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楚狂人,凤阁笑孔子。
手执青玉杖,告别黄鹤楼。
我从不远行五山寻仙,一生游历名山。
庐山美景矗立在南斗旁。画面有九折云锦,光影落在泛着蓝绿光的明湖上。
金塔前有两座长峰,三根石梁倒悬银河。
远远望去,香炉瀑布遥相望,崖峰直达峰顶。
青影红云映朝阳,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望远,蔚为壮观,天地间,浩浩荡荡的江水一去不复返。
黄云行万里,白浪流雪山。
好于庐山歌谣,因庐山而流行。
窥石镜心清,谢大众青苔。
若早服丹,无世情,琴心三折就成。
只见远处彩云中,有一位仙人,手捧芙蓉,朝玉镜走去。
提前满头大汗九概,欲带吕敖游太清。
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被赦免后,于上元元年(760年)从江夏(今湖北武昌)行至庐山旬阳(今江西九江)途中创作了这首诗。卢绪洲,字有珍,范阳(今北京市大兴县)人。肃宗时任宫中御史。相传他“有正直之誉”(见清王启引李华《三贤论》)。他曾与李白一起游历庐山。
“我是楚狂人,凤歌笑孔子。”这句话以典故开头,意蕴明白,表达了博大的胸怀:我本如楚狂人迎父,唱凤歌笑孔子。孔子曾到楚国游说楚王。解语在车旁唱道:“凤凰若如凤凰,德行怎能减少?已过者不可劝,来者尚可追!如此!如此!在者今天的政治正处于危险之中!” (《论语·微子》) 嘲讽孔子痴迷于做官。李白将自己比作楚匡,表达了对自己政治前途的失望,并暗示自己要像楚匡一样游历名山,隐居。 《凤歌》是一首语言精巧、内容深刻、富有人生体验感的经典诗词。然后诗人写他离开武昌,去了庐山:“手执青玉杖,辞黄鹤楼,五山寻仙,一生不远游。名山。”诗人用一种充满神话传说色彩的方式描述了他的行程:手握仙人用的镶着绿玉的手杖,在晨光中离开了黄鹤楼。为什么来庐山?因为“游名山好”。诗的最后两句可以说是李白一生游历的形象写照,同时也流露出诗人求仙求道的隐逸之心。
以上是第一段,可谓是前奏。然后进入第二段,诗人用浓墨重彩,从正面描绘了庐山和长江的雄伟景色。先写山景鸟瞰:“庐山显南斗旁,屏上九叠云,影落碧湖,绿暗光”。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指定了地球上的疆域,而庐山地区就是南斗的分界线。九重屏指的是庐山五老峰东北部的九重云屏。三句的意思是:庐山秀美高大,高耸入云;树木苍翠,山花绚丽,九重云屏如美丽的云彩展开;湖光山色相互辉映,分外明丽美丽。以上是一幅粗略的图画,描绘了庐山的雄伟、壮丽;下面有详细的描述:“金塔前有两座长峰,三根石梁倒悬银河。远远望去,香炉瀑布遥相望,后壁悬崖绝壁。”参天。”金阙。三根石梁、香炉、瀑布,都是庐山最好的风景。这四句是从仰视的角度描写的:金雀岩前两座山峰矗立,三石梁瀑布如银河倒悬,倾泻而下。距香炉峰瀑布较远,四周悬崖峭壁,峰峦叠嶂,直插云霄。紧接着,笔势又猛地停了下来,尽收眼底:“绿影红云映朝阳,鸟儿飞不到吴天长。”太阳升起,天上的红云与青山相得益彰;山高了,连鸟也飞不起来。它也不会飞;站在峰顶东望吴天,真是一望无际。诗人用笔变化错综,迂回独特,层层书写,把山的雄伟秀丽描绘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然后,诗人登高望远,用椽子大的画笔,描绘了长江的磅礴气势:“登高望远,天地间壮观,大江一去不复返。”黄云千里之外,白浪流过雪山。”九道,古称长江之流。分为九条支流至旬阳。雪山指的是汹涌的白浪,堆积如山。这句话的意思是:登上庐山之巅,举目四望,浩浩荡荡的长江,直入东海,一去不复返;万里黄云飘浮,天色瞬息万变;浩瀚九派,白浪汹涌,波涛高如雪山。诗人充满英雄情操,写得洒脱。他写长江风光,气势磅礴,气势磅礴。多么雄伟、壮丽!大自然的美景激发了大诗人无限的诗情:“歌庐山好,繁荣出于庐山。窥石镜清心,谢外青苔。”石镜,相传庐山东侧悬有一块圆石。清晰度可以照亮人形。南朝宋代谢公、谢灵运,入彭蠡湖口,登上庐山。他写有“登崖望石镜”诗(《谢康乐集·入彭蠡湖口》)。永王林事件受挫后,李白回到庐山,不禁感慨万千。这四句的意思是:吾爱作庐山歌,诗以庐山为灵感。平静而满足地看着石镜,心情舒畅了。谢灵运走过的地方,现在已经长满了青苔。人生难料,大事难重来。李白不禁产生了求仙参道的念头,希望能够超越现实,以解决内心的矛盾。
“若早取还丹,便无世俗之情,秦心三正道便成。”还丹是道家所说的丹药,服用后可以“白天升天”。沁心三折,表明道家修行很深,达到了心神愉悦的境界。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幻想有一天能够服丹修行成仙,从而摆脱世俗的感情,进入虚幻的神界:“我在五彩斑斓中看到了仙人”。远方云,捧芙蓉向玉镜。”玉井,道教元初称其为天君居所。诗人远远望去,仿佛看到彩云中的神仙,手持莲花,飞向玉井。诗人是多么向往这样一个自由的世界:“提前满头大汗九盖,愿携吕敖游太清”。《淮南子·道应训》年,吕敖前往北海,遇到了一位奇怪的仙人。他想和他成为朋友并和他一起旅行。奇仙笑道:“我和寒蛮在九盖外,不能久留。” “然后他就进入了云层。”汉曼的意思是不可知的,这里比喻上帝。