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诗坛,送别诗一直是诗人的重要题材,或求学、求名、仕途,或因生活压力,不得不离开亲人、爱人。以及异国他乡的朋友们。古代交通不便,道路艰险,通讯落后。俗话说“一人一心知两地秋”。就是这样!”
唐朝地域辽阔,社会开放。唐人出行频繁,赠诗风俗盛行,因此产生了大量的送别诗。唐代2000多位著名诗人中,几乎都写有告别诗。著名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维、王昌龄等。李白在告别诗中提到他名字的就有400多首。
什么是告别诗?
送别诗是表达诗人告别之情的传统诗歌。送别诗中,诗人面临分离时的状态,要么是与朋友告别,要么是被朋友送行,要么是与家人、恋人离别等。主要内容有长汀古道、渡江、捧酒等。庆祝节日、折柳互赠礼物等。
送别诗中常见的几种意象:长汀古道等客栈旁的送别场景;水,例如河边渡轮。古人长途跋涉没有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有的采用水陆船等,或者依靠步行;酒,古人通常会举行宴会来告别;柳,与“柳”谐音,通过折柳互赠,表达对朋友、亲人、爱人的不舍;月,告别之后,人们往往见了月亮就想念月亮。长汀、南浦、柳、草、酒、月等具有分离主题的意象,往往被作家在同一个作品中交织在一起,共同担负着突出、夸张或描绘的使命,象征着分离和悲伤。
送别诗的情感类别: 1、告别的感伤; 2、体贴的安慰,如杜甫的《别赋》“大海有知音,邻里近如天涯”; 3、珍惜前路的勤勉祝愿,如王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劝君再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忧虑艰难险阻的未来,如孟浩然《送元二使安西》《黄昏时帆可停泊何处?世界末日的景象会让人心碎》; 5、坦诚的内心告白,如王昌龄《送杜十四之江南》《洛阳亲友如相问,冰心在玉壶》; 6、积极勤奋,如陈子昂《芙蓉楼送辛渐》《不让燕然上来,留汉干活》; 7.各种对世界末日的惆怅和向往,就像郑古《送魏大从军》“几声风笛夜出亭,你去潇湘我去秦”。
送别诗抒发离别的情感,是分离时迸发出的情感火花。表达这种情感火花并不容易。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对此深有体会:“写诗时,写风景容易,写情感难。为什么呢?风景是从外面来的,用眼睛可以触摸到它。”留心就能得到;情绪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什么芬芳和忧郁的感觉。但从“爱是困难”的角度来说,还是有道理的,一首告别诗要想“感动、鼓舞”,就必须用一些技巧来“爱”它。
在艺术手法上,送别诗大多采取直接抒情、寄情于景、交融情景的抒情方法。他们还利用想象和联想来创造形象,或利用隐喻、拟人等手法来制造悲伤的告别。气氛。
读一首诗
把这首诗读三遍:一是看叙述,找出分离的原因;二是看叙述,找出分离的原因。其次,看画感受画面和气氛;第三,注重表达技巧。具体欣赏一首诗时,要养成逐句读、“逐字读”的习惯。
告别杜慎言
宋志文
我病卧一切已无,生你万里行气。
河桥不相见,远方的河树却蕴藏着感情。
在路边追赶孙楚,魏州挂在曲平身上。
可惜龙泉剑住在凤城。
注:杜慎言被贬冀州四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作为礼物。西晋文学家孙楚,才华横溢,事业坎坷。
问:第一联的“嗟”字内涵丰富,包含多种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逐句朗读诗歌示范】
从标题上看,“别”的呼唤是作者在告别朋友时发出的。那么为什么要派杜慎言来找他呢?全诗读完,最后一联“怜”字,表明杜慎言被贬,宋之问欲送行。
首联“病”表示诗人身体状况不佳,无法亲自告别。
“河桥不相送”、“河树远有情”这对联,似乎是在用拟人的手法来描写风景。描写了河桥的无情和河树的用心。其实表达的是无法送别对方的愧疚和无奈,以及不舍之情。
颈联“追孙楚”和“祭屈平”中,出现了两个名字。这两个人物和杜慎言有着同样的经历。他们才华横溢,但仕途坎坷。诗人用典故讽刺朋友的经历,而统治者不了解人才。
最后一副联“龙泉剑游凤城”也是一个典故。龙泉剑在凤城徘徊,后被发现。诗人用这个典故表达了对朋友命运(如刀剑游荡)的同情和惋惜,也含蓄地表达了对朋友的喜爱之情。松了口气(剑终于找到了)。
