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中考真题:《邹忌讽齐王纳谏》 21套,收藏

更新:08-27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第一组:2023年辽宁锦州

2.阅读(45分) (1)阅读下面[A]和[B]两段,完成问题10-14。 (14分)【答】遂入朝见魏王,曰:“我深知自己不如徐先生美貌,夫人为私臣,妃嫔皆惧我,我的客人对我有什么要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先生漂亮。”如今齐国远在千里之外,拥有数百城。左右宫女无不对大王暗生兴趣,朝中百官皆畏惧大王,四界百姓无不向大王求救。从这一点来看,国王的盾牌是很深的。”国王说道:“好。他下令说:“能批评别人错误的,赏赐较高;能上书谏者,赏赐中等;能在城内诽谤、嘲笑别人的,赏赐较低。”初,群臣前来谏,门如市;几个月后,他们时不时地来;几年过去了,虽然想说什么,却不能进去。燕、赵、韩、魏听说,都来齐国。这叫战胜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魏文侯遣乐阳攻中山,败之,封其子攻。文侯问群臣:“如何才能为师?”众人齐声说道:“仁慈的主啊。”任祚曰:“得了中山,不用皇弟,而用皇子,何谓仁君?”文侯生气,任罪说道。倾向。当他再次询问翟璜时,他对他说:“你是一位仁王。”文侯曰:“你怎么知道?”对他说:“我闻天子有仁义,我就正直。你对在座的人说话,你就诚实,我就知道了。”文侯很高兴。以至于翟璜叫他入座,却亲自下堂以贵宾的身份迎接。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魏文侯:战国时期的魏王,号魏嗣。 中山:中山国,战国时期的一个小国。 攻:魏攻,魏文侯之子,后继位为王,即魏武侯。 10.解释文中标点符号的含义。 (4 分) (1) 宫女都是国王的私人(2) 那些有别人耳朵的人(3) 克服他们(4) 谁坐了座位就出来11. 选择下列句子之一与突出显示的单词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2分) A. 当你请某人坐下时,直接说话,然后帮助他指明方向(《桃花源记》) B. 你怎么能知道政策而不知道跟着路走(《马说》) C. 我知道我没有徐公美那么诚实。这份诚意是生死攸关的。邱晔(《出师表》)D.大家都认为他在徐公是美的,所以他想比活着更美(《鱼我所欲也》) 1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 (1)那些能够直面别人错误的大臣、官员和人民将得到高额的奖赏。 (2)文侯越请求翟璜即位,却反其道而行之。 13.请用“/”来完成下面的句子。 (断两部分)(2分)当你不是以兄弟而是以儿子的身份攻克中山时,什么叫仁王? 14、两者都是为了说服别人。 [A]中的邹吉和[B]中的任佐,在翟晃采用的三种方法中,您更喜欢哪种方法?请解释原因。 (2分)

第二组:2023年湖南常德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9-22题。 (10分)邹忌讽刺齐王的谏言。邹忌身形八尺有余,容貌秀丽。他对着镜子对妻子说:“城北的徐先生谁比他更漂亮呢?”他的妻子说:“你这么漂亮,徐先生怎么能像你那么漂亮呢?”城北的徐先生也是齐国最美的。免得不自信,又问小妾:“我和徐先生谁更漂亮?” ”妃子道:“徐先生怎能如你呢?有一天,外面来了一位客人,与他坐下来谈话。哪一个更漂亮?”客人说:“先生。旭不如王美。”明天宫旭来的时候,看着他,会觉得自己不如他,一照镜子,也会觉得自己不如他。晚上睡觉时我想了想,说:“我的妻子为我美丽是自私的;我的妾侍弄我,却畏惧我;客人之所以美化我,是因为他想要我的东西。”于是他到朝廷去见魏王,说:“主公,承志不如徐公美美丽。臣夫人为私臣,臣妾畏臣,臣宾客欲向臣索要什么,无不向徐公求美。如今齐国远在千里之外,拥有数百城。左右宫女无不为大王私心,朝中大臣无不畏惧大王,四界无不向大王有求。 从这一点来看,王者之盾很深。 ”王说:“好。 ”他下令第:条:“能批评他人过失的大臣、官员,将受到重赏;写谏人者,得中等奖励;能诽谤、嘲讽城内百姓,听闻他人耳语的,赏赐较低。 “令之初,群臣皆来谏,城门如城。数月后,时时来;数年后,虽欲言,却不能进。”燕、赵、韩、魏闻之,皆至齐,谓之胜。

19.下列句子中,与标点符号意义相同的句子是()(3分)

A、邹忌修八尺以上/维持信任,培养和谐

B. 徐公何以能如王/鲁肃过浔阳

C、我很真诚,也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难道我就不是一个真诚的人吗?

