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重阳节。我们来欣赏一首毛泽东写的关于重阳节的诗。这首诗是《采桑子重阳》。
生活很容易,但变老却很难。每年都是重阳节。
今天是重阳节,战场上的黄花格外香。
一年一度的秋风强劲,不像春天的景色。
胜过春日的阳光,浩瀚的江水和天空都被霜覆盖了。
这首诗写于1929年,当时毛泽东正在闽西作战。这段时间,他身体不好,在上杭县望江楼休养。重阳节,这是一个老人的节日。传统上,这个节日并不令人振奋,而是或多或少有些荒凉。重阳节正值深秋,秋的悲伤是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象征。到了北宋欧阳修的《秋色赋》达到了顶峰。
战争、病人、秋风、菊花、重阳节,这些都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苍凉、荒凉的元素。王维的“远知兄弟登高,少一人栽山茱萸树”;李清照的“魂无道灭,帘后西风吹,人比黄花还瘦”;王勃的“人情厌南风艰,鸿雁北来”。 ”等等,都是这样,因为这些元素,符合人们的心情,必然会产生一种悲伤的感觉。
毛泽东诗首句“人生易天难老”,感叹人生苦短,转眼已是白发苍苍,天却不见老去。比较人类衰老的容易与衰老的困难,很容易让人感叹。这时,伟人病了,悲伤的秋天似乎已经注定了。如果换个诗人写出这样的开头,不用看下面的诗句,你就知道这是一首哀秋之作。
然而,伟人就是伟人。老者并没有跟着这句感叹,而是笔一转,将感叹变成了赞叹。 “战场上的黄花特别香”,一下子扭转了一点点的忧郁,变得兴奋起来。菊花是战场上的黄色花朵。战场上的黄花没有悲伤,只有“格外香”。这个“非凡”是跟谁相比呢?当然是和那些春天已经绽放的花朵相比。比他们“奇香”!
在这个战场黄花盛开的季节,秋风凛冽。一年一度,秋风如此强劲。然而,这秋风却不是欧阳修眼中、心中的秋风,是那样的凄凉、悲凉。同样的秋风,对于伟人来说,是“不似春色,胜似春色”。秋天的颜色确实与春天不同,但比春天更好,因为秋天预示着硕果累累,丰收在望,胜利就不远了。
最后一句“天霜江千里”,啊,秋天的空气清新,江天千里,秋天的天更高,更蓝,更广阔,使人的心像天空一样开阔,心中的悲伤和阴霾一扫而光,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
至此,有人说,这首诗中没有任何容易让人误解的词。全诗基本上浅显易懂,通俗易懂。有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词语?确实有,注意最后一个字“霜”。很多人以为这就是深秋的白霜。
如果这样理解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个“霜”不是霜,而是指秋天的颜色。这位伟人还在《忆秦娥娄山关》《霜晨月》中写到了霜,这里的霜就是霜。我们现在所欣赏的诗中的霜指的是秋天的颜色。这霜,包括金黄色的菊花,还有各种颜色的草树,并不是霜白色的,而是五彩斑斓的。
有的朋友可能会疑惑,为什么霜的颜色这么鲜艳呢?其实,在古典文学中,这种用法很正常。我们在古代诗文中经常见到“丹霜”、“青霜”、“紫霜”等词语。这些霜并不是自然凝结的白霜。但它指的是别的东西。
【伟人毛泽东《采桑子重阳》有一句话很多人都误解了。你说得对吗?】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我觉得这句话确实很容易被误解,但它背后蕴含的深意更值得思考。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有意思,我以前也没注意到这句话的误解之处,看来要好好研究一下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误解了?哪句话?快说出来让我涨涨见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毛主席的诗词一直都是我学习的榜样,看来我以前真的理解错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哈哈,我以前也是这样理解的,现在才知道真相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真是醍醐灌顶,让我对《采桑子重阳》有了新的认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直很喜欢这首词,没想到还有这种解读,真是长见识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伟人的作品,我们应该抱着敬畏之心去学习和理解。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很有深度,作者分析得头头是道,佩服佩服!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作者对这首词的研究很透彻,让人不得不服。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太有用了,让我对这首词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来这句诗还有这种解读,真是太有深意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的观点很新颖,让我对这首词有了全新的认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值得一读,它让我对毛主席的诗词有了新的理解。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是受益匪浅,以后再读这首词,我就能理解更深层的意思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历史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对毛主席的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一直没注意到这句话的误解之处,看来我还要多学习学习。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分析得很有道理,我终于理解了这句诗的真正含义。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真是让我茅塞顿开,原来这句诗的含义是这样的。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的分析很透彻,让我对毛主席的诗词有了新的理解。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