【“嗟”字的多重情感】
首联的“嗟”字表达了多重情感:无法送行的愧疚与无奈;不愿说再见的感觉;对未能欣赏其才华的朋友的同情和遗憾;以及对朋友的安慰。
无边的柳堤唱别离,长长的杨花惊天动地。河水就像一个远行千里的人,强忍着泪水,折断树枝为你送行。愿天下所有的筵席,终有一日齐聚。
送别诗是表达诗人告别之情的传统诗歌。
共同的情感
1.离别时的感伤之情。
2、体贴舒适。
3.珍惜对未来的真诚祝愿。
4. 担心困难的未来。
5、坦白的忏悔。
6、积极勤勉。
7、我的悲伤和思念遍布全世界。
1、依依不舍地告别; 2、如释重负。
送杜少甫,任蜀州
王波
城门辅三秦,风烟望武进。
我要跟你说再见,我们都是太监。
海中有知音,天地有邻。
不作为就走上歧途,孩子们也是同病相怜。
3.珍惜对未来的真诚祝愿。
送元二去安溪
王伟
渭城晨雨尘轻,宾馆翠绿柳色。
劝君喝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 担心困难的未来。
送杜师师出使江南
孟浩然
荆、吴两国水乡相连。到了春江边,一片茫茫。
黄昏时帆在哪里停泊,地平线的景象会让你心碎。
5、坦白的忏悔。
芙蓉楼送别新建
王昌岭
寒雨夜入吴,晨送客于褚山谷。
洛阳亲友问如玉壶冰。
翻译:我是晚上来到无棣的,寒雨满江天。拂晓送别友人,只剩楚山孤影。当你到了洛阳,如果有亲朋好友问起我的情况,请告诉他们,我的心依然纯洁如玉壶冰,不为名利等世俗情操所玷污。
6、积极勤勉。
送韦达参军
陈子昂
匈奴仍未灭,魏绛便归军。
辞别三江,追六郡英雄。
燕山横贯北,狐塞连云。
不让燕然上来,只留汉将各尽其能。
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立功报国的殷切期望,表达了报国的英雄志向。全诗充满豪放激昂的情感,基调慷慨悲壮。
7、我的悲伤和思念遍布全世界。
送别淮河上的朋友
郑谷
长江头柳树发芽,柳树花愁杀了过江的人。
夜亭几声风笛,你往潇湘,我往秦。
这首诗通过江头春色、杨柳、亭台宴席、风笛晚雾等一系列意象场景,反复渲染分离。长途跋涉中深深的思念,甚至无边的孤独,都表达得淋漓尽致。
小题训练
1、黄鹤楼派孟浩然去广陵
李白
故人西离黄鹤楼,烟花三月扬州降。
远处孤帆的影子在蓝天中消失了,只能看到长江在天空中流淌。
【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文献:在一个美好的季节里,朋友要去一座繁华的城市,我会愉快地与朋友分别,而我的告别中含有一丝对朋友的思念。
二、丹阳遣韦参军
严伟
送船于丹阳郭里,一知两地之秋。
夜晚,从江南看向江北,寒鸦满水飞。
【问】这首诗作者想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
参考文献:李丑. “异心知两地秋”这句有双关,含有“悲”字。最后两句写出了离别的思念。由“日夜”和“寒鸦离水飞走”组成的环境,给人一种荒凉、孤独的感觉,从而渲染了作者深切的悲痛和绵长的情感。
在艺术手法上,送别诗大多采取直接抒情、寄情于景、交融情景的抒情方法。他们还利用想象和联想来创造形象,或利用隐喻、拟人等手法来制造悲伤的告别。气氛。
1、直接表达情感
告别董大
高健身力
千里黄云白日照,北风吹雁雪。
别担心,以后你就没有朋友了。世界上谁不认识你?
[注] 董达:名字不详。也许指的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董廷兰,他在兄弟中排名第一,所以被称为“董大”。 黄云:天空中的乌云在阳光照射下呈现深黄色,故称黄云。 白日曛(xn):太阳昏暗、暗淡。昭,即昭黄,指夕阳西下时景色昏暗。 谁:哪个人。君:你,这是指董大。
【参考】最后两句话,虽然我不满意,但我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2、将情感融入景物,场景交融
于琳玲
刘勇
蝉声瑟瑟,亭中已晚,阵雨初停。京城帐内无饮酒痕迹,怀念处是兰花船。他们手牵手,看着泪眼,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思念远去,万里烟波,暮色沉沉,苍穹辽阔。
自古多愁善感伤别离,怠慢青丘节更尴尬!今晚你在哪里醒来?柳岸边,晓风渐残,月落。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是好时光,好风景。纵有万千风情,谁能分清?
