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
一首庐山歌传到卢世雨的虚拟船上
【唐】李白
我楚狂人,凤阁笑孔子。
手执青玉杖,告别黄鹤楼。
我从不远行五山寻仙,一生游历名山。
庐山秀南豆瓣,屏风九叠云。
影落明湖,光绿。金塔前有两座长峰,三根石梁倒悬银河。
远远望去,香炉瀑布遥相望,崖峰直达峰顶。
青影红云映朝阳,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望远,蔚为壮观,天地间,浩浩荡荡的江水一去不复返。
黄云行万里,白浪流雪山。
好于庐山歌谣,因庐山而流行。
窥石镜心清,谢大众青苔。
若早服丹,无世情,琴心三折就成。
只见远处彩云中,有一位仙人,手捧芙蓉,朝玉镜走去。
提前满头大汗九概,欲带吕敖游太清。
【翻译】
我本来就像那个占领了楚国的疯子一样,大声唱着风歌来嘲笑孔子。
他手里拿着一根镶着绿玉的棍子,一大早就告别了著名的黄鹤楼。
登五山求仙不畏路途遥远,此生喜欢游历名山。
美丽的庐山挺拔地矗立在南斗旁,九重云屏如美丽的云彩铺展开来。
湖光山影交相辉映,泛着绿光。
金雀岩前,双峰高耸入云,三叠泉如银河,三根石梁倒挂。
遥望香炉峰瀑布,山崖高耸入云。
绿云、红云与朝阳相得益彰,连鸟儿都飞不起来。吴天光很长很长。
登上高处,眺望天地间的壮丽景色。江水向东流,一去不复返。
天上万里黄云变风色,江水九波奔腾如雪山。
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这种兴趣是由庐山的风景所激发的。
闲暇时看看石镜,心境清净。谢灵运的脚印早已被青苔覆盖。
我想早点吃丹药,摆脱世俗的情感。我已经开始修炼三丹药,积累知识了。
远远望去,只见彩云中的仙人,手捧芙蓉花,祭祀玉晶。
我已与诸神约好九天相见,盼迎你,邀你同游太清。
【笔记】
1、卢世玉徐州:卢徐州,又名有珍,范阳(今北京大兴县)人。唐肃宗年间,任宫中御史。相传“其行为有清廉之誉”(见王起清注李华《三贤论》),曾随李白游庐山。
2、楚匡人:春秋时期,楚人卢同,字解妤。因对楚昭王的政治不满,故装狂不任职。当时的人们称他为“楚匡”。
3、凤阁笑孔子:孔子与楚国相识,鲁同登门而唱:“凤来了,凤来了,德行怎能如此薄弱……”劝孔子不要为人。官方以免惹上麻烦。在这里,李白将自己与卢同相比较,表达了他对政治的不满,并想像楚旷一样游历名山,过隐居生活。
4、绿玉杖:镶有绿玉的法杖,相传为神仙所用。
5、五山:东有泰山,西有华山,南有恒山,北有恒山,中有嵩山。一般指中国的名山。
6、南斗:星座名称,二十八星座中的斗星座。古代天文学家认为旬阳属南斗分界(古代地面上的某些区域因对应天上的某些星座而被称为分界)。这是指美丽的庐山的高度,突兀而出。
7、九折屏风:指庐山五老峰东侧的九折屏风。因山药堆积如屏而得名。
8、影落:指庐山倒影在清澈的鄱阳湖中。青黛(一代):蓝黑色。
9、金阙(quque):阙就是宫门外的左右碉楼。金阙指的是金门楼。这里指的是庐山的石门。 —— 庐山西南有铁川峰、天池山。两山相对,形如石门。
10.银河:指瀑布。三石梁:一传在五老峰西,一传在建基寺侧,一传在开仙寺(秀峰寺)旁,一传在紫霄峰。近来,有人验证了五老峰西的理论是正确的。
11.香炉:南香炉峰。瀑布:黄岩瀑布。
12、琼崖达(tta)章:悬崖峭壁,峰峦叠嶂。凌:更高。苍苍:蓝天。
13、吴田:春秋时期九江属吴国。全诗大意:高耸的庐山,广阔的天空,连鸟儿也飞不过去。
14.大江:长江。
15、黄云:云色暗淡。
16、白波九道:九河。很多古书都说长江从九江附近分为九道。李白在这里沿用了旧的理论,但并没有真正看到九河。雪山:白浪。
17、石镜:古代对于石镜有多种说法。诗中的石镜应是指庐山东侧的“石镜”——圆石。其光滑如镜,可见人形。净我心:净化我心中的污秽。
18、谢公:谢灵运。
19.取:取食。还丹:道家炼丹,将丹药烧成水银,日久成丹,故名“还丹”。
20、沁心三叠:道家修行术语,一种心境平静的状态。
21、玉井:道教称天心之上为元始天尊,故名玉井山。
22. 提前:提前预约。汉满:仙名,一云造物主。九盖:九天了。
23、吕敖:战国时期,燕国人游历蒙古山,见风舞奇人。吕敖邀请他一同出游,那人笑道:“我和可汗要在九盖外久留,不能久留。”然后他纵身跃入云端。太清:空间。
【欣赏】