D. 时不时/时不时20.用“/”来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仅划线一处) (1分) 部长的客人想要从部长那里得到一些东西。 21.将文章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明日徐公来,谁见而自以为低人一等? 22、下列对文中人物的理解和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3分)A.邹忌的两个镜子及其与妻子的关系以及妾与客人的三问三答案不仅凸显了他自我欣赏的性格,也体现了他反省的精神。 B、他的妻子、妃子、宾客都认为邹忌比徐先生漂亮,但由于地位和心理不同,都对他称赞有加。语气上有明显的区别。 C、邹忌从自己的私事出发,将私事与国事相比较,从自己与皇帝相比较,由近到远,由小到大,可见他具有高超的说服艺术。 D、文章不仅塑造了邹忌这样善于思考、勇于建言的圣人形象,也塑造了齐威王知错能改、勇于担当的贤王形象。流利地服从建议。 (3)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23-24题。 (4分)如果客人有主人,他会看到他的炉子突出,旁边有累积的薪水。客人对主人说:“事情比较复杂,而且突然,如果搬得远,就会得到报酬;如果搬得不远,就会有火灾的危险。”主人当然不应该这样做。突然,房子着火了,幸好邻居们齐心协力才救了出来,幸好安全了。于是,他杀了牛,放酒进去,以感谢邻居。烧毁的在上途中,其他人按功而坐,并没有记录突然出现的的话。人们对主人说:“国使听客之言,不用废牛酒,终无火。如今我以功请客,但万分感激,当我筋疲力尽的时候,就会成为贵客。”主人乐意请客。的。 (选自《汉书·霍光传》) 【注】被:访问过。炸裂:烟囱。 嘿:和“莫”是一样的。 烧伤者: 被火烧伤的人。 上兴(hng):就座。 记录:条记录,这里指邀请。 :与“无”相同。 23、用自己的话解释“客人”得出“存在火灾隐患”的依据。 (2分) 24.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2分)

第三组:2023年湖北黄冈(3)阅读下列文言文摘录,完成第20-24题。 (14分)

【答】邹忌身高八尺有余,容貌俊美。他对着镜子问妻子:“城北的徐先生谁比她更漂亮?”他的妻子说:“你这么漂亮,徐先生怎么能像你那么漂亮呢?”城北的徐先生也是齐国最美的。免得不自信,便又问妾:“我和徐先生谁更漂亮?” ” 妃子道:“徐先生怎能如你呢?一日,外来一位客人,坐下来与他交谈。他问客人:“我和徐先生比较漂亮。” “谁更漂亮?” ” 客曰:“徐先生不如王美。明天徐先生来了,他一定会觉得自己不如他。晚上睡觉的时候心里想着,说道:“夫人之所以美,是因为我私;小妾之所以美,是因为我怕我;客人之所以美,是因为他想要我。”来自我的东西。”

于是他到朝廷去见魏王,说:“我深知自己不如徐先生美貌,我的妻子是私臣,妃子们都畏惧我,宾客们有什么要求都可以吗?”皆视我比徐公子美,今齐千里之外,有数百人。”十城中,宫中宫女无不向大王隐秘,朝中大臣无不畏惧大王,四界百姓无不向大王求救:从这一点来看,王之盾很深。”

(摘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宰相颜子出。他的妻子,皇帝的妻子,在门口偷看自己的丈夫。她的丈夫掌管宰相,手持大篷,骑着四匹马,意气风发,十分知足。回到家后,他的妻子被邀请去。丈夫问为什么。夫人道:“燕子身长不足六尺,身躯与国家有名的诸侯一样,如今我看他出来,志向很深,总有人想下来。如今我的儿子身长八尺,为人为奴,为人护卫,不过,我儿子的如果你觉得满意,我就随心而去。”后来我老公就克制住了。 .燕子奇怪地问,他如实回答。晏子推荐他为医生。

(摘自《史记·管晏列传》)

【备注】大罩:车上的伞罩。 自下:指不骄不躁,甘于低人一等。 克制:克制、谦让。

20.解释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含义。 (4分)

(1) 谁看到了( ) (2) 我的妻子对我来说很漂亮( )

(3)骑着四匹马( ) (4)冉子得意洋洋( )

21.下列划线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2 分)

A. 客人对我来说很漂亮,但我觉得我已经很满意了。 B. 部长的客人想要向我求婚,但他们都认为我对徐先生来说很漂亮。

C. 妃子带着请求而去,于易之说得对。季氏不放心,又问妾曰:“燕子问得奇怪。”

22. 用“/”将[B]中的波浪句断掉(分两处断掉)。 (2分)

燕国的儿子身高不足六尺,身形高大,在齐国。

2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4分)

(一)朝廷大臣皆畏王,四界皆求王助。

(2)回家后,妻子邀请她一起去

24、[A]、[B]条均与训诫相关:[A]中的邹忌在面对赞美和奉承时,不沉迷于自我放纵。相反,他冷静地思考并向别人推荐自己,提醒齐威王不要(1); [B]文中,于某的妻子将燕子开车的表现与丈夫开车的表现进行了比较,并建议丈夫不要这样做(2)。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第四组:2023年广东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17分)

