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入门级《春江花月夜》
发烧等级《琵琶行》 《长恨歌》
硬核《离骚》 《孔雀东南飞》
能背下来真的很有成就感!
其实你知道吗?
比这首诗更难记的是标题!
什么?诗名?
凉州词,参军,去喝酒
有什么难记的!
今天小世美给大家带来
史上最难的诗题
如果你能一个字一个字地记住
那你一定是超越优等生的人了!
1
正月二十日,我和潘郭二生一起去郊外寻找春天。我突然想起去年的同一天我们去皇后城赋诗序韵。
苏轼
东风不肯入东门,马仍寻睢村。
人如秋红有信,事如春梦不留痕。
三杯江城酒下肚,野老爷子露出温暖的笑容。
我们已经约定每年举行一次这样的聚会,所以老朋友们不需要招魂了。
我们先来一道开胃的配菜。这首诗的题目有31字。这么长的标题,我们一定要能够突出重点。
这首诗的标题的重点是“去年”二字。
事情还得从公元1079年说起。
公元1079年,苏轼在湖州就任,写了一封充满感情的书信给皇帝《湖州谢表》。然后发生了一些事情。
几个月后,苏轼灰头土脸地走出刑部大牢,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由于“不准签公文”,他只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
公元1081年正月二十日,苏轼到黄州附近的七亭镇探望友人。谁是朋友?是陈真。你见过《河东狮吼》吗?这就是古天乐的原创人物。
当然,还有几个朋友。苏轼告别之际,几位朋友送他去了皇后城。临别后,苏轼当场赋诗一首。
第二年,1082年,巧合的是,也是农历正月二十日。苏轼和去年的两个朋友潘、郭一起去乡下郊游。突然想起去年的聚会,作诗一首,于是就作了。这一句有回响。
苏轼啊苏轼啊,你真是辛苦了,才让我们读懂了这首诗。然而,谁能记得你《春梦无痕》前面的三十一个字诗名呢!
正确的句子片段应该是:正月二十日,我与潘郭二生一起出郊寻春。忽然想起去年的同一天,我到王后城赋诗一首,与上一首押韵。
2
至德二年,离开北京金光门,回到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物,迁化州探亲。因为他离开了这里,才有了一段悲伤的过去。
杜甫
这条路以前是走路线的,胡正帆就在西郊。
勇气犹碎,魂不该召唤。
近臣回到京城,迁官并不是最光荣的事情。
如果你没有才华,你就会一天天变老。立马望万门。
是的,又变长了,这次有39个字符。但不要因为诗名太长而埋怨杜甫。真的,这么长,他写得很仔细。
上次敲黑板后,大家就画重点了。是的,这次的重点是“门”。何为“门”?因为它出现了两次。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唐朝国号由“天宝”改为“至德”,就是因为安禄山。公元756年,安禄山率叛军攻克潼关,唐玄宗逃亡后退位。
那年是至德元年,长安城陷落。有两位我们熟悉的名人被困其中,一位是王维,一位是杜甫。
杜甫在位二年(757年),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金光门,循道凤翔,追随唐肃宗的脚步。唐肃宗感其忠心,封杜甫为左十一。当年十月收复长安后,杜甫随皇帝返回北京。
758年,改年号“乾元”。杜甫的好朋友方贯因此事件被判有罪。杜甫前来救他,顿时得罪了朝廷。杜甫被贬为化州司公,参军。当他离开京城的时候,恰巧又从金光门里出来了。想起过去的一年,他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这两年,我两次离开金光宗,情况不同,心情也不同。有39个字可以表达这种感觉吗?
