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与谁赏雪?用了很多年才明白张岱的孤独

更新:08-25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西湖很美。

春天可以唱“西湖三月美,春雨如酒柳如烟”;夏季可品味“荷花夜开,风香扑鼻”;秋天你可以感叹“秋山萧瑟,西湖三四峰绣”……。

湖心亭,与谁赏雪?用了很多年才明白张岱的孤独

冬天呢?张岱带我们去了《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畔。相传宋代整修西湖时,湖泥堆成小山,形成了一座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来,山上建了一座亭子,名叫湖心亭。这里是欣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所以文人墨客经常来这里赏景。

此文为张岱素描代表作。全文仅有159字,却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生活无缝融合。原文如下:

崇祯五年十二月,寓西湖。大雪下了三天,湖里人声鸟语都听不见了。日子已经定下来了。我乘着小船,抱着淡紫色的衣裳,生了火,独自去湖心的凉亭看雪。雾凇缭绕,天、云、山、水都是白色的。湖面上的影子只有长堤的痕迹,湖中心的小亭子,船里有芥菜,船里有两三个人。

到了亭子里,两个人铺在毡子上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在酿酒,炉子里烧着。见了于,大喜曰:“湖中怎还有这样的人呢?”他拉着宇一起喝酒。喻强喝了三大白,告辞。问其姓氏,乃金陵人,来此游玩。下船前,舟子嘀咕道:“别说你老公是白痴,像你老公一样白痴的白痴还有更多!”

这篇文章是我在初中写的,当时我十几岁,上初二。读完之后,我觉得很有艺术感。

静谧的雪夜,孤舟,亭阁的偶遇,如梦……怎么说呢?如此超凡脱俗的优雅,我什至觉得这样的场景很浪漫。

那时我还小,不懂新闻,也不懂孤独。我只是按照考试要求背了课文,还背了《明末清初人张岱》。

许多年后,在历史课上,老师茫然地说:“崇祯五年,其实是清天聪六年……”

经过询问老师,才知道这篇文章《湖心亭看雪》是《陶庵梦忆》文章之一,写于公元1644年之后。

那时,明已经死了。

张岱出生于公元1597年,也就是明朝万历二十五年。

如果以当时的标准来看,万历皇帝(明神宗)是聪明而敏锐的。他博览群书,知识渊博。

万历皇帝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他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的前十年,内阁首席大臣张居正主持政务,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开创了“万里中兴”的局面。然而,公元1585年之后,谏者开始批评他的懒惰和私生活的问题。从公元1589 年开始,他减少了公开露面,后来无限期地暂停了早晨的出庭。

在封建帝制时代,皇帝是拥有最终决定权的人。无论是官员的任免,还是税收的征收,都需要皇帝的确认。不过,皇帝长期不答复而造成的局面,绝对不是一个好兆头。于是,在他统治后期,他不再填补京城和行省的许多重要空缺,也不再干涉高官擅自辞职、缺席的情况。

例如,1603年,都察院13名监察御史中,有9名是长期空缺; 1604年,全国郡县职位多空缺,南京、北京的大臣及左右大臣职位有近一半没有填补。当然,宦官机构中很多空缺的职位还没有填补,尤其是司礼长这样的职位。 —— 此职位空缺的填补需要外国朝廷或学士的批准。

当然,并非所有机构都未能填补空缺。直接从事征税、创造新财源的太监(矿税使)和外朝的官僚、行政机构依然充实,甚至规模不断扩大。这也导致皇帝被批评爱财贪婪。因为这些收入很大一部分不会由政府统一分配,而是属于皇帝个人。

一些关于实际问题的建议在宫中没有得到答复。事实上,这样的建议已经被皇帝否决了。但其他事务仍在继续,——个政府高级职位空缺,代表和较低官员照常处理工作。

官僚机构继续依靠其成员的忠诚和信仰来运作。需要救济的人民仍然得到安抚,内部叛乱仍然得到平息,边境游牧部落的入侵仍然得到解决。然而,当这些事情无法由“皇帝”本人以极其仪式化的行为来完成时,皇帝的权威和政府的公信力仍然是个问题。

如果你是普通人,或者不太关注皇帝的动向,就可以向老天爷祈求风调雨顺,粮食充足。

然而,对于张岱这样出身官宦世家的人来说,遇到这样的皇帝,却是令人心灰意冷、令人担忧的。 —— 张岱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显赫官员家庭,出身书香门第,家世殷实。

张岱的高祖张天福,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历任云南副使,兼甘肃侍郎。曾祖父张元仪于隆庆五年(1571年)考中进士。入翰林院侍读,充詹师府左裕德。其祖父张汝霖,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中进士,赴广西参加参议。其父张耀芳,富邦人,鲁国右侍史。

这样的家庭关心皇帝,这样的家庭也关心百姓。

张岱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诞生,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中生活了二十多年。从我们所听到的和所看到的,我们看到政府继续削弱。这个过程是渐进的,但也是持续的。就如钝刀磨绳,更让人心痛。

公元1620年8月18日,万历皇帝驾崩。

努尔哈赤去世前不久,率军在辽东取得了一系列胜利。那个时候谁也不会想到明朝会沦陷到清朝手中!