【答】遂上朝见魏王,曰:“我深知自己不如徐先生美貌,夫人为私臣,妃嫔皆惧我,宾客欲向我求什么,都以为我比徐公子漂亮。 如今,齐国一百二十城,宫女们都对王秘而不宣。朝廷都畏惧大王,四界之人都向大王求救:从这一点来看,大王很护佑。”大王说:“那就好。”能批评别人过错的大臣、官员,会受到重赏;上书谏者,得中等赏;能谗言嘲讽城中百姓,听听别人耳语的,赏赐较低。”下令之初,群臣前来谏,门如市集;数月后,时时而来;过了一段时间,虽有话可说,却无任何进展,燕、赵、韩、魏闻之,皆来齐。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10.解释文中所加词语的含义(3分) (1)大臣的妻子和私人大臣(2)听从大臣的人。别人的耳朵(3)时时进步11.把课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陈芝芝不如徐公美漂亮(2)过了一段时间,虽欲言,却无长进。 [B]贞观年间,太子继承干朝,礼仪缺失,奢靡日盛。左王妃于之宁着《谏苑》,讽刺它二十卷。当时,太子右妃孔颖达总是违背颜瑾的劝告。钱的奶妈遂安夫人对英达说:“王爷已经长大了,何必为难这么多次呢?”对他说:“我已受国家恩惠,死而无怨。”抗议越来越强烈。钱令《孝经义疏》所著,英达顿悟文字,以劝谏之道更为广泛。太宗与简那各赠帛五百匹,黄金一斤,鼓励皇帝弘扬干朝。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意义相同的是( )。 (3分) A. 太子继承干朝,失礼/珍珠可数清。 B、乳母绥安继承干朝,英达夫人说/我叫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C. 为什么我要屡受宠幸/官员和人民可以批评别人的错误。 D.如果你受到国家的青睐,你就会去国家,思念家乡。 13. 文中划线的句子请用“/”隔开。 (3分)太宗与两位贺礼者均赠帛五百匹,黄金一斤,以勉励干帝。 14. 根据所选的两篇文章[A]和[B],完成下列对话。 (4分)

第5组:2023年广西

(4)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题,共14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的】

邹忌讽刺齐王接受谏言

邹忌造的高八尺有余,容貌俊美。他对着镜子问妻子:“城北的徐先生谁比她更漂亮?”他的妻子说:“你这么漂亮,徐先生怎么能像你那么漂亮呢?”城北的徐先生也是齐国最美的。免得不自信,便又问妾:“我和徐先生谁更漂亮?” ” 妃子道:“徐先生怎能如你呢?一日,外来一位客人,坐下来与他交谈。他问客人:“我和徐先生比较漂亮。” “谁更漂亮?” ” 客曰:“徐先生不如王美。明天徐先生来了,他一定会觉得自己不如他。晚上睡觉的时候心里想着,说道:“夫人之所以美,是因为我私;小妾之所以美,是因为我怕我;客人之所以美,是因为他想要我。”来自我的东西。”

于是他到朝廷去见魏王,说:“我深知自己不如徐先生美貌,我的妻子是私臣,妃子们都畏惧我,宾客们有什么要求都可以吗?”皆视我比徐公子美,今齐千里之外,有数百人。”十城中,宫中宫女无不向大王隐秘,朝中大臣无不畏惧大王,四界百姓无不向大王求救:从这一点来看,王之盾很深。”

”国王说:“好。遂下令:“能批评他人过失的大臣、官员,受上赏;能写谏人的,受中赏;能诽谤、嘲笑城里百姓而听从劝告的,受赏。” ” 初下令,群臣前来谏,朝廷如市,数月后,不时而来。年,虽欲言而不能进,燕、赵、韩、魏闻之,皆来齐,谓之胜。

(选自《战国策》)

【第二】

是尤秋鹏

鲁哀侯弃国投奔齐国。齐侯问道:“大王年纪轻轻,怎能弃国呢?”鲁哀侯说:“我刚做太子的时候,有很多人谏我,我接受了而不用;爱我的人很多,我爱他不近。就像一棵秋天的树,里面没有声音,没有任何帮助,它的根是坏的,但它的枝叶是美丽的,它的根被秋风拔掉了。

(选自《说苑·敬慎》)

【注释】蚤:同“昭”。

16. 下列各组句子中,标点词的含义或用法相同的是( )(2 分)

A、邹忌筑八尺余,遂重修岳阳楼。

B.朝服和衣服。有时宫廷头发是白色的。

C、照镜子看看自己,学而不思则罔。

D. 当我成为太子时,康肃微笑着送他离开。

17.下列对课文A和B的理解分析中,错误的是( )(2分)

A、嘉文邹忌认为,齐威王之所以受骗,是因为周围的人都向他求救。

B、第一篇写燕、赵等国会见齐国,意在表明齐威王的进谏取得了显着的效果。

C、乙条写鲁哀侯逃亡齐国后,反思自己“弃国”的原因。

D.艺文鲁哀侯认为,秋鹏的根是“恶”,叶是“美”,随时会被连根拔起。

18.将课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谁看了都认为自己低人一等。

(2) 依然如秋天。

19、中国传统文学讲究用“三”来合理布局情节,如《水浒传》中的“三攻朱家庄”和“三败高太尉”。请列出与A条中的“三”相关的两个情节。(2分)

20、在与人交往方面,A、B两篇课文给了我们很多启发。请从两篇文章中各找一个角度,结合原文谈谈你的感受。 (4分)

第6组:2023年云南

(2)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17题。 (10分)