【参考】刘墉《淮上与友人别》中“千里烟云,雾沉天茫”中的刘墉《雨霖铃》。表面上看,意思是道路迷茫,路漫漫其修远兮。其实就是抒发离别之愁,抒发景物中的情感,含蓄而微妙。
3、想象与联想(虚实结合)
告别严士元
刘长青
春风倚阖闾城,水国春寒却又阴晴。
细雨把衣服打湿了看不见,落到地上的花儿也无声无息。
夕阳西下,江上孤帆影,芳草青青,湘情万里。
若东路遇熟人问之,青袍今日必误儒生。
【参考文献】刘长青《别严士元》 第三联:“夕阳西下江上孤帆影,湖南青草千里之外”。从帆前夕阳的真实场景来看,诗人认为颜士元听说过的湖南应该是万里绿草如茵。这种虚实结合,拓宽了诗的意境,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离别和思念之情。
4. 隐喻
刘少卿·告别卢梅婆
【歌】刘果
菊杯深,梅花远。他们都在首都。
聚也匆匆散,云边有孤雁,水面有浮萍。
你怎样才能教导人们而不伤害他们的感情呢?我好几次感到困倦和害怕。
余夜思念相思,尘随马,月随船。
【参考】刘果《柳梢青·送卢梅坡》 影片第一部分用“云边孤雁,水面浮萍”的比喻来表达孤独的孤独和没有确定的离别的痛苦。下片则用“尘随马,月随船”的比喻,表明他的心将如飞尘般追随好友卢梅婆的马,如明月般追随卢梅婆的船,以表达他的思念之情。他。告别的感觉。
练习(1)
发送给魏万之静
李奇
晨听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江。
鸿雁不忍听悲。云山之情,如宾客之情。
关城的树木颜色越来越冷,傍晚时御花园里的铁砧声越来越响。
不要把长安当成幸福之地,那样会使岁月容易蹉跎。
1、上联和下联的哪些词表达了季节的什么特点?诗人在告别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最后一副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1、“小霜”、“鸿雁”点明了深秋送别时的萧瑟、肃穆气氛;抒发了诗人离别之痛(离别的悲伤;离别的悲伤;因离别而悲伤)。 2、最后一副联,直抒胸臆,用长辈的语气表达了对魏琬的劝告:莫把长安当成享乐之地,浪费了大好时光。
练习(2)
送别淮河上的朋友
郑谷
长江头柳树发芽,柳树花愁杀了过江的人。
夜亭几声风笛,你往潇湘,我往秦。
这首诗用了哪些形象来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请根据最后一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
参考文献:李丑.首先,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别之愁的场景:柳树、杨花、风笛、别离亭。最后一句直接表达了走遍天涯海角的无限惆怅和对南北长途跋涉的向往。
练习(3)
(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派人回京城
陈玉仪
门外秭归还在哭,山村里充满了遐想。
故乡无兵马,归来仍感伤感。
【注】 首都:汴梁,北宋首都。 陈与义:南宋初期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秭归”形象的含义。 2、诗中“故乡无兵马”与“归来仍有一段悲伤”有矛盾吗?为什么?
参考资料: 1、杜鹃鸟,俗称杜鹃,又名秭归、独羽、紫鹃。相传是蜀帝杜宇的灵魂所化。它常在夜间鸣响,有悲伤的声音,所以用来表达悲伤和悲伤。 2、即使家乡没有战乱,国家也失了,南北分裂了。因此,身为国家奴隶的诗人即使能回到故乡,也是非常担心的。
练习(4)
(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回答。
送别峡口友人
司空舒
峡口的花儿即将在春天绽放,天涯海角都沾满了泪水。
我来的时候是千里之外的客人,今天翻译成送你去见老朋友。
送蜀客
永涛
剑南的景色正值腊月前的春天,风雨交加,山峦鸟语清新。
别怪我送你长途跋涉,因为我正在想回家。
1.《峡口送友人》 有一首诗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图像来表达的吗?
2. 两首诗在表达告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哪些共同的情感?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采用的是正对比法。《送蜀客》采用反面衬托技术。你同意?请解释原因。
【2021年高考诗歌题目复习: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情感与表达技巧】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好详细的复习资料!送别诗的意象和情感,还有表达技巧,都总结得很好,考试前复习一下,应该很有用!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谢分享!2021年的高考诗歌题目,送别诗的意象和情感,我已经开始复习了,希望考试能发挥好!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送别诗的意象和情感,真的太重要了!这篇文章总结得很好,我要认真复习,争取考个好成绩!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送别诗,情感真丰富!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谢谢,这个总结很实用!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诗歌复习,这篇文章太有用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送别诗的意象和表达技巧,收藏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2021年高考诗歌,重点复习送别诗!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送别诗,意象和情感都要掌握!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送别诗的表达技巧,要好好学习!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诗歌复习,送别诗必考!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谢分享,我要认真复习送别诗!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送别诗,意象和情感都很有特点!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总结得很好,送别诗的重点都涵盖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送别诗的表达技巧,很实用!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2021年高考诗歌,送别诗要重点复习!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送别诗,意象和情感要联系起来理解!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诗歌复习,这篇文章是宝藏!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送别诗的表达技巧,要多练习!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送别诗,情感的表达很细腻!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