正确的句子应该是:德满二年,离开北京金光门,回到凤翔。干元初,因与亲人失散,迁居化州。因为我离开了这里,所以我有一段悲伤的过去。
3
韩东郎即兴送了一首诗给对方,让他惊愕了一整天。他整夜背诵着与裴徽久坐的诗。他有着成熟的作风,因此成为了一名送出奖励和恐惧的优秀成员。
李商隐
当我十岁的时候,我剪了一首诗,立刻就完成了,但寒冷和灰烬却留下了我心中的蜡烛。
丹山路油桐花千里外,幼凤比老凤还清。
我们一定看到了假李商隐。这个喜欢用“无题”二字作为诗名的人,突然有了一个45字的标题。
看来,人真的不是在无声中灭亡,而是在无声中爆炸。你总说我矮,那我就给你看长的;你总说我晦涩难懂,那么我就给你看清楚的。
公元851年深秋,一生饱受磨难的李商隐要去四川资州做幕僚。晚唐诗人韩勰为李商隐送行并赋诗一首。只是此时的韩熙还不是一个著名的诗人。毕竟他只有十岁,又是李商隐姐夫的儿子,所以李商隐只称呼他为“洞郎”。
尽管当时韩勰只有十岁,但这首诗却让在场的文人学士惊叹不已。十年后,李商隐回到长安,回想起韩熙的那句“彻夜坐缠”。现在,这个孩子已经是文坛的新星了。
于是,他作了这两首绝句,寄给了他的父亲韩伟之。
“幼凤声比老凤声清”,大致相当于“沉船旁千帆过,病树前万树春”。
正确的句子片段应该是:韩东郎即兴互送诗,令众人震惊。他正在背诵那句“彻夜久坐流连”。他有一种成熟的风格。
4
河南战乱后,兄弟俩因关口饥渴失散。他们因为看月聊天而被分开在一处。尚福亮的大哥被送到了黔。七弟是吴江人。十五阿哥也被送到了符礼、下桂兄弟那里。
白居易
时世艰辛,天地荒凉,产业空虚。兄弟俩正在各地旅行。
战争结束后,乡村一片荒凉,血肉横行在路上。
悬影分千里雁,根散成九秋蓬。
当我们一起看明月时,我们应该流泪。我们的心整夜都在同一个地方。
比赛中谁提出的问题最长?这种事会怀念白居易吗?当然不是,他是唐朝的创作之王。不就是一个很长的诗名吗?轻松50字。
事情还得从“河南经济之乱”说起。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就像汉末时,先有人叛乱,然后群雄联手镇压叛乱。叛乱被消灭后,英雄们改头换面,成为军阀,成为国家的新毒瘤。中唐时期也是如此。
白居易写这首诗时,正值军阀作乱。这些人似乎已经达成了约定,将白居易的家乡河南作为自己的首秀。
河南还是南来水运的必经之地。发生战争时,粮食无法进入关内,故有“关内防饥”。
战争使这个家庭支离破碎。当时白居易在哪里?在符里,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宿州市。而他的大哥在浮梁,“前月去浮梁买茶”,就是今天的江西景德镇。
七弟在黔,属杭州市;十五阿哥在吴江,大概是想念项羽吧。另外,他的几个兄弟姐妹都在富里附近的下营。
当晚,白居易望月怀人,写下了这首诗,所以最后一句是“故乡一夜,五地同处”。如果你不相信我,那真的是五个地方。
正确的句子应该是:自从河南战乱、关中饥荒之后,兄弟便离散在一处。因有望月之情,我写下自己的思念,寄给浮梁大哥、于谦七弟、无江十五弟,也寄给下桂的浮礼和他的兄弟姐妹。
5
张襄公出荆州寻找太子詹师。我十六夜郎到江夏去见张相公。他远在千里之外。因为太傅宰相派车送了罗毅两样东西,并于5月5日送了我一首诗。我用这首诗来回答。
李白
张衡心中不悦,应有四愁诗。
我愧于你的精彩片段,赐予我以慰我的相思。
天鹅重获翅膀,凤凰忆故池。
容乐如此,商山老子之。
看这首诗的标题长度,我绝对想不到是李白写的,56个字!这还是那个潇洒不羁的李太白吗!