【第一的】

邹忌造的高八尺有余,容貌俊美。他对着镜子问妻子:“城北的徐先生谁比她更漂亮?”他的妻子说:“你这么漂亮,徐先生怎么能像你那么漂亮呢?”城北的徐先生也是齐国最美的。他没有信心,又问小妾:“我和徐先生谁更漂亮?” ” 妃子道:“徐先生怎能如你呢?有一天,外面来了一位客人,与他坐下来谈话。 “谁更漂亮?” ” 客曰:“徐先生不如王美。明天徐先生来了,他一定会觉得自己不如他。晚上睡觉时我想了想,说道:“我的妻子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她自私;我的妾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她害怕我;我的客人之所以美丽,是因为他想要什么。”从我这里。”

于是他到朝廷去见魏王,说:“我深知自己不如徐先生美貌,我的妻子是私臣,妃子们都畏惧我,宾客们有什么要求都可以吗?”皆视我比徐公子美,今齐千里之外,有数百人。”十城中,宫中宫女无不向大王隐秘,朝中大臣无不畏惧大王,四界百姓无不向大王求救:从这一点来看,王之盾很深。”

国王说:“好”,便下令说:“能批评别人过失的大臣,受上赏;写谏书贫民的,受中赏;能诽谤、嘲笑的,受赏。”城中百姓,听贫民之耳,所得赏赐较低。几个月后,他们时不时地来;几年过去了,他们虽然想说些什么,却无法出面。燕、赵、韩、魏听说,都来齐国。这叫战胜朝廷。

(摘自《战国策》)

【第二】

魏庞与太子将人质带到邯郸。他问魏王:“现在有人说市上有老虎,你信吗?” ”国王说:“你不信。他说:“两个人说的,你信吗?”他说:“我对此表示怀疑。” ”他说:“三人说的话你信吗?”他说:“我信。”庞公说:“城里明明没有老虎,三人却说有老虎。今日邯郸行往威远城,群臣路过。”“三人,望大王查看。”魏王说:“我知道了。”

庞公叛邯郸后,谗言得逞,从此再也见不到他了。

(摘自《群书治要》)

14.解释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含义。 (2分)

(1)我是私人的(2)时时进步

(3)今日邯郸将往威远城(4)望大王查看。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当你照镜子看到自己时,你并不像现在那么遥远。

(二)庞公叛邯郸时,谗言得逞,再也见不到他了。

16.邹忌通过观察身边的小事得出的结论对当时的齐国有什么深远的影响? (2分)

17.【A】中的齐威王与【B】中的齐威王在处事风格上有何不同? (2分)

第7组:2023年四川凉山

2、文言阅读与古诗词积累(2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邹忌讽刺齐王接受谏言

邹忌身高八尺多,相貌俊美。他对着镜子问妻子:“城北的徐先生谁比她更漂亮?”他的妻子说:“你这么漂亮,徐先生怎么能像你那么漂亮呢?”城北的徐先生也是齐国最美的。免得不自信,便又问妾:“我和徐先生谁更漂亮?” ” 妃子道:“徐先生怎能如你呢?一日,外来一位客人,坐下来与他交谈。他问客人:“我和徐先生比较漂亮。” “谁更漂亮?” ” 客曰:“徐先生不如王美。明天宫旭来的时候,他会看着他,觉得自己还不如他。晚上睡觉的时候心里想着,说道:“夫人之所以美,是因为我私;小妾之所以美,是因为我怕我;客人之所以美,是因为他想要我。”来自我的东西。”

遂入朝见魏王,曰:“我深知自己不如徐公美貌,夫人为私臣,妃嫔皆惧我,宾客有什么要求。”都以为我比徐公更美,如今齐国千里之外,二十城里,宫里的宫女们都对大王秘而不宣。朝廷都畏惧大王,四界之人都向大王求救:从这一点来看,大王受到了极大的庇护。”

国王说:“好。”遂下令:“能批评他人过失的大臣、官员,赏赐最高;上书谏人的,赏赐中等;能诽谤、嘲笑城中百姓,听到议论的,赏赐中。”初下令,群臣前来谏,朝堂如市,数月后,时有来,虽欲也。燕、赵、韩、魏闻之,皆来齐,谓之胜。

6.下列句子中,含义或用法理解错误的是( )

A.问他的妾:(代词,他的)

B.我妻子的美丽(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C. 他们都认为徐公漂亮(因为)

D. 这是一个命令(那么,那么)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面对家人的称赞和宾客的阿谀奉承,邹忌并没有自我放纵。相反,他理性地思考,从“治国”中理解了“治家”的道理。

8、文中划线句子的正确译法是( )

那些能够诽谤和嘲笑城市和朝廷并在少数人耳中听到的人将受到奖励。

A. 凡是在公开场合诽谤我,传到我耳中的,都会得到很低的报酬。

B、在公共场所批评、嘲笑我的过失,听到我的过失的人,将得到较低的报酬。

三、当众诽谤我,听我过失者,赏赐较轻。

D、凡在公共场所指责、嘲笑我的过错,传到我耳中的,将得到低级奖励。

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完成问题。

傅永,清河修旗人。年轻时跟随叔父洪忠从青州到魏国,一路南下寻找归路。有了齐谦,他的拳法非常勇猛,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当他20多岁的时候,一位朋友写信给他,但未能回信。他让洪忠向他讨要,洪忠却放弃了,不肯还钱。雍乃读书刻苦,涉猎经史,才华横溢。皇帝叹息道:“上马可以破贼,下马可以做布,只有傅修能做到。”