这首诗作于公元760年(肃宗上元元年),即诗人被赦免流放夜郎归来的第二年。李白被赦免后,从江夏(今湖北武昌)经旬阳(今江西九江)至庐山途中创作了这首诗。那时的李白虽然经历了许多磨难,但他仍不甘于向现实低头,怀着求仙学道的心情。更紧急。这首诗是一首著名的写景诗。诗人以极大的慷慨来描写庐山的雄伟景色,可以说是描写庐山的永恒杰作。同时,这首诗也抒发了诗人的豪迈气概,抒发了诗人对山水的眷恋,沉迷于旅行,狂野不羁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在名山名胜中寻找寄托,在神界中获得自由的愿望。它还揭示了诗人的政治原因。受挫而寻求永生的愤世嫉俗的感觉。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既包含着对儒家思想的嘲讽,又包含着对道家思想的信仰。一方面,他希望逃离尘世,追求神的生活,但另一方面,他又留恋现实,热爱人间风景。诗的情感豪爽欢快,有一种撼山的雄伟之气。想象力丰富,境界广阔,给人以磅礴的审美享受。诗的节奏随着诗的情绪的变化而起伏。第一段抒发情怀,用幽厚韵,舒展自如,语气沉稳缓慢。第二段描写庐山风光,转唐朝阳阳韵。韵律比以前更高,昂扬而醇厚。写长江雄伟风光时,山韵变幻,声音慷慨高亢。然后,音调突然低沉,变成无韵的低沉声音,表达出隐居求仙的悠闲心情。声音轻柔而急促,与之前的高音形成鲜明对比,充满了美妙的抑扬顿挫。最后一段表现了美好的诸神世界。又变清韵,音调又升。悠长舒畅,余音缠绵,令人心旷神怡。
前人高度评价这首诗的艺术品质:“太天仙作诗多而快,故乐府词咸而善……观其……《庐山谣》等作品,长而短韵,奔腾的气势,几乎和南山的秋气一样高。” (见《七言古诗》卷三《唐诗品汇》)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李白这首诗真是绝了,把庐山景色描写得淋漓尽致,真是美不胜收!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真是大气磅礴,读起来让人心胸开阔!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白对庐山的描写太传神了,仿佛置身于诗中美景!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真是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诗!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首诗,对庐山充满了向往!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白不愧是诗仙,这首诗写得真是妙不可言!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真是经典之作!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让我对李白有了更深的了解,真是佩服他的才华!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真是值得反复品读,每次读都有新的感受!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真是美妙绝伦,让人陶醉其中!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白这首诗真是让人神往!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真是意境优美,让人流连忘返!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了这首诗,我仿佛看到了庐山的壮丽景色!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真是气势磅礴,让人心潮澎湃!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真是字字珠玑,令人叹服!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真是诗情画意,让人赏心悦目!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真是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真是文采斐然,让人叹为观止!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真是语言精炼,却意蕴丰富!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