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划,一弯钩,再一划,右边一个“王”字,一个小“狂”字,寥寥几笔。写下来只需要一眨眼的时间,但坚定不移地贯彻“疯狂”精神可能需要一辈子。
唐代诗人中狂人不少。比如,李白曾写过一首非常狂妄的诗:“我是楚狂人,凤阁笑孔子”。你看,李白甚至瞧不起孔子。
鉴于孔子的地位,李白的诗简直疯狂到没有界限。那么,还有比李白更疯狂的人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晚唐时期,中国又多了一位傲慢之人,甚至可以批评李白的诗一文不值。
此人到底是谁,为何如此嚣张?
1
诗人名叫薛能,化名“大卓”——,给人一种非常淳朴、谦虚的感觉。但说到诗词文章,他却一点也不诚实。
简而言之,如果一个诗人变得更加出名,他就会变得更加讽刺。
晚唐有一位诗人,名叫刘德仁。善写五言诗。俗话说:“五言诗清透,文坛独树一帜”。又因其诗以苦吟而闻名,时人称刘德仁为“清奇幽苦大师”。
据说,刘德仁曾赠送一本诗集给薛能,但薛能读完刘德仁写的诗后表现出极大的不屑。薛能答诗曰:
诗百首如一首,卷首如卷末。
——唐·学能《句》
也就是说,薛能认为刘德仁的诗都是千篇一律,没有什么新意。
既然刘德仁的“吟诗”不好,那么还有什么好的呢?薛能认为,相对而言,贾岛的“吟诗”有些意味深长。
薛能有一首咏贾岛的诗:
甲子的命运是悲惨的,只有唐人才能诠释诗歌。
现在左移已经结束了,但是清朝已经不复存在了。
毕竟我还是同意的,所以讨论完之后就不要怀疑了。
嘉陵的四个十字代表才华。
——唐·学能《嘉陵驿见贾岛旧题》
这首诗的离谱之处在于,尽管前四行确实是在夸贾岛,但诗人在谈到“毕竟我还是同意,商量后毫无疑问”的联句时却转了个弯。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毕竟同意贾岛的诗,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对于感情,薛能竟然是在夸自己。
如果说他只是对刘德仁这样的诗人进行“温和批评”,那么薛能简直就是对李白、杜甫、刘禹锡等人的赤裸裸的讽刺。
公元878年,薛能写了五首诗《柳枝词》。《柳枝词》 也称为《杨柳枝词》。这是唐代一首民歌的名称。早在薛能之前,“七大家”刘禹锡和“诗魔”白居易也曾有《杨柳枝词》传世。
尤其是刘禹锡的歌曲《杨柳枝词》,因为非常出色,成为了他的代表作之一。
羌笛奏塞北北梅花,奏淮南桂花山诗。
请不要演奏前朝的歌曲,而要听新译的柳枝。
——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薛能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刘禹锡的诗根本读不下去(没人能听)。薛能评价刘禹锡、白居易:“他们虽然有才华,但文笔太遥远,宫廷睿智不高。”
“诗圣”杜甫到底是什么水平?有一天,薛能写了一首诗,名叫《荔枝诗》。他在序中写道:“杜公布居蜀,不作诗,便是诗,岂能有心而自卑?”
薛能的意思是,杜甫在蜀地呆了这么久,却没有写出一首关于荔枝的诗。难道是他水平不够,故意不写?
薛能认为自己的诗才与杜甫不相上下,所以只埋怨诗人圣人。但说到李白,薛能几乎是“火力全开”。
他曾经写过一首诗:
如果开元日我在这儿,我就叫李翰林。
——唐·学能《句》
这首诗的意思是,如果我薛能生活在开元年间,他和李太白就不会发生什么事。
不久,薛能写下了这两句诗:
李白最终一无所获,陶谦拒绝发表。
——唐·学能《句》
“陶潜”就是陶渊明。是的,不仅李白不太好,薛能也觉得陶渊明的水平也很差。
2
韩愈有诗称赞李白、杜甫。
李杜文章至此,辉煌不已。
我不知道群众有多愚蠢,所以我会诽谤他们。
一条蚯蚓摇动大树,真是可笑。
出生后,我抬起脖子,远远地看着对方。
——唐·韩宇《调张籍》
在很多人眼里,薛能就是那些愚蠢的“群儿”之一。
例如,北宋文学家黄庭坚就直言不讳地评价薛能道:
昔日许昌太守薛能作诗,诗气雄健,遒劲有力。他沿用了前人的语法,却瞧不起前人高子贤圣人,说:“我若在开元日,就叫李翰林了。” ,太自我意识太可笑了。
这个评价其实包含了相当多的信息。首先,黄庭坚虽然也批评薛能没有自我意识,但他并不认为薛能完全没有诗意天赋。
“有德”的评价并不是薛能的自夸,而是后人对他的赞扬。
宋代学者说:
许昌薛侯,最豪迈的诗人……他的豪言奇语,这叫才华;肆虐时事,聚集《国风》,这才叫风流。
范仲淹认为薛能的诗是“英雄”的。范仲淹说道:
立志者用苦言,傲气者用雅语,欢喜者用抒情语,观敏者用愤怒语。比如孟东野的辛酸,薛旭昌的英雄气概,白乐天的清澈,罗江东的愤怒,都符合时代而又不失气节。
后面的名字是孟郊、薛能、白居易、洛隐。范仲淹将薛能与那些著名人物相提并论,这本身也是对薛能的一种恭维。
范仲淹说“傲人言雅”,而薛能的诗风是“精英”,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薛能是一个“傲人”。
黄庭坚还称薛能为“许昌节度使”,这也证实了他是一个享受高官、俸禄丰厚的骄傲之人。
作为“二线诗人”,薛能的童年和少年生活早已不为人知,但后人能知道的是,即使在他出仕之前,他的生活也一定很安逸。
我每天忙着开车、骑车,谁来看我?