(选自《北史·傅永列传》,有删节)

注释:让:责备。 吕布:公告。

9. 下列突出显示的单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从青州到魏从: 从

B. 专家握住鞍桥。持有:拿走

C. 一位朋友写信给我,但无法回复。书:书

D. 仅限付修齐尔仅限:仅限第二卷非选择题(共73 分) 10.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3分)永鼐读书刻苦,涉猎经史,才华横溢。

11. 入选文章如何体现傅勇的学术进步?付勇的改变对你有什么启发? (4分) 12.默写古诗。 (6分)(1)、似曾相识的颜归来(颜书《浣溪沙》)

(2)为什么要一起剪西窗烛? (李商银《夜雨寄北》)

(3)、可以当老师。 (《〈论语〉十二章》)

(4) 突然,一夜如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陆游《游山西材》中表示在困难中坚持下去,最终会有一种开悟境界的句子:

第8组:2023济南立交桥第二模型

(一)课堂文言阅读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第6 至8 题。(共9 分)

邹忌讽刺齐王接受谏言

《战国策》

邹忌身高八尺有余,容貌俊美。他对着镜子对妻子说:“城北的徐先生谁比他更漂亮呢?”他的妻子说:“你这么漂亮,徐先生怎么能像你那么漂亮呢?”城北的徐先生也是齐国最美的。免得不自信,又问小妾:“我和徐先生谁更漂亮?” ”妃子道:“徐先生怎能如你呢?有一天,外面来了一位客人,与他坐下来谈话。谁更美?”客日:“徐公不如王美。”明天徐公来了,他会觉得自己不如他;照镜子,他会觉得自己不如他。晚上睡觉时我想了想,说:“我妻子的美丽是因为我的私密性;”妾之所以美于我,是因为惧我;我的客人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我想要从我这里得到一些东西。”

遂入朝见魏王,曰:“我深知自己不如许公,夫人是私臣,我怕你,宾客有什么要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千里之外,百里之外。”二十城中,宫中宫女无不向王隐秘,朝中大臣无不畏惧王,四界百姓无不向王请。 从这一点来看,王者之盾很深。

国王说:“好。”他下令:“那些能批评别人过错的大臣和官员,将得到高的奖励。那些写信劝诫他人的人,将得到中等的奖励。那些能够诽谤和嘲笑城市和朝廷并听到臣民耳朵的人”其他人将会得到奖励。” “报酬。”令初,诸大臣皆来谏。几个月过去了,三万三千六百年过去了,他们虽然想说些什么,却无法前进。燕、赵、韩、魏听说,都来齐国。这叫战胜朝廷。

6. 下列突出显示的单词之一的解释不正确:( )(3 分)

A.宫廷服饰、服饰:穿戴

B. 应该看哪一个? 和“熟”一样,仔细

C.老婆的美我美:美

D. 不时: 偶尔或偶然

7. 下列各项中,与突出显示的词语含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3 分)

A. 我的妻子对我来说很漂亮,但你却没有帮我任何忙。

B.他们都认为徐公是美丽的,所以在他将死的时候,他派他的官员去做重要的事情。

C、然后又问妾:“确实没有马邪”

D. 照镜子看看自己

8.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中,错误的是( )(3分)

A.《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料编纂的。记载了战国时期众多谋士、兵家的精彩战略讨论。

B、在回答谁更美的问题时,邹忌和徐公,妻妾宾都表示由衷的赞叹,语气一致。

邹忌劝齐王讲究方略,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生活小事到国家大事类比,齐威王乐于理解。

D、齐威王心胸宽广,能够虚心接受建议,并亲自实践,从而改善了齐国的内政,吸引了各诸侯国前来朝见。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9~11题。 (共8分)

段志

段之,字正卿,泽州晋城人。元十一年,河北、河东、山东等地盗贼泛滥,他们聚集党员、宗族于村寨,筑垒自保。世祖命将军攻下金城,并率众归还。幕府接管了制,指派他在泸州元帅府右侧督军。后因功受赏,命佩金符,出任泽州刺史。

如果许多泽民人逃离军队没有回来,他们就会被勒令与亲戚、邻居一起住在农舍里,并被勒令“主人一到就返回农舍”。逃亡的人们一听这话,很多回来的人都被勒令回到自己的农舍。正如所承诺的那样,人民就会安心。基本上者无财产,则送出小米来帮助他们。 士兵 死亡并暴露,收集并。很快,这个湖就会变成一个世外桃源。

(摘自《元史段直传》)

【注】苏:历来。 Bing : 战争,混乱。 瘗(y):埋。

9. 用“P”完成下面的句子。 (画一个地方)(2分)

主人到来后,应分析并返回。

10.请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无财产者,以黍为食;如果因士兵死亡而暴露,则将其收割并杀死。

11、段治被列为《元史》中的“好官”。请结合所选文字说明他被列为“好官”的原因。 (3分)

第9盘:2022年辽宁铁岭

(1)阅读下列选文,完成下列问题。

【答】国王说:“好。”遂下令:“能批评他人过失的大臣、官员,赏赐最高;上书谏人的,赏赐中等;能诽谤、嘲笑城中百姓而闻之的,赏赐为中。”他们,接受奖励。”刚下令,群臣前来谏,朝堂如市。几个月后,他们时不时地来;数年后,虽欲言,却不能进。燕、赵、韩、魏听说,都来齐国。这叫战胜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B]颜子受吴聘用,吴王曰:“请问大夫如何保权而不失?”