公元——年,太子朱常洛(明光宗)即位,被视为王朝重新开始的机会。

他没有让人失望。 8月19日,即正式即位前14天,他从内库拿出100万白银用于边防。 8月21日,他又从王室积蓄中取出100万。万良用在辽东。同时取消了矿税、商税,召回了万历皇帝派来督税的太监(矿税使)。

1620年8月28日朱常洛正式即位,新皇帝选择“太常”二字作为年号。

一切似乎都充满希望,就像今年的名字一样,让人想起繁荣稳定。

新皇帝登基后,确实比他的父亲更有效率。他恢复了许多被他父亲解职或因不满政务处理而辞职的人。

然而,当年9月6日,天皇病重。起初他还能继续在床上做一些工作,但9月17日之后,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 9月25日,他服用了两粒据说有奇效的红色药丸,第二天(9月26日)黎明时分就去世了。时至今日,这仍然是一个历史之谜。

一个带来希望的皇帝的去世是一件非常悲伤的事情。

在悲伤开始之前,夺权就已经开始了。也就是说,明朝最重要的变化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被改写了。

1620年10月1日,新皇帝诞生。 ——年朱由校(明熹宗)成为明朝第15位皇帝。

1621年1月22日起,新皇帝年号改为“天启”。

apocalypse这个词来自《左传》,意思是“天空打开了”。

这还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新皇帝。从那个时代的要求来看,他年轻,有情。因此,人们对他也寄予厚望。

能有天启帝这种品质的人做朋友,真是一件幸事。

天启皇帝心灵手巧,非常仁慈,不贪图权势,能够全心全意地信任别人。不过,这样的人不一定适合当皇帝,尤其是忙着做精美的木工,又对魏忠贤寄予信任的时候。除了为后人增加更多的素材来养活一批创作者之外,人们很难对他的管理和统治能力产生积极的评价。因此,在明朝的统治者中,天启皇帝的名声最差。

我初中学历史的时候,描述这段历史的文字,包括版式和插图,只有一页。轻轻地翻开你随身携带的一张纸,提取两个或三个测试点,或者选择或填写空白。

对于那个时代的经历者张岱来说,不经意间看一眼后人,就可以看出他少年时的志向未遂的时光。

1620年至1627年,二十三岁至三十岁。

这七年里,张岱眼睁睁地看着明朝不断起义,边疆不稳,经济萧条,官员腐败,海盗横行,宦官独裁,朝政混乱。

1627年9月30日,天启皇帝朱由校去世,皇位由其弟朱由检继承。

朱由检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的成长过程中是由几位妃子照顾的。考虑到当时的政治局势和宫中的高死亡率,他能在他哥哥当皇帝的七年里幸存下来,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1627年10月2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正式继位,年号崇祯。

崇祯皇帝即位后不久,大力消灭宦官,铲除魏忠贤及其部下。他纠正了不公正的监禁,并公开表达了对魏忠贤上台时被杀或被处决者家属的关心。许多人作为烈士收到了礼物,他们的幸存者也收到了礼物和官方职位。与此同时,天启时期被废黜的官员也被重新启用。他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予尚方一把宝剑,并委托他担负光复整个辽朝的重任。

许多官员和儒生对此感到欣慰,甚至将崇祯皇帝视为进行深远改革、复兴明朝的契机。

这种乐观情绪在崇祯皇帝统治之初是完全合理的。

事实上,崇祯皇帝确实是多年来比任何一位皇帝都更加认真负责的统治者。然而,他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一心想做好的愿望并不能弥补他经验的缺乏、多疑和任性。这些性格特征也导致了后来发生的一系列悲剧。

1644年4月25日,崇祯皇帝自缢身亡时,起义军已在北京郊区。 ——49日前,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国号舜。

当李自成得知崇祯帝死后,他的悲伤应该是真实的。至少,他意识到自己背上了篡位者的名声。根据历史经验,他的名声不会太好,想要再次推翻他也很容易。

1644年6月5日上午,多尔衮先头部队抵达京城郊外。当日下午,多尔衮迁入紫禁城。经过近30年的公开战争,满族开始统治中国。这又是一段历史,稍后再谈。

1644年夏,起义军在山西、北直隶、山东等地起兵,对当时的南北交通造成严重破坏。由此,明朝在黄河以南的统治陷入混乱,并被各种谣言包围。

当时负责邮运线路的大部分人员都放弃了职责。在如此拖延和缺乏指挥的情况下,叛军占领北京21天后,南京还不了解情况的严重程度。直到二十多天后,崇祯帝驾崩的可靠消息才传到南京。