九盖、九天。太清了,最高的天空。李白在这首诗中用了自己的意思,将自己比作奇仙。吕敖指的是吕徐州,邀请吕去游仙。两句的意思是:我李白提前九天与无名之神约好,愿意接待吕敖一起去仙境。诗人思绪万千,仿佛与仙人一起飘浮在空中。全诗戛然而止,留下悠闲的回味。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既包含着对儒家思想的嘲讽,又包含着对道家思想的信仰。一方面,他希望逃离尘世,追求神的生活,但另一方面,他又留恋现实,热爱人间风景。诗的情感豪爽欢快,有一种撼山的雄伟之气。想象力丰富,境界广阔,给人以磅礴的审美享受。诗的节奏随着诗的情绪的变化而起伏。第一段抒发情怀,用幽厚韵,舒展自如,语气沉稳缓慢。第二段描写庐山风光,转唐朝阳阳韵。韵律比以前更高,昂扬而醇厚。写长江雄伟风光时,山韵变幻,声音慷慨高亢。然后,音调突然低沉,变成无韵的低沉声音,表达出隐居求仙的悠闲心情。声音轻柔而急促,与之前的高音形成鲜明对比,充满了美妙的抑扬顿挫。最后一段表现了美好的诸神世界。又变清韵,音调又升。悠长舒畅,余音缠绵,令人心旷神怡。前人高度评价这首诗的艺术品质:“太天仙作诗多而快,故乐府词咸而善……观其……《庐山谣》等作品,长而短韵,奔腾的气势,几乎和南山的秋气一样高。” (见《七言古诗》卷三《唐诗品汇》)
【《唐诗鉴赏》李白:庐山歌寄给卢世玉徐州】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首诗真是美,李白对庐山的描写太生动了,感觉自己也身临其境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白的诗总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这首《庐山歌》也是如此,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山水的热爱。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了这首诗,对庐山更加向往了,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白的诗歌风格真是独特,这首诗充满了豪迈之气,让人读起来热血沸腾。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写得真好,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白笔下的庐山,真是美不胜收,让人心驰神往。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欢这首诗,诗歌的意境太美了,让人沉醉其中。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语言很有特点,读起来很有节奏感,让人朗朗上口。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白的诗歌真是博大精深,这首诗体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意境真的很美,读完之后让人感觉心旷神怡。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歌真是太棒了,体现了李白对友人的真挚感情。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写得真好,让人感觉李白对庐山的美景充满了赞美之情。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白的诗歌总是充满活力,这首诗也充满了诗人的豪迈之气。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语言真是太美了,读起来感觉像是听到了诗人在吟唱。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歌真是太经典了,李白对庐山的描写真是栩栩如生。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歌真是太棒了,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白真是天才诗人,这首诗歌写得真是太精彩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真是太美了,让人感觉李白对庐山充满了深厚感情。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歌真是太棒了,读起来感觉像是听到了诗人的心声。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白的诗歌总是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这首诗也不例外,真是太美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