晏子对他说:“先民而后身,先施后刑。强者不欺弱者,贵者不欺卑者,富者不傲贫者。民同进,有官者不侵,民和则政安,不以武力退人。他用他的力量来防止暴力,他不违背他的意愿,用他的军队来防止人民遭受苦难。

武王怒目而视,不语。

燕子道:“鳏夫之事已毕,请因莺无香之罪辞去。”然后他就消失了。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晏子:明英,春秋末年齐国著名宰相。 施:给予恩惠。这是指奖励。朱:指惩罚。 暴力:伤害。 提前:提前、指定。 退人王:使人王退到自己的控制之下。 筛(bng):排除,消除。 锧(zh):切两半时所用的案板。斧头,这里是砍头的意思。

9. 选择下列具有相同含义或用法的句子之一( )(2 分)

A. 我下了命令,记住后就离开了(《小石潭记》)

B、闻者为老河兵所闻(《河中石兽》)

C、旧世界不违背自己的志向《齐谐者》,有志向的人也同样如此(《北冥有鱼》)

D、老人工作努力,没有生病。即使乘风破浪,也不会生病(《三峡》)

10. 将所选文本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一)能直面他人错误的大臣、官员和人民,将得到高额的奖赏。

(2)武王一脸愤怒,不语。

11. 请用“/”将下列句子分两处。 (2分)

丧偶君主的事情已经完成了。吴英无罪,请辞去职务。

12.写出[A]中齐国伟大统治在国外得到体现的句子。 (2分)

13. [A][B]两篇文章都是君臣之间的言论。齐威王______,体现了他的博大智慧;武王表面上很谦虚,但并没有接受晏子的______想法。 (2分)

第10组:2015年大庆

邹忌讽刺齐王受谏的喜剧传记(2015年大庆中考)

【2015·黑龙江省大庆卷】

【答】遂上朝见魏王,曰:“我深知自己不如徐先生美貌,夫人为私臣,妃嫔皆惧我,宾客欲向我求什么,都以为我比徐公子漂亮。 如今,齐国一百二十城,宫女们都对王秘而不宣。朝中大臣都惧怕大王,四界百姓都向大王求助:从这一点来看,大王的盾牌是很深的。”

”国王说:“好。遂下令:“能批评他人过失的大臣、官员,受上赏;能写谏人的,受中赏;能诽谤、嘲笑城里百姓而听从劝告的,受赏。” ” 初下令,群臣前来谏,朝廷如市,数月后,不时而来。这些年,他们虽然想说些什么,却无法前进。

文言中考真题:《邹忌讽齐王纳谏》 21套,收藏

燕、赵、韩、魏听说,都来齐国。这场所谓的战争

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①,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释】①隐:隐语,不直接说出本意而借别的词语来暗示的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臣之妻私臣 私:___________ (2)能谤讥于市朝 谤:___________ (3)委政卿大夫 委:__________ (4)三年不蜚又不鸣 蜚: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皆以美于徐 公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晏子使楚》) B.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 C. 国且危亡 且壮士不死即 已(《陈涉世家》) D.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活板》)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答。邹忌和淳于髡均是用什么方法劝谏齐王的?劝谏的效果如何? 答:_________ 【答案】 第11套:2015襄阳 邹忌讽齐王纳谏 梁惠王上(2015襄阳中考) 【2015·湖北省襄阳卷】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①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②,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③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④,此率⑤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⑥在其为民父母也!” ——节选自《梁惠王上》 【注释】①梃(tǐnɡ):棍棒。②政:施行恶政。③庖(páo):厨房。④饿莩(piǎo):饿死的人。⑤率:带领。⑥恶(wū):表示反问的语气。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_________ ②杀人以梃与刃 以: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予观夫巴陵胜状 B.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所欲有甚于生者 C.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兽相食,且人恶之 D.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译文:______________ 4.国家要强盛,国君的作用十分重要。甲文强调的是______;乙文强调的是 ______ 。(2分) 5.甲文中的邹忌和乙文中的孟子都运用了类比手法奉劝国君,试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2分) 答:_____________ 第12套:2015本溪 邹忌讽齐王纳谏 灵公好妇人(2015本溪中考) 【2015·辽宁省本溪卷】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工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相望:相互都看得见。说明这类事很多。 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A.一食或尽粟一石 国人尽服之 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公使吏禁之 C.君使服之于内公 使内外异法也 D. 何以不使内勿服.. 皆以美于徐公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___________ (2)不逾月,而国莫之服。 译文: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文的主要事件。(2分) 答:_____________ 4.简要说明邹忌和晏子在劝谏时的语言特点有何不同(2分) 答:_____________ 第13套:2015滨州 邹忌讽齐王纳谏 刘宽字文饶(2015滨州中考) 【2015·山东省滨州卷】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臣 诚 知 不 如 徐 公 美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王之蔽甚矣/遮天蔽日 B.数月之后/珠可历历数也 C.期年之后/陈太丘与友期行 D.臣之妻私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从文中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日:“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日:“物有相类1,事容脱误2,幸3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量。(选自范晔《后汉书》) 〔注释〕1类:类似。2脱误:疏忽失误。3幸:承蒙。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宽尝行( ) (2)乃就宽车认之( ) (3)何为谢之( ) 5.请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惭负长者,随所刑罪。 译文:_____________ 6.选文中的刘宽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_____________