一门鹤清静,四院毗邻僧人。
雨水从房间的墙壁漏进来,挡风玻璃上沾满了灰尘。
只要还有剩余的空气,皇帝就会使用普通人。
——唐·学能《夏日蒲津寺居二首》
写这首诗时,薛能年纪还不算大,本应参加科举考试,但他落榜了。
诗的最后一句是薛能的怨言。但他的抱怨中却带着明显的傲慢:“我这么牛逼的人都坐在这里闲着,皇帝却还在用普通人。”
可见,薛能不仅夸赞自己的诗词,还夸赞自己的才华。后世对于他的诗究竟如何,确实存在争议,但他治世的才能却逐渐发挥出来。
薛能考中进士后,从一个小吏做起,最后到了节度使的位置。
3
唐末的华夏大地,诸侯割据,宦官当道,派系争斗,朝政黑暗,百姓水深火热。虽然还没有到分裂的地步,但其实已经是多事之秋了。
在这乱世之中,一个粗鲁之人,一个在官场沉浮的官员,还能保持一贯的作风吗?
答案一定是肯定的。薛能更多地把傲慢和嘲讽留给了权贵,而不是平民百姓。 —— 他的性格在那个“乱世”里是非常罕见的。
在与薛能交往的人中,有一个强大的人,名叫赵林。赵琳绝不是一个普通人。母亲是关中贵族,祖父是唐德宗时期的宰相。面对这样的人,薛能还是开玩笑。
赵琳身材矮小,年纪很大才结婚。薛能为了讽刺他,创作了一首歌曲《嘲赵璘》。
每次巡关,到濮局看月,登七桥楼。
第一,不要教得太多,结果人的衣服和人头。
这首诗明显使用了夸张手法。 “洴PU”是骰子的总称。前两句的意思是:赵琳的头刚刚撞到了骰子游戏。因为他太矮了,如果他想看月亮,就需要爬高楼。
正因为如此,薛能“劝”赵琳不要因为小姑娘结婚年龄大了就太爱她。毕竟新娘的礼服很容易就飘到了他的额头上。
明代冯梦龙评价这首诗为“嘲讽短处的好诗”。
当然,上面这首诗只能算是一句笑料。在处理政事时,薛能仍然保持着严谨、傲慢的性格。
唐朝末年,有一位大官,名叫吕彦。这个人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权,但他也很贪婪。当时长安城里流传着一首童谣,是为了讽刺他而写的。
确实没什么可做的,钱总会收的。
商家不在乎,贷款什么时候停止?
《唐语林》年前,“贿”字与“路”音相近,也是对路的讽刺。
但讽刺的是,这样一个人人都讨厌的官员却只对薛能有善意。吕彦曾提拔薛能为京兆尹。
正史《资治通鉴》记载,有一年,吕燕被贬离开长安,街上的人向他投掷碎石。为了自己的安全,陆宴提前找到了薛能来保护自己。
陆颜惨兮兮的说道:
“你赶紧过来保护我,不然我走的时候迎接我的可能就是瓦砾了!”
薛能缓缓举起笏板,不卑不亢地答道:
“丞相出城,京兆府派兵防守,并非惯例。”
论文学,薛能或许不如李杜,但论做官,他也远远落后于李杜。
这样的薛能,我愿意称他为真正的疯子。
参考:
1.雪莲:《晚唐诗人薛能研究》
【晚唐最疯狂的诗人,批判李白一文不值,但他心高气傲却官运亨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