当我们看到《谪夜郎》三个字时,我们首先应该想到这是李白晚年的作品。唠叨是正常的。
那么张先生是谁呢?他叫张浩,曾创下入仕三年内成为宰相的辉煌纪录。
然而,758年,他劝唐肃宗不要接受史思明的投降,并警惕徐书记的叛乱。但唐肃宗却以“与事无关”为由罢免他,贬为荆州刺史。
这一年,李白因投靠永王李璘而被流放夜郎。
张浩非常欣赏李白,送他两件夏衣和一首5月5日他在荆州演唱的五言诗。不久,张镐被朝廷召回为太子宾客,李白也因大赦而免于流放。
当李白再次游历江夏时,已与京城的张浩相隔千里。他写下这首诗,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正确的句子应该是:张襄公出荆州寻找并消灭太子詹师,剩下的时间就在夜郎附近徘徊。行江夏,与张公行万里。因太傅丞相公于五月五日派车送罗邑、余一首诗,余以这首诗回信。
6
天宝初年,曹小四口叔叔在我夫人堂下堆土,堆了一座满尺山,以代替朽木。它装有所有的香和瓷瓮。非常安全。旁边还种着慈爱的竹子。芝乃不知道自己的兴趣从何而来,写下了这首诗。
杜甫
一公斤功德就够了,三峰意念十足。
疑云在野,阴云即将出现在僻处。
嫩竹披春荫,香炉朝晓。
魏南将献上自己的长生,气氛便充满了好天气。
又是杜甫。他在长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那么对于这样一个68字的诗题,我们大概要从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来分析。
突然,叙事的六个要素都出来了。
时间:天宝初年,距今约740年。
地点:太傅殿下,即杜甫祖母的院子里。
人物:南草小司寇叔叔是杜甫的叔叔,在南曹当过小司寇。
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事情本身。这位叔叔在杜甫奶奶的院子里用土建了一座假山。一筐土可以堆一英尺高。堆积起来后,用来代替原来的木支架来放置香炉。香炉放在上面很稳,旁边还种着竹子。
如今,假山与翠竹相得益彰,有几分超凡脱俗的雅致。不知不觉中,我产生了兴趣,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正确的句子应该是:天宝初年,南草萧司寇叔在我夫人殿下筑土山。有一足足杯,朽木之处,有烧香用的瓷瓮。
瓯甚清静,旁植慈竹,数座山峰连天,还有参参、婵娟花。它们看起来如尘埃,有着优雅的外表。我不知道灵感从何而来,所以写下了这首诗。
但说实话,心胸开阔的不只是我们唐宋圣贤。有时外国作家甚至不那么严肃。
《鲁宾逊漂流记》大家一定都知道,但你可能不知道它的全名。
让我们想象一个这样的情节:
——“亲爱的,我最近看了一本小说,真的很棒。”
- “真的吗?小说叫什么名字?”
—“拨打《关于一名叫做鲁宾逊克鲁索诞生于约克镇并且因为船难而独活在一个美洲海岸边接近奥里诺科河河口的小岛长达二十八年的水手的离奇又惊人的冒险故事》。”
- “哈哈,朋友不见了!”
来源:诗歌中国2012,原题《标题比内容还长的那些古诗,我也是醉了!》
【标题长于内容的古诗,你知道多少首?】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标题起得好,内容却短小,这种古诗真的不少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题长于内容?这听着就很有趣,能举例说明一下吗?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突然想起杜甫的“蜀道难”,标题很长,内容也挺长的,算吗?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题长于内容,难道是标题党吗?哈哈哈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标题有点误导性,不过也挺有意思的!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突然对古诗产生了兴趣,想看看标题长于内容的诗都有哪些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题长于内容的古诗,你指的是那种只有一两句的诗吗?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题长于内容,这种古诗应该很有特点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要去搜索一下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很多古诗的标题都很长,但是内容却很短,例如……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题长于内容,这可能是古诗的一种特殊形式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题长于内容,这听起来很有趣,我想知道具体是哪些诗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题长于内容,这可能是为了突出诗歌的主题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题长于内容,这应该不是普遍现象,但也挺有趣的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题长于内容,这种古诗应该很稀有,值得研究一下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题长于内容,这个标题本身就很有诗意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题长于内容的古诗,我好像听说过,但是记不清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题长于内容,这会不会是一种创作手法?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个标题很吸引人,让我很想了解一下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题长于内容的古诗,这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