文言中考真题:《邹忌讽齐王纳谏》 21套,收藏

刘宽字文饶,弘农郡华阴县人。刘宽曾经乘牛车出行,有一个丢失了牛的人,就指认刘宽的驾车牛为他丢失的牛。刘宽没有说什么,卸下牛交给他,步行而归。过了一会,指认牛的人找到了丢失的牛后,将刘宽的牛送还,叩头谢罪说:“我对不起您这样的长者 , 任您处罚。刘宽说:“事物有相似之处,事情也允许有错误,劳累你来把牛归还我,为什么还要道歉呢?”州里的人都很钦佩他的不计较。 第14套:2017兰州 邹忌讽齐王纳谏 齐威王召即墨大夫(2017兰州中考试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威王召即墨①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②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③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④,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即墨: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②毁:诽谤与后文“誉”意思相对③厚币:丰厚礼品。④饰诈:作假骗人。 1.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⑵时时而间进( ) ⑶自子之居即墨也( ) ⑷封之万家。( ) 2.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标两处)(2分) 吾 使 人 视 阿 田野 不 辟 人 民 贫 馁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____________ (2)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译文:____________ 4.回答下面问题(6分) (1)根据【甲】文的内容填空。(2分) 邹忌的劝谏很有艺术性。他由______想到治国理政之事,由_____ 想到齐威王的被蒙蔽,以小见大,极具说服力。 (2)从【甲】【乙】两段选文来看,“齐国大治”与齐威王的哪些措施用关?先概括作答(4分) 第15套:2017益阳 邹忌讽齐王纳谏 唐雎不辱使命(2017益阳中考试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秦王怫然怒,谓唐且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且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且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且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B.今齐地/方千里 C.与臣而/将四矣D.此/庸夫之怒也 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之妻私臣(偏爱) B.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讽刺) C.臣未尝闻也(曾经) D.今日是也。(这样)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乙】两文中,邹忌和唐雎都不畏强权,坚持真理,是古代臣子忠君爱国的代表。 B.【甲】【乙】两文中,邹忌婉言进谏,唐雎化险为夷,他们的机智善辩告诉我们说话要看对象,讲究方式。 C.【甲】文运用设喻的方法,以事喻理,以小喻大,形象生动。 D.【乙】文最引人注目的是人物的对白,步步紧逼,针锋相对,扣人心弦。 第16套:2018阜新 邹忌讽齐王纳谏 卫鞅亡魏入秦(2018阜新中考试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卫鞅①亡魏入秦,孝公②以为相。封之于商③,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④公平无私;罚不讳⑤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⑥。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于商君,辞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 【注】①卫鞅:即商鞅。②孝公:指秦孝公。③商:古代地名。④至行:贯彻到底。⑤讳:避忌。⑥黥(qíng)劓(yì)其傅:指卫鞅因太子犯法,对其师傅处以黥劓的刑罚。黥、劓,皆为古代酷刑。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 皆以美于徐公 咨臣以当世之事 B.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能谤讥于市朝 欲传于商君 D.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赏不私亲近 2. 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 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 3. 用“/”为【乙】文中画直线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 4. 在甲、乙两文中,君臣同心使国力变强。齐国在国外取得了________⑴_______________的巨大成效(用甲文原句回答),秦国则很快取得了__________⑵___________的效果(用乙文原句回答)。(2分) 第17套:2018锦州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召公谏厉王止谤(2018锦州中考试题)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①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②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③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④。 (《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节选) 【注释】①弭(mǐ):消除。②鄣:阻塞。③壅(yōng):堵塞。④彘(zhì):晋地名,在今山西省霍县。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⑴时时面间进 ⑵期年之后 ⑶厉王虐 ⑷国人谤王 2.选出下列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2分) A.能谤讥于市朝 受任于败军之际 B.门庭若市 愿为市鞍马 C.乃不敢言 若无兴德之言 D.于是国人莫敢出言 问今是何世 3.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4分) ⑴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⑵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4.【甲】文中邹忌以家比国,劝谏齐威王;【乙】文中召公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语句作答)形象地说明广开言路的重要性。(2分) 5.【乙】文中周厉王的做法,带给你什么启示?(2分) 第18套:2018鄂州 邹忌讽齐王纳谏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2018鄂州中考试题)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言中考真题:《邹忌讽齐王纳谏》 21套,收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越王勾践栖①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②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③进对④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⑤皮,冬则资⑥,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⑦,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注】①栖:退守。②昆:兄。③种:指文种。④进对:进谏。⑤资:积蓄,准备。⑥(chī):细葛布。⑦爪牙之士:指勇敢的将士。 1.请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譬 如 蓑 笠 时 雨既 至 必 求 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朝服衣冠 (2)皆以美于徐公 (3)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4)乃号令三军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C.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不求闻达于诸侯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5.【甲】文中邹忌和【乙】文中文种在进谏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二人都是通过______的方式委婉进行劝谏。文种以商人夏天就要积蓄皮货,冬天就要积蓄细葛布等“以待乏也”,暗示君王平时就要______________。(2分) 第19套:2018郴州 邹忌讽齐王纳谏贞观政要(2018郴州中考试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尝谓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①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②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③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固非谬言也。昔秦惠王④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汉大司农⑤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如此之流,何可胜记!朕今以蜀王为元龟⑥,卿等亦须以延年为覆辙也。”(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禄秩:俸禄秩爵。②规:贪求。③公仪休:公仪,复姓。休,名。战国时鲁相。④秦惠王:即秦惠公。⑤大司农:官名。汉武帝时置大司农,掌钱谷之事。⑥元龟:本指大龟,这里引申为可做借鉴的前事。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1)臣之妾私臣_____________ (2地方千里____________ (3)性嗜鱼____________ (4)师随而伐之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由此观之,王之弊甚矣。 (2)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3.甲乙两文分别运用了设喻和举例的说理方式,请结合原文进行简析。(4分) 4.请根据甲乙两文分别谈谈从两文中分别获得的启示。(4分) 第20套:2019辽阳 邹忌讽齐王纳谏 入关告谕(2019辽阳)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①,偶语②者弃市③。吾与诸候约,先入关者王之。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④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⑤,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选自《入关告谕》) 【注释】①族;灭族。②偶语:两个人在一起谈论。③弃市:死刑。④案堵:即“安堵”,安居不变、安顿不动的意思。⑤霸上:地名,在咸阳东。 9.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 )(2分) A.上书谏寡人者 诽谤者族 B.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公问其故 C.门庭若市 烨然若神人 D.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水落而石出者 10.将选文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2)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1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为 父 老 除 害 非有 所 侵 暴 无 恐! 12.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2分) 13.[甲】文中齐威王给群臣吏民下达命令,[乙】文中刘邦入关前给百姓写告谕,他们这样做各有什么目的?(2分) 第21套:2020自贡 邹忌讽齐王纳谏 滑稽列传(2020自贡)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①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盂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②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③,发甲卒为穿圹④,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大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⑤,令“葬之于人腹肠”。 (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有删改) 【注】①棺椁(guǒ):套棺。②文梓:有纹理的梓树。③题凑:指护棺的木块。④穿圹(kuàng):摭墓穴,挖坟坑。⑤太官:主管宫中膳食的官员。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之蔽甚矣 蔽:所受的蒙蔽 B.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 刺:当面讽刺 C. 发甲卒为穿圹 甲卒:士兵 D. 王乃使以马属太官 属:通“嘱”,交付 11. 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B.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C.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D.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12. 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邹忌讽谏齐王时,采用类比方式说理,层层推进,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B. 齐王真诚采纳邹忌的谏言,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最终实现齐国大治。 C. 楚王宠爱马,让他的爱马在吃、穿、住等方面过着优裕的生活,最终导致马肥胖而死。 D. 楚王欲以人君礼葬马,优孟冒死直言,以退为进,消除楚王排斥心理,成功说服楚王。 13.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用户评论

