣),更能遇见李白这样的文艺名人当你喝了一杯酒的时候;在鲁比亚要塞,处处充满着自由生活、自由创作的氛围;那时,在唐朝的各个角落,每个人都可以雄心勃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都可以成为各个领域的栋梁。

刘希仪就是在这个时代氛围下分不清诗歌写作和现实生活的典型例子,甚至有些反常。二十五岁考中科举。他对做官没有兴趣,却极其痴迷于写诗。在创作上,他的品味也颇为独特。他喜欢用古曲,喜欢写闺帘,喜欢抒发悲伤、缠绵的情怀。由于他的诗风与崇尚威严的时代潮流不符,因此从未受到当时读者的重视。为此,郁郁寡欢的刘希仪常常以喝酒来借酒浇愁,怀里抱琵琶弹奏绝望的歌曲。

不幸的是,他的叔叔宋之文也喜欢写诗。但他和他的侄子不同。他热爱诗歌的目的并不纯粹。除了本能的喜好之外,他还有非常实际的政治意图。

他通过科举考试后,因诗文名声被当时实权的武则天召至皇家文献馆。从此,他想利用自己的诗意才华进入政坛。

他首先自荐是武则天的“男宠”。失败后,他跟随宰相张柬之、太子殿山郎王同娇等人逼迫武则天退位。此后他又巴结安定公主、武三思公主、太平公主、安乐公主等皇室权贵,谋求登上皇位,直至被唐玄宗李隆基下令处死。

这个世俗欲望异常发达的人,虽然从未挺起腰板去攀附强者,但他却用自己的悲惨命运成就了他的诗题,写到“近故乡更胆怯,不敢”。问谁来者”,“山雨已初露,江水欲成云”,但终有一天归来,不敢恨长沙。 “明月下的寒潭里,枯绿的叶子在狂风中歌唱。这种感觉不要告诉寻常百姓,爱无恨”无限”,“楼房眺望大海和阳光,门对浙江潮。 《桂花月落,外飘天香》等诸多佳作,不亚于他所要杀的。

由此可见,宋之问对诗歌的热爱,就是以诗歌作为实现政治野心的工具。这样看来,就不难理解他为了夺取一首好诗而失去理智、甚至杀人的疯狂行为了。

所以,虽然他死得猝不及防,但可以说,宋之文的死是死得其所。刘希夷死后,他才开始了自己的生活,他的生活就像他的诗一样纯洁。

(三)给他带来杀身之祸的诗歌,为什么反使他获得了永生?

由于诗人的一生太短暂,他没有什么曲折的经历。那么我们来欣赏一下他的歌曲《代悲白头翁》。为何如此引人注目、如此令人着迷,甚至可以致人于死地?

洛阳城东桃花梅花飞来飞去,落入其中一栋房屋。

洛阳女儿惜色,见落花叹息。

今年花的颜色会变,但明年花再开的时候谁在呢?

我曾见过为了工资而毁掉松柏,甚至听说过桑田变成了大海。

古人未复洛城东,今人仍赞落花风。

年年花相似,年年人不同。

如果你给一个盛开的美女发信息,你应该怜悯那个半死不活的白发男子。

这老头子白头惨兮兮的,以前可是个美少年啊。

王孙芳在落花前树下载歌载舞。

光禄池饰美文,将军亭饰仙人。

一旦我病了,没有了相识,那三个春天我要和谁度过呢?

我能翻眉多久,刹那间鹤发凌乱如丝?

但望古歌舞处,唯鸟暮悲。

与刘希夷一贯偏爱的创作手法一样,这也是一首伪古乐府诗。原作汉乐府相和歌《白头吟》描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人向旧情人表达自己的决心。刘希仪对这个古老的主题进行了重构和新的诠释。

诗中用“花开花落,时光荏苒”来比喻女性的情感和人生历程。 “今年花落了,颜色变了,明年花再开,谁在?”的问题。引出“年年花相似,年年花相同”。年年各人不同”,以及“眉头转转几时,鹤发霎时凌乱如丝”的感伤、感叹和叹息。

有人认为,《红楼梦》中甄士隐对《跛道人》《好了歌》的解读“陋室空空,当年床榻满笠;草枯杨树,曾为歌舞处”。以及黛玉的《葬花词》《明艳清新》《美人几时,一朝飘零难寻》和《看春花渐落,已是美人老死时》的措辞和意境。毫不掩饰地模仿这首诗,可见这首诗的魅力和影响力。

这首诗发表以来,引发凶案的台词受到人们的称赞。 “年年花相似,年年人不同”这句看似直白易懂的话语,实际上蕴含着从具体形象升华抽象出来的哲学意义。从花开花谢、再开的循环和无限中,联系着人类的成长和失败,形象地揭示了生命易逝、自然永恒的客观规律。它用生机无限的春天花朵的意象,阐释了全诗“花再开,人生有尽头”的悲伤意境。

我想,如果刘希夷写完这部巨著之后能够重新开始,那他的死就太可惜了。但如果在他活着的时候,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写出《代悲白头翁》这样的杰作,那么他就会用这首诗来结束这一幕。相反,他或许获得了一条新的开启之路,赢得了一次长生不老的机会。

这真是一首用生命写成的诗!这样,他的作者就不会因为这首诗而死,而是与这首诗一起活下去,并且活上千年。

【作者简介】 宋志群,20世纪60年代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长篇文化散文《梅雨》、长篇文化散文《望海门》等。

获奖文章推荐:

“清朝第一才子”纪晓岚认为曹雪芹不是《锦上姑苏》的作者?

略探先秦行政制度:商帝仅仅相当于武林盟主吗?

用户评论

在哪跌倒こ就在哪躺下

真的假的?一首诗就能要命?这也太夸张了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揉乱头发

这首诗真的很有意思,虽然简短,却很有哲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蔷薇

刘希夷的诗确实很美,但是说它害了他有点牵强。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醉枫染墨

诗歌和人的命运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殃樾晨

我很好奇,这首诗到底是怎么害了刘希夷的?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残花为谁悲丶

这首诗的意境很美,但我更想知道这背后的故事。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堕落爱人!

年年花开花落,岁岁人来人往,这确实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菲

诗歌的力量很强大,也许真的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到伤肺i

这首诗的作者真是太可惜了,他还有很多作品没有写出来呢。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玻璃渣子

我觉得这首诗可能只是巧合,不一定真的害了刘希夷。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惯例

如果这首诗真的害了刘希夷,那真是太可怕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離

这首诗让我想起了人生的无常,花开花落,人来人往,都是自然规律。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弃我者亡

这首诗也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我们短暂的生命到底是为了什么?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忘故

这首诗的意境太美了,我每次读都会被深深吸引。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野兽之美

年年花开,却不是同一朵花,年年人不同,却都是一样的悲欢离合。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亡则人忘

诗歌虽然美丽,但它不能改变现实,也不能左右人的命运。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望的后半生

刘希夷的死因应该有很多因素,这首诗只是其中一个。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柠栀

这首诗让人感叹生命的短暂,也让人更加珍惜眼前。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掉眼泪

这首诗的意境很美,但我更想知道刘希夷的真实死因。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梦初醒

这首诗的命运也令人感叹,它被封禁多年,直到今天才被世人所知。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年年花都一样,年年人不同”。这首诗害了刘希夷的命?】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年年花相似,年年人不同。为什么会成为诗人刘希夷的绝望诗呢? 下一篇:伟人毛泽东《采桑子重阳》有一句话很多人都误解了。你说得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