此消息传来,不仅南京和北直隶的官场震惊,就连张岱这样的社会贤人也不知所措。

崇祯皇帝的去世,使得南方的社会动乱更加严重。城市骚乱,佃户、奴隶反抗主人,厂矿工人罢工,土匪更加猖獗,各种地方武装叛乱频发。

当地方控制失控,整个社会缺乏定向协调的军事化时,张岱这样的普通文人无能为力。

1645年5月30日,清军主力开始向仪镇至瓜州之间的长江北岸集结。在大运河入长江的对岸,有大量的明朝军队守卫着江江城和那里的交通站。 6月1日夜,清军开始渡江,次日,镇江失守。 6月7日至8日,清军抵达南京城外,在主城门扎营。当时的清军总司令笃铎在南京接受明政府投降,并于当月十六日从南门入城。 7月6日,波洛率领另一支清军出现在杭州城下,杭州军民无奈投降。

当年七月,颁布法令,要求江南成年男子除僧人外,全部留满族发型,穿满族服装,以示忠诚。

满族发型对于看过电视剧的人来说都很熟悉,但真正的发型比电视剧里的头发需要剃更多的头发。何况,头发是小事,失节就是大事了。

所以,因为这个命令,原本闹腾的各行各业团结起来,反清成了共同的事业。这种阻力在四个地区最为强烈:一是宿松区商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二是苏州以西、东南的太湖、流湖地区;三是南京西南宁国至休宁之间的山地通道;第四,在江西东北部,居住着许多明氏宗室成员。

八月,清廷废除明代行政制度,改南京为江宁。从此,这里只是江南的省会。南京原有的官僚机构被裁减重组,恶名昭彰但能干的洪承畴被任命为总督军务,主管地方一切行政事务。

这一年,张岱四十八岁。国家破碎,山河破碎,他却无能为力。

我们现在不能指责张岱这样的文人“无为”。一个没有政治话语权的文人,在这样的乱世……他能做什么?

你什么都不能做,但你仍然可以说话,对吗?至少抱怨一下,或者咒骂一下吧?

虽然大人们都明白,当众责骂或者小规模的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但如果能说几句话,至少心情会好一些。

张岱最后说出了“崇祯五年十二月”……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黄河溃决,灾民造反;李自成攻克修武县,杀县令刘凤翔;他奉命抵抗满清军队兵变,登州陷落……

那一年发生了太多的灾难。西湖一片萧条。怎能不是明朝的沉默?

但是,一切都结束了。这些灾难过去了,一切都已水到渠成,结果就是这样。

张岱还能说什么?

说说万历皇帝虽然避朝不加赋税,老百姓还能过上好日子吗?说太昌帝这么年轻是可惜吗?说天启皇帝因为还是个孩子就这么信任别人?还是说崇祯皇帝的顽固和血腥本性?指责清廷残暴?抵制剃光头和换衣服?煽动反清复明?

张岱可以跟谁说话呢?

难道是像他这样的官二代,早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吗?难道他是一个进山避兵,只带了几箱书的书生?被满族从官僚机构中裁减的官员?难道他们就是那些编入清军并被成功收买的大臣、将军?还是那些还对复国抱有希望的明宗?或者他们是平民军事专家?武僧?还是秘密帮派成员?

出色地!忘了它!

懂的人自然会懂。

就像那个雪夜湖心亭里的偶遇,“喝了三大白就告别了”,舟子呢喃道:“别说你老公疯了,还有更疯的人。”谁和你丈夫一样疯狂!”

雪无声无息地飘落,“白痴”也是挚友。

公元1680年,张岱去世。初版《陶庵梦忆》于乾隆四十年(1794年)发行。

用户评论

孤自凉丶

看完这篇文章,才明白张岱的孤独,湖心亭赏雪,却无人可共。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来瓶年的冰泉

是啊,湖心亭赏雪,这种意境,只有懂的人才懂。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殃樾晨

孤独是一种境界,张岱的孤独,让人沉思。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染年华

张岱的文字总是能触动人心,他笔下的湖心亭,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落花忆梦

读完文章,觉得张岱的孤独,不是消极的,而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烬陌袅

湖心亭,与谁赏雪? 这句话,真是太美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葵雨

感觉文章里,张岱的孤独,是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那伤。眞美

这篇文章,让我对张岱的认知更深一层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苍白的笑〃

张岱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让人欲罢不能。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可儿

湖心亭赏雪,这画面太美了,可惜只有张岱一个人欣赏。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神经兮兮°

文章写得真好,读完之后,脑海里浮现出张岱在湖心亭赏雪的画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揉乱头发

张岱的孤独,是很多人都能感同身受的。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浮世繁华

湖心亭,与谁赏雪?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短发

喜欢这篇文章,也喜欢张岱的文字。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放血

张岱的孤独,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孤独。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个人

湖心亭,与谁赏雪? 这句话,很有意境。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我发功喷飞你

这篇文章让我对孤独有了新的理解。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封锁感觉

张岱的孤独,是孤独中的享受。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旧事酒浓

读完文章,我仿佛也体会到了张岱的孤独。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残留德花瓣

湖心亭,与谁赏雪? 这句话,值得反复咀嚼。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湖心亭,与谁赏雪?用了很多年才明白张岱的孤独】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湖亭看雪 下一篇:张岱《湖心亭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