炙年

哇,21套文言真题!收藏了!希望能帮我拿下中考语文!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关风月

文言真题,简直是宝藏!感谢分享!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回到你身边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我最喜欢的文言文之一!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我发功喷飞你

21套真题,足够练习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櫻之舞﹏

收藏了!希望可以帮助我提高文言理解能力。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然淺笑

感谢分享,这对我中考复习帮助很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暯小萱◆

文言文总是我的弱项,希望这些真题能帮到我。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逃避

这么多套真题,够我练一阵子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收藏起来慢慢做,争取中考考个好成绩!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蔚蓝的天空〃没有我的翅膀

真题练习很重要,感谢分享!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染天下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真题,收藏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〆mè村姑

感觉真题很重要,赶紧收藏!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枫无痕

21套真题,足够我练到中考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半梦半醒i

希望能从中考真题中找到一些解题技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几妆痕

这套真题真是太棒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袂婉约

感谢分享,希望这些真题能帮助我考出好成绩!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单身i

文言文真题,收藏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拥抱

这么多套真题,一定能帮我提升文言水平!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樱凉

感谢分享,希望这套真题能帮我提高文言水平!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汐颜兮梦ヘ

希望这些真题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邹忌讽齐王纳谏》。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言中考真题:《邹忌讽齐王纳谏》 21套,收藏】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解读中国古典文本很难吗?那么你必须为这篇文章添加书签 下一篇:欣赏捕蛇者的故事